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冬季末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阮渔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打起来”!!!   换个措辞的话,那就是撕得再响些!!!   感叹号也很重要,是她情绪的表达。   “年年七八个选秀、类选秀综艺,最后出来一堆有能力或者没能力但粉丝超多的歌手、爱豆、rapper,”阮渔说道,“还有各类演技麻麻但流量很大的演员。”   她又补了一句:“后者是不是演员就另说哈。”   卓颜:“……”   系统:【你直接报人家名字呗】   阮渔才不理会系统。   她给自己倒了杯水,说道:“每个人都说自己顶流,粉丝撕逼全是你蹭热度、离我老婆远一点。”   卓颜喃喃:“你最近两年可真是没少网上冲浪啊。”   阮渔端起架势,哼了哼:“别打岔,说正事呢!”   卓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阮渔继续刚才的话:“那简单,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溜呗!不是说顶流看的就是流量是死忠粉,管他们有没有多好的技能,最关键的吸引粉丝的神奇能力。”   这话倒是没错。   偶像这个行业与正经歌手演员还是不一样的,很多路人表示费解,为什么你哥哥、姐姐唱歌跑调跳舞四肢不协调,你还爱得要生要死?   其实很简单,就是喜欢。   有人一举一动都能让人觉得快乐、高兴,所以粉丝喜欢。   有人站在那里不说话,哪怕只有一个后脑勺,被粉丝瞧见了也欣喜不已。   除此之外就是经纪公司的各种操作,借由“一丝喜欢”逐渐引导粉丝变成“是我真爱没你不行”。   这没什么错,但后来就慢慢变味儿了,粉丝默认且坚持认为蒸煮能力超群,各种“全能ACE”往上套,哭两下用眼药水逼出了眼泪就是演技炸裂。   别人说真有实力存在吗?   粉丝嗷嗷你看这唱功、演技多绝啊,你不欣赏你就是黑子是对家。   太武断了,也太被洗脑了。   阮渔:“那就来撕啊,一起的,验证顶流真实性的时刻到来了。”   不是个个能力TOP粉丝量一骑绝尘吗?   来啊!PK啊!   卓颜:“……你养蛊呢?”   阮渔歪着脑袋,食指戳脸颊,卖萌道:“我这么可爱,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她放下了手指,恢复正常,诚恳道:“我就是想攒个局,热闹热闹罢了。”   阮渔给出了她的初步设想,其实很简单,就是搞一档歌手类的演出节目,限定参与的人都是大粉丝流量,不要艺术家,不要正经音乐人。   就要“顶流”。   跨界演员也好,练习生也罢,糊掉的前流量,转型变实力歌手的,天南海北沧兰洲内外,不限制。   只要曾经和现在掀起了腥风血雨的。   阮渔:“我一个正经歌手都不要。”   近五年闪现、依然存在的所有流量,才是被邀约的对象,也是唯一的门槛。   阮渔又补充:“当然,作为幕后黑手,我免试。”   搞权限嘛,她不用的话多浪费啊。   卓颜:“……”   正反都让你给说了呗。   不过卓颜仔细一想,觉得阮渔这个提议确实挺不错的。   现在顶流这个词都被说烂了,有个三百粉丝就能造出来三万的风声,一说就是我家是顶流。   撕逼倒是风生水起不甘落后,真论起实力,都不怎么能看。   卓颜觉得阮渔能碾压。   阮渔:没关系碾压不了我还有钞能力。   卓颜分析了一下,认为完全可以,因为当前的娱乐圈环境是这样的:   五官健在=美颜盛世、神颜;   蹦跶两下=舞蹈担当;   唱得鬼哭狼嚎=开麦真唱敬业;   目前没啥能力=未来可期;   舞蹈唱歌都会一点但都不咋样=全能ACE;   开水壶高音=顶级大vocal;   ……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真正意义上有实力的,一只巴掌都数得过来。   阮渔喝完了一杯水,觉得不过瘾,问晓楠有没有果汁她想吃冰沙。   晓楠:“……”   大冬天咱们就不能消停会儿吗?   阮渔双手合十卖萌恳求。   晓楠转身去给她冻冰沙了。   阮渔这才扭头,问卓颜:“你觉得我这个主意怎么样?是不是很绝?”   卓颜摸了摸她狗头:“绝到不怀好意。”   阮渔:“哼哼,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系统在后台模拟了这个节目预期能达到的效果,整个统都震惊了。   系统:【鱼鱼!!!】   阮渔:“来,快,夸我!”   系统:【你好缺德我真的好喜欢你啊!!!】   阮渔:“……”   “不会说话可以闭嘴,真的。”   ·   年底啦,又要过年了。   阮渔在寒冷中走了不知道多少个红毯,拒绝了春晚,收拾收拾回家跟爹妈他们跨年。   第二天就跑走了,因为拍摄还在继续。   