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奴家就要布第二个上联了,几位公子请听好。” 见得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谢姑娘满意的轻笑道。 第一轮过去,只有五人留下,除了王康跟沈临风还有其他三位。 其余人自知已经没有机会,索性也绝了念想,悠然看着热闹,不过谁都没有离去,想等着看最终到底是谁能获得头筹,成为谢姑娘的入幕之宾。 “看这夕阳照下,洛河之水真是一片金光啊....”谢姑娘倚在二楼栏杆,美眸透过阁门落在洛河之上,幽声说着。 她这一幕,也是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了。 夕阳的光照呈现出金色,每天在日落之时,都是这样。 在夕阳的照耀下,洛河一片金光,就连河中之鱼,也是变得金光波澜,因此洛河也被称为是金水河。 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明白谢姑娘为什么会有此感叹。 就在这时,谢姑娘的眼眸一亮,轻启微唇道:“既然如此,我这上联便出为: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玉口....” “好联、好联啊、竟然是即兴创作!” “金水河边上的柳枝条被夕阳映照得像一条条金线垂到河里,一群同样被夕阳照射的鱼儿如是金鱼,不时啄食着垂进河里的柳条,好、好强的画面感。” “谢姑娘虽是一介女子,才学却着实让我等汗颜呐。” 王康也是目光讶然的看着她,这位谢姑娘确有其才,大多人只是注意到这个即兴联应景,对仗工整,实则此联却是藏有乾坤。 这是一个典型的顶针联,亦称联珠对、联锦对、连连对,是指对联的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这样的联要对上,本身就是极难,王康眼睛转着也在想,走到这一步即使不为了谢姑娘,就算是因为沈临风,他也要继续走下去。 管你什么阴谋,最后让你竹篮打水一场空,让你怀疑人生。 眼看着二楼之上的谢姑娘,王康眼睛一亮,他想到答案,随即便动手写了起来。 “你还能答的上?”小胖子张庆狐疑的看着王康,他总觉得今天的王康,好像跟往常不一样。 “继续蒙呗,万一又蒙对呢。”王康头也未抬的说道。 不多时,他就写完交给了在一旁等候的侍者。 “康少又交了?”这一幕让人看到,顿时引起波澜。 “这个败家子今天有古怪......” “哼,我还是不相信他真有学识,交这么快恐怕也是乱写一气,没看到沈公子都还没交吗?” 众人都是议论纷纷,而沈临风则是脸色一变。 这家伙竟然又先交了?他是真的作答了吗? 这可是顶针联,想要对上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就是他也是有些棘手。 哼,他绝对是在装腔作势,顶针联这个败家子怎么能够对的上. 沈临风越想,也是越铎定。 对!他一定答不出! 就在这时,王康对着他突然开口:“沈公子,想不出来就不要想了,你可以抄啊,反正这也不是你擅长的事吗?” 一听这话,沈临风顿时一怔,气的手都发抖。 我抄你妹啊,我去哪里抄? 深呼吸,只要我能走到最后,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我沈临风。忍了! 这家伙学聪明了,竟然不回话了?王康讶然。 这次的题目,答的明显慢了些,除了王康已经提交,剩下还有两人都还没动笔,紧锁着眉头,显然是无从下手。 还有一位年轻公子,他名张岚封,本已经提交了答案,后来又从侍者那里要了回来,显然是觉得不妥。 倒是沈临风似胸有成竹,一直在写着,不多时也提交了答案,而后得意的看了王康一眼,他的作答必然是对的。 过了片刻,有两位已经放弃作答,毕竟众目睽睽下,哪怕你胡乱写一个提交上去,等最后公示也会自取其辱。 能在次坐的,都算的上是阳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断然是不会做这种事的。 只剩下张岚封一人还在坚持,只是他似乎也陷入了死胡同,写一张撕一张,显然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 这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 王康点了点头,看的出来他是为了答题而答题,目光也很纯粹,不像其他人,竟学争对只是为了得到谢姑娘的青睐。 “这个联...我对不上.....”张岚封低叹了口气,顿时引起一片唏嘘之声,现在只剩下王康和沈临风了。 沈临风也就罢了,可王康是什么鬼? 败家子也有才学了?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 “第一题答上怕只是运气吧,或许是他碰巧听过,绝对不可能是他自己所答。”有一人说道,这话引起共鸣,人们都是连连点头。 “这联可是谢姑娘应景所作,我看康少是混不过去了。” “这是必然,那所写答案,只怕也是混水之作!” “看来最后的头筹非沈公子莫属了!” “恭喜,恭喜啊!” 听得周边交谈,沈临风更是自傲,谦虚的摆手。 “既然只剩下康少爷和沈公子,那我们就一一看他们的答案。”谢姑娘柔声道:“就先看康少爷的吧。” 她总觉得这个败家少爷能她带来惊喜。 在谢姑娘的吩咐下,王康所答的白纸,一展而开! 跟刚才同样歪斜的字体映入众人眼中,横不平、竖不直,顿时引起一片哄笑,这败家子的字确实是不敢恭维啊。 离得远看竟然都难以认清。 吴执事瞪目看去,这次他没有先读,而是先默念理顺,不然又会磕绊了。 这竟然......吴执事默念着,眼中露出惊讶,这联对的很有水平啊,吴执事不在犹豫,轻轻嗓子开始读了起来。 “玉兰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这就是康少爷所对的答案!”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兰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听了吴执事所念,一些人不由的读了起来,随后皆是难以置信的看向王康。 “这联....对的竟是如此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