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我是谁?我在哪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傅筠实在没想到,短短时日,这些齐国才俊就走上了一条他从未想过的道路……   这会儿瞧着他们在打着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拳法,瞧着他们认真的模样,以及整齐划一的动作,公子筠脸上写满了:   我是谁?我在哪儿?发生了什么?   而随他一道来的昆景明同学却是格外满意。   原本对于这些齐国年轻人的计划里并不包括军训,毕竟是文学院想要赚积分,自然是让他们尽快学习才好,琅云并不用负责让他们强身健体。   可是当发觉这些人开始痴迷蒸馏酒甚至隐隐有酗酒趋势的时候,昆景明单机立断。   宁可耽误一些时候,把课程进度暂时放下,也要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昆景明去找到了彭朗,将军训的事情提上日程。   事实证明,效果拔群。   不单单是让这些人的体质变好了,还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至于酒,基本上没人喝了。   特别是现在周国那边的蒸馏酒已经越做越好,带回去的“课后作业”的度数也不容小觑。   齐国这些年轻学子要是敢闷一口,那么第二天保证躺平,起都起不来,进而耽误训练时间,最后便是远离校刊一个月。   这个后果实在是有些严重,没有人愿意轻易尝试。   于是,齐国新生们的风气为之一肃。   如果不看他们身上穿着的广袖大摆,忽略长发,只看这个拼搏的劲头儿还真的有点刚入学的大一小孩儿的样子。   这让昆景明更容易的带入了学长角色,看着各位学弟,表情逐渐慈爱。   虽然太极打得有点像搓麻将,可是这么短的时间能学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于是昆景明便笑着对着傅筠道:“看起来他们的成果不错,这段时间的学习效率也很高。”   换成平时,公子筠听闻仙人夸赞,定然是要一边心里得意“我大齐就是强”,一边表面客套一下。   可是现在,他有点笑不出来。   特别是当众人整齐地使出了一招“双风贯耳”之后,傅筠更是觉得眼角一跳一跳的。   与齐国公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阿四。   许多事情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傅筠看来有些奇奇怪怪的太极拳,在阿四眼中,却是格外精妙。   如今流行的拳法无非要求两点,要不然是勤加练习于身体有益,要不就是用出去以后能保护自己并且对敌人造成伤害。   而这些郎君们所打的这一套,虽然动作看上去还有些生涩,可是已经能看出些味道来了。   阿四的眼睛越来越亮,身体都不自觉地往前探。   可他又很快的收回视线,在心里想着,寻常这样好的拳法都是要师门传承的,其中有一套严格的继承顺序。   自己并不是琅云的人,仙人也没说教他,那这是他能随便看的好东西吗?   而阿四的一连串举动都被昆景明看在眼里。   对昆同学来说,所有外来的都统称原住民,并没有什么高低尊卑之分,所以他也没多想,直接问道:“你想学?”   阿四正在纠结,听了这话,身体先于脑袋做出了回应。   可是刚点完头,就听到傅筠有些惊讶的问了句:“为何?”   阿四立刻对着自家公子做出解释道:“这样精妙的拳法定然是想要学习的,但属下也清楚,自己没有资格,”说完,他转身昆景明行了一礼,“仙人放心,我定然将刚刚看到的尽数忘却,以后定不同旁人提起。”   不偷学别门功夫,这是他们习武之人的常规操作。   可是昆景明显然没有那么多顾忌,直接道:“你想学就学,这又没门槛儿,也没人让你去考证。”   阿四猛地愣住,然后就是双颊通红:“仙人说的当真?”   昆景明点点头,认真道:“放心,只要你一心求学,肯定有人愿意教你。”   没看那边体育学院的都站了一排么,眼睛都快瞪绿了。   在追求积分的道路上,任何机会都不能被放过。   阿四立刻看向了傅筠,眼中是无声地恳求。   而公子筠到现在也看不出来这个慢悠悠的拳法有什么妙处,但他一贯相信阿四的功夫的眼光。   