她觉得拍戏时间接得有点寸,去年和今年都卡着大年初一前后。   卓颜他们也没回家过年,相比阮渔,大家的牺牲其实一点都不少。   职位有不同,但没有人是无关紧要的。   阮白曾经给阮渔送了个只有外表的航母模型,现在,他跟着团队在研究真正的航母。   保密级别过高,他连给家人视频电话拜年的机会都无。   好在大家都习惯了,除了笑骂两句养了个孩子跟没出现过似的,其余也没什么,最多就是把给阮白的压岁钱再次给了阮渔。   阮渔笑眯眯收下。   阮白:你们合适吗?   上了车,阮渔把围巾帽子的都取下来,问道:“给大家发红包了吗?”   卓颜接过她毛茸茸的围巾,点点头:“都给过了。”   阮渔:“你嘞?”   卓颜调皮道:“我管钱的,必须有呀!”   卓颜晓楠几人在阮家过的年,还有很多人是在外面不知道哪里守着阮渔,连个面都没露。   阮渔:“晚上找个地方吃饭吧?所有人一起吃个大餐!”   卓颜利索答应:“行,让人去安排。”   阮渔:“嗯嗯嗯。”   又是新的一年,相比前年这个时候,阮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看着窗外路过的皑皑白雪,有小孩子在院子里打雪仗,热闹得很。   阮渔:“新年要变得更好呀!”   ·   北极深海。   冬季,这一处的海面气温降低,到了零下二十摄氏度,海水里的盐分被析出,海面发生结冰现象。   冰块周围的海水盐度增加,结冰的冰点变低,密度变大从而不断下沉,使得海面以下零度左右的水流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于是开始凝结。   如此反复,海面冰块向下生长,形成了延伸向海底的冰柱。   冰柱所到之处,海洋生物尽皆被冻死。   它触及了海床,而后继续蔓延,将途径的生物全部冰冻。   “死亡冰柱”现象,在这个沉默遥远的海底慢慢进行着。   曾经有学者提出,也许最初的生命并非诞生在温暖的海域,而是海冰促使了第一批生命的出现。   死亡冰柱在这个假设的生命冷起源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海底有着一道冰冷惨白的痕迹,冰柱依然在蔓延,朝着不知名的方向。   有只海星被冻成了块,落在海床上。   生命在消逝。   如果有人能看到的话,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如果真有人在这里,也将会看到——下一刻,海洋板块的丘壑中,散发了微微的莹白色光亮。   那只海星恰好落于其上。   倏忽间,它动了一下,抖了抖被冻僵的身体,茫然无措地停在那里,似乎突然反应到自己逃过一劫,慌张地游离了此处。   当莹白色光芒一簇簇地于海床出现,缓缓联结成一片后,被冰冻的死亡宛如倒移了回转沙漏,重新恢复了生龙活虎。   生物们迅速远离。   数息之后,光芒消失,这里再度沉寂。   仿若不曾出现过。   ·   这一块巨大浮冰上,冻了一艘船。   北极星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去年九月起航,然后主动抛锚在一块海冰上,将要在这块海域内随着浮冰飘浮长达一年的时间。   现在,时间刚刚过去一半。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洲际联合北极科考项目,有三百多人常驻于科考船,物资、人员等将会通过直升机来补充与替换。   极夜环境下,依然有科学家在分组进行科研工作,监控雪坑、安装设备等等。   所有的考察数据都会共享,这是全人类的科考。   他们收集着大气、海洋、海冰、生态系统等学科的数据,并持续不断地收集海冰、海水、沉积物、生物体等样本,等待日后进行数据分析。   来自沧兰洲的徐超突然发现,最近几日,本该因冬季而消停的北极圈,似乎热闹了不少。   丰富又脆弱的北极食物链中,高级捕食者出现的次数多了起来。   他算了算在这一片海域见到北极熊的次数,觉得多得好像不太对劲。   在冰雪之下,他忽视的地方,其他生物可能更加活跃。   徐超想起他作为替换人员来此的任务,布置好气象设备后,他与同事骑着雪地摩托回到科考船。   他去找了其他小组的科学家,询问极地冰下的生物是否有了变化。   对方诧异:“你怎么知道?这一处的鱼群似乎格外的多。”   徐超:“谢了。”   他走遍整艘科考船,试图寻找佐证自己想法的依据。   难道,去年的那块“石头”,对银尾星终于有了影响吗?   徐超脚步匆匆。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来提名一下,大家心中的饭圈顶流:   米饭,面条,馒头,烧饼,新疆烤馕,烤包子,火锅,烤肉,螺蛳粉,米线,凉皮,等等等等   我选火锅,火锅yyds!!!   但我挺想吃一次山东大馒头,她们做馒头好厉害啊我看一次惊讶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