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丹城区突然之间改变了风向,大街小巷贴上了“缉拿杀害巴尼凶手”的告示,但凡能够提供有效的线索,在核实之后,会支付20万的阿尔币,如果提供的线索能够直接锁定凶手,奖金翻倍。 一时间,搜捕凶手便成为了所有阿尔贝丹人最关心的事。 各大日报的记者也纷纷出动,开始搜集各种信息,无论新闻是否真实,只要前一天的报纸没有刊登,这条消息第二天便会上报,哪怕那则消息只有只言片语,也会被登载在报纸上。 与此同时,阿尔贝丹城的治安也随之严密起来。 韦恩之前从未来过阿尔贝丹,但报纸上对这次护卫局行动的修饰词是“百年来最严治安”,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护卫局为了抓到犯人也拼尽了全力。 第一天与第二天,消息散播了出去,进出护卫局的人络绎不绝,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信息却微乎其微。 为了这件事,里哈刻意来到韦恩的住处,与韦恩商量对策。 韦恩则哭笑不得,“你该不会以为真能从这些信息里,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吧?真正的线索是在那10名议会在得知这些消息后,所作出的反应。” “他们还没有什么反应。”里哈摇头。 “里哈大人,你知道报社最擅长做什么吗?” “什么?” “编故事。只要有只言片语……甚至不需要确定的信息,只要将两条丝毫无关的信息结合,便又是一条崭新的新闻。当然,如何利用这些消息,那就要看技巧了。报社的总编在这方面的经验应该很多才对。”韦恩眼睛眯起。 新闻中最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据内部人士告之”,所谓的“内部人士”的身份一直是一个谜,它可能是真正的高管,也可能是一位喜欢八卦的保洁员——从引起读者关注度方面,这两者相差并不大。 噱头,是报纸的主要卖点,作为一份商业报纸,必须要把握和理解噱头的重要性。 内容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吸引读者为报纸买单。 护卫局也乐于见到这些,毕竟,他们手里并没有真正有用的线索,散播出去的消息源和杜撰的新闻没什么区别,更何况,经过记者和编辑的加工处理,新闻故事的阅读体验上升了几个层次。 不过,尽管他们拿到的消息并不都真实,有用的情报更是可怜,但选择哪些消息“透露”给记者和报社,也非常有讲究,要是被凶手发现,报纸上的“新闻”太乱,没有重点,反而会让他怀疑护卫局和报社只是在制造声势,手里并没有得到有用的情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卫局对拿到的线索进行筛选和分类,去掉一部分明显有误的新闻后,又经过了信息整合,才最终提供给了各大报社。 拿到护卫局提供的内容后,新闻编辑也开始了工作,先是提取信息中的主要元素,然后开始敲击打字机,编写故事。 这样既确保了每家报社的“新闻”具备相同元素,新闻要传达的主要内容不会丢失,各家报纸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吸引读者。 新闻故事,先有新闻,后面才是编故事。 各家报社轻车熟路,将新闻传达下去,也让市民多了一部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熟知这些套路的人,尤其那些握有钱或者势的人,如果对阿尔贝丹的治安感兴趣,除了翻阅报纸外,还会想方设法,从护卫局拿到新闻源,判断新闻的真伪。 但这一次,与之前完全不同,护卫局的第一手新闻源极难流出,就算从报社拿到新闻源,有些人也不一定敢相信。 比如,缪尔修斯。 在与卡蜜拉分开之后,他就一直在关注着各大报纸上的新闻,也从报社拿到了新闻稿。 新闻稿与报纸上的长篇稿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两者相比,新闻稿的可信度更高一些,但他一直没有拿到护卫局内部的新闻源,这让他内心感到不安。 缪尔修斯经过多次周转,拜托了五六个人,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将所有的消息源拿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