第578章开局拉着商鞅和秦孝公造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初七,《大秦帝国—裂变》播出新的剧集,电视剧的剧情也愈发精彩曲折。   书接上文,嬴渠梁继承大位,果然引起老世族等人不服,杜挚更是当庭闹事,拥立赢虔。   关键时刻,赢虔站了出来,怒斥杜挚等人,剑削其发。   赢虔在军中素有威望,再加上他自己都支持嬴渠梁上位,老世族等人不敢再闹,嬴渠梁顺利继承大位。   上位之后,嬴渠梁提升自己大哥为左庶长兼上将军,稳固宗室和军方。   又让上大夫甘龙负责秦献公丧礼,算是给老世族的一个台阶,安抚了因为参与夺嫡而惴惴不安的众臣。   自此秦国局势暂缓,但很快,新的危机来临。   在少梁之战吃亏的魏国,得知秦献公挂了,认为秦国正处于虚弱期,决议攻秦。   而魏王这次派出来领兵的大将,并非草包公子卬,而是魏国第一名帅庞涓。   庞涓制定了攻秦战略,总共分两步。   第一步,他算三万精骑,袭击骊山,救出被俘的公叔痤,震慑秦军军心,   第二步,养精蓄锐,待开春之后,杀向秦国,彼时秦国军心涣散,可一举而定。   秦国有暗探潜伏,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高层展开会议,嬴渠梁推算出了庞涓的用意。   三万精骑攻骊山,救公叔痤是假,逼秦国杀公叔痤是真。   庞涓怎么做的目的,一是除去政敌,毕竟庞涓和公叔痤政见不同在魏国并非秘密,没了公叔痤,庞涓就是魏国第一权臣了。   第二,就是借此抓住秦国的把柄,以此来当出兵的理由。   占据大义名分,这非常重要,无缘无故讨伐他国,就是不义之师。   会被天下其他各国声讨的,搞不好会被群起而攻之。   比如以色列……   秦国发动少梁之战,就是打着收复故土的名义,魏国想名正言顺的征伐秦国,为老丞相公叔痤报仇就是个很好的借口。   不过,虽然能察觉到庞涓的险恶用意,但是嬴渠梁想保下公叔痤的性命,很难。   秦献公是在秦魏大战中重伤不治,说白了,公叔痤这位魏国主帅,是秦献公之死罪魁祸首。   杀父之仇!   亡君之恨!   再加上秦魏两国几十年的恩怨纠缠。   秦国上下恨不得将公叔痤挫骨扬灰,滔天的仇恨之下,不是嬴渠梁说不杀就不杀了。   但嬴渠梁还是要保,因为他留公叔痤有用。   秦国赢弱,政局不稳,是无力再和魏国大战了。   所以他打算放了公叔痤,放低姿态,这样魏国就没有出兵的借口,再借公叔痤的人情,向魏国割地、求和,赢得猥琐发育的时间。   嬴渠梁此举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在很多人看来他是“懦弱”,丧权辱国。   为此,嬴渠梁的处境一度非常艰难,很多人不理解他。   好在太后深明大义,关键时刻撑了儿子一把,嬴渠梁的计划这才得以实施。   在这期间,商鞅也出来刷了一把脸,毕竟是双男主,不能紧着嬴渠梁一个人秀。   而商鞅此时的地位太弱,暂时还搅和不进两国之间的交锋,于是,他就来了一个单骑救师。   他向秦国提了一些建议,和嬴渠梁不谋而合,青山松柏CP第一次会面。   除此之外,商鞅的饭量也震惊了不少秦国人,连咥三盆藿菜疙瘩汤。   嬴渠梁放下自己的第三个空盆,仿佛找到了同属干饭人的知音……   秦国的剧情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魏国高层的互相博弈。   彼时的魏国,有魏文侯、魏武侯两代留下的丰富国力,又有贤臣名将辅佐,是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   魏惠王更是和齐威王来了一个“徐州会盟”,互相相王,也是继春秋吴、越、楚之后的诸侯王。   相比于其它只敢自称公侯诸侯国,魏惠王算是周天子之下,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人。   然而人的野心是不会得到满足的,魏惠王当了霸主之后,就开始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一统天下,成为魏天子。   虚弱的秦国在魏惠王看来,就是自己统一天下的第一块垫脚石。   