故而这会儿便没有阻拦:“既然是好的便去学,我在仙境里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阿四心下感动,知道这是自家公子对他的宽仁,同时又看向了那边已经快结束的太极拳,有些控制不住的笑起来。   可还没等他对着傅筠再说什么,就有几个已经旁听好久的体育生跑过来,直接把他给拽走了。   公子筠却没离开,而是站在场边看着那些齐国才子们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仙人的课程,着实……与众不同。”   昆景明也很满意自己的安排,声音里都带着淡淡笑意:“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强度并不大,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们变的健壮,而是要规律作息,戒掉不良习惯,你瞧,这些人看上去和之前也没什么不同。”   公子筠想说,看体型确实没什么不同,但是肤色……   天天这么站在太阳底下,想不黑都难吧!   而齐国的才子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其实他们除了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现在已经很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用饭,按时就寝。   尤其是发觉这样背书速度更快后,他们就彻底放弃了“飘飘欲仙”的蒸馏酒,专注当一个努力上进的琅云新生。   唯一的困扰就是肤色。   这个世界的国家不少,各有各的审美,就拿齐国来说,他们的男子就以簪花为贵,以肤白为美。   这不单单关乎着旁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和科举息息相关。   可以说,想要在齐国当官,长得歪瓜裂枣连考场都进不去,因为这样的人若是当官,在百姓面前会有损朝廷形象,但若是品貌端正,主考官都会高看一眼。   换言之,便是全员看脸。   如今前往琅云求学的学子们无论出身如何,未来都是想要科举入仕的,那他们自然不想晒成黑炭。   当有人发现自己已经黑了一个色号的时候,就急忙忙的去找仙人求助。   正巧问到了当天负责训练他们的张苗苗。   其实最开始,齐国人对于女教官的指导并不太情愿。   结果张苗苗看出了这点,却懒得说教,只管借着切磋的名义,单手便撂倒了十个人,就让所有齐国学子心悦诚服。   不服不行,挨打真疼。   故而这会儿他们对着张苗苗格外尊重,说起话来也很是恭敬:“敢问仙子是否有美白之法?”   张苗苗扭头看他,端详了一阵:“我瞧着你挺白净的啊。”   这人没说什么,只管默默地拽了拽袖口。   张苗苗低头看去,嗯,分界挺明显的。   于是她便笑着道:“不是什么大事儿,回头我去给你弄点防晒霜来,你勤涂着点吧。”   虽然从未听说过防晒霜,但是光听名字就能知道功效。   他赶忙行了一礼:“多谢仙人……”   结果话音未落,便看到张苗苗拿出手机,对着他道:“你再把你的要求说一遍。”   这人微愣,可还是乖乖重复:“望仙人能赐予防晒之物。”   “叮。”   张苗苗的手机一震,她迅速地接下了系统新发布的任务,然后就笑着去给这些人找东西了。   没多久就拿了好几盒回来。   另一位教官彭朗见了,张张嘴,却没说什么,一直默默看着张苗苗将防晒霜交给齐人,并且教会他们使用方法。   直到齐国学子们欢天喜地的离开后,彭朗才走到张苗苗身边站定,低声道:“你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瓶瓶罐罐的?”   张苗苗笑眯眯道:“找系统换的,”说着,她晃了晃手机,“收益大于成本,这笔不亏。”   彭朗则是有些不解的问道:“他们为什么要用防晒霜?”   张苗苗立刻端正了表情,拍了拍这人的肩膀,认真道:“为什么不能用?男孩子也要好好保护自己,过得精致点挺好。”   彭朗:直男迷惑.jpg。   张苗苗:“而且,积分不香吗?”   彭朗:……好吧。   而对齐国众人来说,防晒霜的到来让他们如获至宝。   甚至自己内部选派出来了一个人,就负责每天早上站在门口,拿着瓶子,一个一个的给经过的人挤上一些,确保每个人的用量都是一致的。   