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辽东的水利工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欢自然没有事情理李渊,李世民想什么。他现在天天在浑河,辽河两岸跑。   没有办法,夏天到来,雨季也到来。还没有多少水利设施的辽河两岸,这是一个致   命的问题。   吴欢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让在河边的村子注意河水的情况,一旦有大雨,立   刻撤到高处。   百姓们也知道这洪水来了,自己一年的辛苦化为流水。他们从来都是不服输的   一群人,他们要与天斗,与地斗。所以所有的村庄,都自发的选出一批人,带着粮   食到辽河边筑堤。   河边的树林还在,这是非常的有好处的。他们筑堤的办法就是把大树的枝丫去   掉,然后用一层泥土,一层枝叶夯实。这样树木做活的桩子,而枝叶能够紧紧的拉   住泥土。   当然,光是这样并不够。还要在河道内侧尽量的放上石头之类的东西,阻止河   水洗刷掉泥土。   浑河流域不大缺石头,在上有数不清的大山,开采之后沿浑河放下来就好。   辽河就要麻烦的多,他们的石料要从沈阳边上的棋盘山开采。这要费很大的精   力。不过,浑河要修两边,而辽河只要修靠沈阳这边。   吴欢自然不会愿意让百姓白白干活,让人记下他们的出工天数,等以后补上工   钱。另外请了很多妇女,在沿河的工地上烧饭,米粮和肉都是由沈阳提供的。   吴欢的作为,让所有人的都感动了。是谁把他们当人看!给他们土地!给他们   农具!给他们粮食!都是他们的燕国公。是谁在惦记他们?是他们敬爱的燕国公啊!   吴欢带着王菡娘,崔英娘,准备上堤坝慰问慰问奋战在一线的百姓,顺便做做   样子,活动活动筋骨,让百姓看见他也在!   一切都在准备的时候,无所事事的平阳公主也要跟去。   吴欢想不明白平阳公主为什么要去,于是问道:“平阳公主,我们是去视察,   是去干活,不是去玩。”   平阳公主看的出吴欢不喜欢,不过她不在意,她没少干让吴欢暴跳如雷的事   情,但都是轻轻的放过了,所以这次也不把吴欢的话当回事,笑道:“不就是视察   么?我也可以去啊,再怎么说他们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我身为大唐的平阳公主,看   看他们难道不应该么?”   平阳公主自然的把干活两个字忽略掉了,干活,她一辈子还真没有干过活。   吴欢:“你一个大公主上工地,那些百姓是向你行礼还是向我行礼?”   平阳公主摆摆手说道:“肯定向我们两人!”   吴欢满头黑线:“你就不怕百姓误会?”   平阳公主:“误会什么?”   吴欢心中仅存的羞耻还在做怪,说不出我们有一腿的话,而是说道:“你还有   柴绍,这声誉很不好!”   平阳公主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知道哪来作弄心思说道:“说就说了么!说你是   我的驸马不更好?”   吴欢才想起这时候是唐朝,开放不得了的唐朝,和她们说这个,不是自找苦吃   么?更何况还是2个孩子的母亲。   在后世,吴欢还被大嫂调戏的无满脸通红。你别以为女人都是腼腆的,她们说   起荤话来,一般男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吴欢想到这里,根本就不入平阳公主的套,而是说道:“你穿的这样华丽,是   去踏青?”   平阳公主:“难道和你一样,穿着这军装,去装模作样的干活?”   吴欢:“去那里干一下也好,至少你会知道辛苦,以后对百姓不会太苛刻。”   平阳公主凝重起来,她在起兵的时候,接触普通士兵最多,所以知道百姓的苦   楚。郑重的说道:“你稍等,我去换套衣服。”   平阳公主走出几步,又回来了,红脸说道:“我没有你们的军服!”   吴欢:“军服没有!劳动服有!”   平阳公主:“你的也行,我们俩的个子差不多!你的借我一套!”   吴欢的黑线又上来了,自己的穿过的衣服别人可以穿么?尴尬的说道:“我的   军服?算了!我让人给你找套新的!”   吴欢转头对参谋官说道:“去找套没有标识的新衣服。”   平阳公主:“你的就好,别找新的!多浪费?”   挺着大肚子的王菡娘说道:“姐姐,你就拿新的,他一个臭男人的衣服就算了。”   平阳公主笑了心说:“这个小姑娘,还是什么都不懂!”   一行人来辽河边,吴欢最担心的还是辽河,浑河两岸很多地方有堤坝,是汉朝   的时候修的,高句丽也修。而辽河就差的很多,基本上汉朝之后就基本没有再修   缮,已经是被冲的七零八落。   百姓们肩挑背扛的给堤坝加高,那些村长是认识吴欢的,特别是吴欢脸上那标   志性的疤痕!看过一眼就忘不掉。   村长一招手喊道:“乡亲们,国公爷来了,国公爷来了!……”他一边跑一拉拉扯   着正在干活的百姓。整条堤坝上的人都涌了过来,和蚂蚁一样。   吴欢无奈了,还想干活么?现在能干什么?应付人群吧!   百姓们语无伦次的说着:“燕国公你是好好人啊!”“谢谢燕国公救命之恩!”“国   公爷来看我们拉!”   吴欢无奈的学着电视上,一边握手,一边问道:“吃的饱么?”“睡的好么?”得   到确切的回答,后又说道:“以后会过的更好!”   这时候是贵族政治,所以有门阀,寒门之分。底层的老百姓如同草芥一样,没   有上层人把老百姓当回事。   杨广大动民力的时候,他心中就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李世民说了一句:“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就认为是难得的明君。   这些在我们时代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道理,在这时候,却是非常不被人理解和   接受的事情。   吴欢嘴巴说干了,手都握僵的,看着前面没有尽头的人群,知道不能再这样握   下去了。   他不再走,而是的爬上一颗被砍光枝丫的松树上,拿起喇叭喊道:“父老乡亲   们,在这里我吴欢谢谢大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