魏国大将庞涓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一力主战,灭秦富魏。   面对激进的魏惠王和庞涓,公叔痤的政见就比较保守了。   他认为秦国虽穷,但锐气不失,强行拼吞并,会引起激烈反抗,就算真灭了秦国,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得不偿失。   所以公叔痤主张,步步蚕食,一点一点的削弱秦国。   动用各种手段打击秦国的国力,把秦国削弱到一度程度,再一举灭秦。   特别被秦国放回来之后,亲眼目睹了秦国上下一心,新君嬴渠梁宽仁坚毅,才能不凡,更是不主张冒然攻打秦国。   于是,庞涓和公叔痤就连番面见魏惠王,两人说辞各自有理,魏惠王左右摇摆,但是终极没有忍住灭秦的诱惑。   更不用说,庞涓给他出了一个妙计,联合其他五国共同攻秦。   虽然难免要让出一些利益,但是也能减免灭秦的损失,等秦国灭了,魏国没有西边的威胁,也方便搞事。   魏惠王大喜,马上按照庞涓的计策,通知其他五国联盟。   六国分秦,秦国局势更加危急。   ………   嬴渠梁顺利继位——魏国准备攻秦——公叔痤是放是杀——魏国内部争轧——六国分秦。   短短几集,《大秦帝国—裂变》高潮不断,一波又一波的剧情把观众牢牢抓住。   并且还把秦国君臣、魏国君臣和两国博弈等众多情节拍的智商在线。   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各有利益考量,电视剧将其完整的展现出来,既描绘出了政治的复杂性,又不晦涩难懂。   这点很重要。   政治博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普通人很难完全理解里面的道道。   所以若是按照真实的情况去描写政治桥段或者隐喻,很多观众会一脸懵逼,看不明白里面的深意。   电视剧毕竟是面向大众的,你可以增加很多相关细节,但剧情发展要让观众轻易理解。   左庶个人对正剧的理解是,简单却不浅显,控制好商业和艺术的比例。   剧情直接,不故作高深,但有一定留白,让许多愿意思考的观众深入挖掘能发现更多的细节,慢慢品味。   《大秦帝国—裂变》这部剧就在这方面做的很出色。   不太懂得历史和政治的观众,能从剧情和台词中知道角色人物想要干什么。   高段位观众,也能深入挖掘一些剧情,从更大层面上还原角色们的目的、立场和相互博弈。   也正因为如此,《大秦帝国—裂变》在冲进豆花高评分行列后,收视率仍然节节攀高。   截止到《大秦帝国—裂变》播放第12集,秦国破灭了六国分秦的阴谋,躲过危机,而商鞅也凭借才能,初露锋芒时。   收视率已经来到,破4真的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很多人已经开始赌起了《大秦帝国—裂变》什么时候收视破5。   正月十三,播放第15、16集,嬴渠梁发布招贤令,商鞅决定入秦,秦国变法的高潮剧情即将开始。   《大秦帝国—裂变》全剧平均收视率破4,正式成为现象级电视剧。   其实现象级不现象级,早就不用收视率来证明,从《大秦帝国—裂变》播出后,国内刮起了一股“大秦“的旋风。   秦孝公、商鞅、魏惠王、庞涓成了眼下最火的历史人物。   无数网友暴露了自己三十年老秦粉的身份。   【战国&秦】这个本来有些冷门的时代,一下成为了时下大热,被无数人蹭热度。   相关自媒体开始编辑科普视频文章,从正史、野史各个角度介绍从秦献公到秦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甚至于这股风,后来还刮到了网文届,各路作者纷纷蹭热度,开了一大波与秦相关的新书。   《神话版战国》   《大秦打更人》   《我的秦王实在太稳健了》   《秦乡》   《开局:拉着商鞅和秦孝公造反》   《咸阳败家子》   《回到秦朝当王爷》   《大秦最后一个狠人》   《历史:我竟然是商鞅的儿子》   《我在大秦当刽子手的那些年》   《……》   一瞬间,仿佛整个网络都梦回两千多年前的咸阳城,《大秦帝国》以一己之力就让秦朝成为历史圈新晋顶******汉震怒!   精唐震怒!   精明震怒!   