但这其中并不包括裴季尚。   虽然他很烦被人夸他的脸,可是作为能把簪花佩扇也做的无比优雅动人的都城颜值巅峰,裴四郎君确实得天独厚。   光是晒不黑这点就足以让人羡慕嫉妒恨了。   但裴季尚并没有把这个当成炫耀的资本,他只觉得省了这个环节,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创作,去作文,去争取登上仙刊。   一心走事业线的裴四郎依然在努力写文章,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次被选中过。   又一次落选后,他的情绪明显低落。   连太极里面“野马分鬃”这个动作都做不到位了,瞧着就软趴趴的,像是野马吃撑了似的。   这引起了彭朗的关注。   虽然他是在读的国防生,严格来说也只是琅云的学生之一,但是作为曾经负责军训的教官,他很清楚自己需要关心这些新生的心理状态,这是当教官的分内之事。   于是在又一次做操之后,彭朗就坐到了裴季尚身边,开口便问道:“出了什么事?”   裴季尚抬头看了彭朗一眼,声音有些闷闷的:“又没选上仙刊……”   彭朗懵了,显然他还没适应原住民的起名方式。   还是张苗苗戳了戳他,朝着远处指了指他才明白。   于是彭朗便安慰道:“我听人说,每期投稿的人都不少,选中的是少数,不要太着急。”   裴季尚却有些泄气:“我只是有些不明白,仙刊选择文章的时候到底是什么用什么作为标准呢?如果说辞藻典故,我并不比那些被选中的差啊。”   而这道题彭朗会答:“需要言之有物的。”   裴四郎:“……什么意思?”   彭朗认真道:“校刊,就是你说的仙刊,最主要的功能是给人看的,既然是给人看的刊物,那主要功能就是让人从上面获取到信息或者知识,选择的时候也会以此为优先。”   这话犹如阳光,瞬间照亮迷雾。   裴季尚这才想起来,那些选中刊登的齐人文章,大多是忧国忧民,或者是探讨民生的。   虽然文笔不及他,但就像彭朗所说,言之有物。   可想清楚这点之后,裴四郎却越发消极,脸都快埋到手心里去了,闷声道:“我从未接触过这些,只怕这辈子都上不了仙刊了吧。”   声音委屈极了,引得张苗苗也看过来,略想了想,便道:“如果你对这些没什么好建议,那帮着翻译一下古籍也好啊,听说好多地方都缺人手呢。对了,你家是做什么的?”   裴四郎的耳朵尖动了动,昂头道:“有当官的,有经商的。”   张苗苗一愣:“齐国官员可以经商?”   裴季尚乖巧回道:“我爹当官,官拜从一品,我娘的家里经商,是齐国南方第二大富户。”   张苗苗:……   合着这位是古代版本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啊。   这是不是就叫二代plus?   彭朗则是想了想后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可以写一写齐国的商贸活动,或者是把有关于商贸的书分析分析,写篇论文出来也行啊。”   裴季尚的眼睛眨了眨:“这就够了?”   彭朗斩钉截铁:“肯定够了,而且你放心,商学院那边的……仙人,肯定很欢迎你。”   而现实也正如彭教官所言,当得知裴季尚能帮他们翻译齐国书籍,还会和他们一起写论文的时候,商学院的学生们对着系统蹦出来的新任务都快感动哭了。   他们考大学的时候,这可是热门专业的聚集地,谁能想到穿越之后,居然连个正经任务都没接到过?   虽然知道未来肯定会有用武之地,但是谁不想早点吃肉呢。   于是,裴季尚在商学院受到了空前的欢迎!   要不是文学院坚持认为这是个大好的人才,死活不放人,而裴四郎也坚持想要学诗文的话,恐怕商学院都能直接冲过去把这人给捆走。   而文学院想要确保的是裴季尚按时上课,不要落下进度,至于下课之后他去哪里并不会约束。   于是他就开始了商学院文学院两边跑的日子。   过了数日,第一篇论文面世。   内容挺简单的,无非就是把齐国人带来的有关于商贸的书籍稍微解释了一下,并且将其中生涩的名词加以注释,篇幅也不长,用词也格外简单。   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居然发表了!   而且摆在了校刊的显著位置,裴季尚的名字正正好好在最中间。   裴四郎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是震惊的,同样被惊到的还有其他的齐国学子。   众人立刻开始打探各种奥秘,而裴季尚虽然喜欢争胜,但却不藏私,将与仙境交流的事情尽数告知。   于是乎,齐国学子们纷纷找到了仙人们,开始说自己能帮忙的地方。   这个家中世代供职官窑,那个与漕运有所关联,就算是寒门子弟,家里也牵扯农桑。   很快系统任务又开始疯狂弹跳,相关的各个专业开启了狂欢模式!   而这些和裴季尚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因为通过这些天的论文写作,他突然醒悟了一点。   那便是,整天风花雪月是不会得到仙人青眼的。   读书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将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事,往大了说利国利民,往小了说光耀门楣。   而这些话,他的哥哥裴仲文曾经不止一次的讲过,只是当时的裴四郎从来都听不进去。   现在便觉得兄长不愧是兄长,说的就是对。   这让裴四郎重新端正了对裴仲文的敬重,而他也记下了彭朗的帮助。   而年轻人一旦对某个人开始推崇,便会不自觉地模仿,力求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让裴季尚越发积极的开始和商学院交流,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就差在校刊上开专栏了。   他在齐国学子中的风头一时无两,平常也有人到他这里来拜访取经。   这天,一名齐国学子到宿舍找他的时候,便瞧见裴季尚正端坐在桌前,只是并没有提笔,而是盯着胳膊唉声叹气。   见他如此,这名齐国学子顾不上将手上的防晒霜涂匀,急忙忙走上前去问道:“发生了何事?可是哪里不舒坦了?”   裴季尚的脸颊鼓了鼓,而后就轻声嘟囔:“我全身都好好的,就是有一点想不明白。”   “什么?”   “为什么我就是晒不黑呢?彭教官的气质我也想拥有啊。”   正在涂防晒的学子默默低头,看了看自己胳膊上虽然浅了但依然黑白分明的分界……   谢谢,别说了,他一点都不酸!   而随着齐国学生们与琅云交流的加深,时间也在匆匆过去。   很快就到了该收红薯的日子。   因为德昌郡每隔十天都会派人来送上“红薯观察日志”,所以农学院对于长势的把握还是挺精准的。   算着日子到了,农学院便专门找了一趟在努力学数学的岳允,将收成之事告知。   岳小郎君作为德昌郡岳郡守的幼子,自然全力配合。   很快就派遣自己的亲卫前往德昌郡送信。   待他抵达郡守府的时候,碰巧遇到了曹主簿。   而曹主簿原本是要留在村子里,实地监督指导村民们进行耕种的。   但是因着曹主簿这么多年来过于劳累,禁不起太多折腾,没过多久便病倒了。   好在官酿酒聂瑞也在琅云中学习过,故而他迅速接过了曹主簿的差事,前往村子里帮忙,从而将曹主簿换回来休养。   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曹主簿时至今日才得以起身来拜见郡守。   然后就听闻仙薯要收成了!   原本还有些倦怠之色的曹主簿立刻来了精神,迫不及待的请求道:“大人,能否让属下一同前往村子?”   岳郡守面露担忧:“你的身子……”   曹主簿赶忙道:“属下已经大好了,而且按着之前仙人所说,这收获仙薯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尤其是上面的秧苗更要好好保存,单靠着聂大人怕是顾不过来,属下去了也能帮扶一二。”   岳郡守略想了想,便点点头,只管让人护送曹主簿前去,并叮嘱着一定要好好照顾。   待曹主簿离开,岳郡守才松懈了一直挺直的背脊,低声呢喃:“希望一切顺利。”   然后他便看向了那亲卫,发觉这人并未离开。   于是岳郡守便问道:“还有何事?”   亲卫走上前去,双手捧上了封书信,恭声道:“这是小郎君让属下转交给大人的。”   岳郡守闻言,立刻接了过来,一边小心地划开信封一边问道:“允儿最近如何?”   亲卫回道:“小郎君一切均安,学业大有长进,在之前的仙人测试当中拿了个满分,小郎君这次便是把试卷拿回来给大人瞧,让大人题字,这也是仙人的意思。”   其实数学系那边的原话是:   “考试卷子拿回去让家长签个字。”   