精宋……   呃,应该没有多少人会粉赵官家……   其他领域尚且如此,和《大秦帝国—裂变》牵连最深的影视圈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早在《大秦帝国》当初立项,就有不少人蹭热度,甚至已经有拍完的了,比《大秦帝国—裂变》播出还早,但是成绩一般。   当时,这还多多少少刹住了一些邪风,但等《大秦帝国》的成绩一出来,各大影视公司又沸腾了。   跟风,必须跟风。   于是,一大帮相关影视陆续传出风声或直接立项,声势比较大的是两部。   一个是《芈后传》,据说就是讲芈八子的故事,大女主戏,是湘南台伙同两家娱乐公司出品。   据说,这部戏原定是找水淼淼演,开出了亿的天价,不过七水看了剧本后,予以婉拒。   于是,剧方就找来了只水淼淼人气差的歌坛小天后刘妍儿。   之前《甄嬛传》大火,刘妍儿也接了一部大女主戏《贾芳记》,收视率扑的一塌糊涂,但网络话题度很高。   虽然绝大部分都是负面,但能够引起超高话题,也证明了刘妍儿本身的庞大人气。   为此,《芈后传》剧方还是愿意赌一把的。   除了《芈后传》,另一部剧叫《思美人》,说的是历史名人屈原的故事。   这个剧组很聪明,他想蹭《大秦帝国》的蹭热度,但为了不被骂,没有直接蹭,而是来了一个迂回路线。   屈原所在的楚国,当时的大敌就是秦国,双方交战,秦国人物定然大量出场,很轻松的就和《大秦帝国》捆绑在一起。   不过人家说的是楚国的故事,你还不能说人家是蹭《大秦帝国》热度。   这招确实高。   更高的还是剧方竟然想到了拍屈原的故事,这位可是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天然带有热度。   再和《大秦帝国》放在一起,关注度杠杠的。   不过这么做有利也有弊,你拿屈原蹭关注度,拍好了没话说,要是没拍好……   观众们就是为了感谢屈原给大家争取来的端午节假期,也会嘴不留情,伸张正义。   从这方面来说,屈原甚至比秦始皇更得人心,能和他一比的历史人物,也只有争取了清明节的介子推。   不过,介子推和清明节的关系只是传闻,真实状况有待考证,没有屈原和端午节那么确凿。   但不管怎么说,屈原+《大秦帝国》还是很有搞头的,《思美人》也因此获得不小的声势。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不管是《芈后传》,还是《思美人》,两部剧的故事背景和《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大致出于同一时期。   不管是蹭热度还是打擂台,可以预料,两方剧组是有意为之。   ………   再回到《大秦帝国—裂变》剧情,商鞅入秦,三说秦公,被拜为左庶长,总领秦国军政,推行变法。   于是,历史中学必考知识点来了。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①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②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③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商鞅变法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③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伴随着商鞅推行变法的剧情,无数观众依稀又回到了中学时被历史考点统治的恐怖时刻。   但不少历史老师,却在网上对《大秦帝国》点赞,有了这部电视剧,讲“商鞅变法”这节课轻松多了。   很多中学学生们也纷纷点赞,表示看了电视剧之后,再结合课本,对商鞅变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只有出题人们有些头疼。   学生们学的这么好,期末考试关于“商鞅变法”的题是不出呢,还是不出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