只是亲卫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签字,就只能按着自己的揣测来。   岳允则是格外高兴。   为人父母的,谁不想让儿女出息些?   旁人家的孩子顶多是去学堂私塾,可瞧瞧自家孩子,那是在仙境里读书,还能考了个满分!   就算岳郡守不懂得满分是啥意思,但从亲卫报喜的语气听来,定然是好事。   于是他兴冲冲的拿出了卷子,展开来,并且在心里想着要题什么字。   然后就瞧见了一堆自己看不懂的弯弯绕绕字儿……   因着岳允是从头学起,所以他考得也多是加减乘除,满篇没几个方块字,尽数是数字和符号。   这就难坏了岳郡守。   瞧了半天,就只剩下满脸“这啥”?   亲卫却是恭顺的低着头,没有去看自家大人的脸色,只管接着报喜道:“因着小郎君的成绩出色,还被广播表扬了呢。”   岳郡守:……   广播又是个啥?   愣了好一会儿,岳郡守才拿起笔,在卷子的角落写了句勉励的话。   心里则是叹气,唉,当个天才儿子的爹,也是很不容易的。   而另一边,曹主簿已经带着人前往了村子。   但此时村中的气氛却不大好。   牛村正站在田边,依然拄着拐棍儿,眉头皱得死紧,脸上的皱纹都像是要飞出去似的:“就这么点?你确定没算错?”   他的儿子牛大沉重的点点头,压低声音道:“爹,咱们村本来就是遭了灾的,就算排水清污,土地没有受到太多破坏,可是补种的时间太晚,错过了最佳的时候,苗苗长不壮,打下来的粮食自然就少了。”   牛二补充道:“我听族老们说,不进咱们村是这样的,其他村子的收成也不好。”   牛村正自然知道这点。   今年是灾年,大水冲了房屋,也冲走了刚刚栽下去的秧苗。   遭灾的村子就算补种,也没有办法得到往年那样的收成量。   但他们村的也太少了。   牛村正瞧着手上的册子,除了仙薯以外,其他的田地收成都在这里了。   看着至多亩产百斤的记录,他只觉得气都喘不上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我去打听过,咱们比其他村子少了太多。”   牛二一听这话就气哼哼的:“他们就知道看咱笑话,还说风凉话呢,之前曹主簿叮嘱着不能把仙薯的事情传出去,咱都听话没说,结果隔壁村儿的却惦记上了,他们不知道咱们种的是啥,就背后笑话咱们病急乱投医,不种粮食改种草,哼。”   牛大安抚的拍了拍自家弟弟的后背:“管他们说什么呢,只要仙薯收成好就行了。”   但是牛村正却没有这么乐观。   他在心里粗略计算,今年和邻村起码有六百斤的差距。   虽说今年因为遭灾,所以郡内应该不会强求他们缴粮,但人争一口气,离得越近越较劲,加上隔壁天天笑话他们种草玩儿,牛村正怎么能不气?   正想着,就看到有人正朝着这边而来。   便是曹主簿和聂瑞。   两人看到牛村正以后便问道:“仙薯可挖了?”   牛村正赶忙拄着拐棍儿迎上去:“还没呢,不是还没到收成的日子么。”   曹主簿则是一边走一边道:“仙人说了,现在便是开挖的好时候。”   一句话,就让牛村正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完全忘了刚刚收成惨淡的焦急,只管连声招呼村人去帮忙,自己则是直接把拐棍拎起来,健步如飞的跟上。   牛家兄弟瞧了一眼,再次确定,自家爹爹腿脚利落得很,根本不用拐棍儿帮忙。   这东西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拿来敲打他们的吧……   而牛村正没去管这俩傻小子,只管在仙薯田旁边站定,高声道:“之前学过挖薯法子的人呢?”   很快就有二十多个村人站出来。   牛村正看着他们,并没有说太多,因为之前曹主簿和聂瑞已经把所有注意事项都和他们说过了。   这会儿牛村正就只挥了挥手道:“开挖吧。”   一句话,就引起了一片欢呼。   这会儿几乎是全村都在旁边围观。   因着琅云驱除疫病,对全村有恩,而这仙薯又是仙境出品,故而所有人都寄予厚望。   哪怕没有参与到培训耕种当中的村民,也会时常过来瞧瞧。   现下得知仙薯即将出世,别管正在做什么,全村人尽数涌到了田地周围,眼巴巴的盯着瞧,嘴里小声讨论着什么。   但做事的村民却动作干脆利落,很快就拿着农具下了地。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进行过一些演练了。   而且为了观察红薯的发展情况,最近这些日子便要时常把薯挖出来瞧瞧。   故而这会儿他们的动作格外利落,三两下就□□一个,并且还能确保地面上的枝叶完整。   拍了拍土,将红薯小心翼翼的放到一旁,他们又去摸下一个。   大部分村人都没见过红薯,此刻见了,虽然不认识,但也拦不住的惊叹。   在这几个月以来,作为最早散播琅云传说的人,他们早就练就了吹彩虹屁的独特技巧。   可是在一片赞叹之中,曹主簿和聂瑞的脸色却不大好看。   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担忧。   因为这块薯的个头实在是有些小……   看着也挺饱满,但是相比较于之前在琅云食堂之中见到的,着实小了一圈儿。   虽然之前仙人就说过,土质、天气、肥料等等原因都会影响产量,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刻,难免会觉得紧张。   若是达不到之前说的五百斤看怎么办……   若是连一百斤都没有,又怎么办?   曹主簿紧紧地攥了攥拳头,指尖扣着掌心,都扣得有些疼了,这才稳定了心神。   聂瑞也没有开口,生怕影响了那些挖薯的村民。   可是他们的表情变化已经被一直关注这边的牛村正看了个满眼。   牛村正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就是砰砰的跳,额头都有了冷汗。   但他同样没说什么,只是攥着拐棍儿的手下意识的紧了紧。   因为他们的沉默,所以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异样。   只有一旁的牛家兄弟被牛村正攥拐棍儿的动作吓到,不自觉地捂住了屁|股。   而这时候,随着挖薯的人越来越熟练,红薯出土的也越来越多。   一个,两个。   八个,十个。   最开始的时候,曹主簿还在一个个的数。   可到了后来,他就不数了。   因为数不清……   地上长着的枝叶并不起眼,可怎么底下埋得仙薯就那样多呢?   铺了满地,居然还能找到新的!   刚刚还觉得仙薯个头小,怕是到不了产量。   现在他却半点怀疑的心思都没有,只有满心的兴奋欢喜。   但曹主簿依然没有过于显露,终究这会儿只是目测,当不得准。   等所有红薯都刨出来,他才对着牛村正道:“快快去取称来。”   因着这几天本就是收粮食的时候,故而称是现成的。   而在旁边做记录的就是之前写过琅云仙境话本的老童生。   其实这年头,读书人往往高人一等,基本上不会让他们去做农活儿,老童生也根本不沾这些。   可今天他却顾不得身上穿着的新袍子了,直接坐在了泥土地上,拿着纸笔和算盘,一笔笔的记录汇总。   而搬薯的,称重的,报数的,一时间乱成一团。   围观的村民却没再说话,只管期待的看着他们。   等所有数字都报上去,众人就停了下来,场面无比安静。   只有老童生拿着算盘噼噼啪啪的声响。   过了一会儿,他就算出了结果。   但是并没有立刻落笔,而是举着毛笔一动不动,连墨滴在了纸上都不知道。   他这副模样……实在是急死个人!   牛村正是个急性子,他甚至来不及看曹主簿和聂瑞的脸色,就先拿着拐棍儿往地上敲,嘴里道:“算出来了吗?有多少斤?你别愣着,倒是说话啊!”   还有村民起哄:“是不是算不过来了?”   老童生这才回神。   他先是撂了笔,揉了揉已经有些混的眼睛,弯腰凑近了算盘,又重新确定了一下数字,然后便是猛地晃悠了一下。   好不容易被旁边人扶着起了身,却片刻不敢耽搁,急忙忙走到了牛村正面前,想要行礼。   牛村正瞪眼:“你先说。”   聂瑞看出这人的激动紧张,便放缓了声音,温声道:“那些虚礼都免了,你只管说,这亩地里,到底出了多少斤的仙薯?”   老童生立刻站直了,深吸一口气,然后才颤着声音道:   “拢共,八百……八百一十六斤。”   因着原本就安静,故而他的这句话传进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他们先是点头,人家并不是算不出来,这不是算得挺清楚?   一亩地,产了八百多斤仙薯……   不对,等会儿,你说多少??!   牛村正难以置信,有些茫然:“你是不是算错了?”   老童生也怕自己弄错,又跑回去重新拿着算盘打了一遍,然后笃定道:“八百一十六斤,板上钉钉。”   此话一出,满场皆静,落针可闻。   下一秒,欢呼声响彻云霄!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