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握紧口袋里的名片,心想:她想的果然没错,那个人怎么看都是一个传销分子嘛,不过真的有人会信那种人说的话? 连顾北都不会信。 应该没有这么蠢的人吧。 毕竟是小轿车,没多久就到了村子里,家门口还停着父亲的电动车,果然……父亲是故意这么做的,不就是想安排她跟未婚夫的独处时间吗? 不过顾北才不会让父亲得逞的。 “到了。”司机停在了顾北家门口,说话的时候还在打哈欠。 这个司机应该是专门晚上出来拉客吧,从晚上一直到早上八点多,不然司机看起来也不会这么困,这也难怪司机一路上都在聊天。 人在说话的时候总是能提起精神,很多长途司机都会安排人一起上路,比如谁的父亲是长途司机,暑假的时候就会被父亲拉去一起跑长途,在路上聊聊天唠唠嗑什么的。 “拜拜。”顾北从车上下来,朝着司机挥了挥手。 她下车的时候,村子里也有很多人来围观,不过都是一些小孩。 “好漂亮的姐姐。” “姐姐长的真好看。” “姐姐,你能做我女朋友吗?” …… 顾北赶紧走进院子里,这些小孩太可怕了,不过要是让他们知道顾北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娘娘腔,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对顾北还是这么热情呢? 顾北提着袋子放在了大树底下,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看样子爸妈和哥哥都在屋子里面呢。 “小北这么早就回来啦?不跟男朋友看个电影吗?”母亲从厨房里出来,手里端着一碗凉粉。 “什么男朋友……我才没有男朋友呢。”顾北脑补了一下林羽当她男朋友的样子,想想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违和感太强了。 怎么想也不太可能嘛。 “不说这些了,吃完凉粉在屋里暖和暖和。”母亲把凉粉端在桌上,坐在大树底下休息。 顾北不太明白,母亲叫她进屋子里暖和,为什么又要给她做凉粉呢?还不如给她做姜汤呢。 顾北尝了一口凉粉,想了想问道:“对了,哥哥和爸爸呢。” “他俩在村口下棋,就那。”母亲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 “我也要去。”顾北捧起整碗凉粉,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点也没有女孩子的样子。 “吃慢点,没人跟你抢。” “吃快点又没有什么关系嘛。”顾北小声的嘀咕。 吃完凉粉,顾北打开了院子的门,朝着母亲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村子里的人还挺多的,就是天气有点冷,果然还是待在屋子里舒服,外面这也太冷了吧…… 顾北在村口果然看见了父亲和哥哥,不过……村口怎么还有这么多老人,父亲平时都是这样的吗? “哥哥,你们在干嘛呢。”顾北坐在顾祈的身边,顾祈正在跟一个老头子下棋,看样子已经要赢了。 “小北,别打扰你哥下棋。”父亲拍了拍顾北,瞪了顾北一眼,示意她说话小点声。 “哦。” 几个下棋的老头子对顾北产生了几分兴趣,这小姑娘怎么有些眼熟呢?总感觉在哪里见过。 顾北当初辍学离开了村子,想想也有这么多年了,村子的人不记得她倒也正常,顾北也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毕竟在顾北小的时候,顾北总是被村子里的人嘲笑,还说她是娘娘腔什么的呢。 当然,这些老人肯定不会说这种话的,但是他们多多少少会从街坊邻居口中听到顾北的事。 “这局不算,再来。”跟顾祈下棋的老人不服气的说道,脸上的表情十分懊恼,就像是在说我怎么会输呢? “好。”顾祈没有拒绝。 父亲已经笑开了花,平日里他下棋都是被这些人欺负的,没想到他的儿子下棋这么厉害。 “哥哥,你学过下棋吗?”顾北也有些惊讶,哥哥平时都不怎么下棋的啊。 “没有。” “那哥哥下棋怎么这么厉害?” “额……聪明的人做什么都厉害吧。” 顾祈这么说,其他的几个老人就不乐意了,一个老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年轻人,不要太猖狂。” “现在的年轻人啊,做事都太急了,不像我们这代人……” 老人的话还没说完,顾祈面带微笑的说道:“要不我们俩来下一盘?” “咳咳,算了。” 顾北在一边看着顾祈,她突然有点崇拜顾祈,无论怎么看哥哥都是最厉害的嘛。 不像她,什么事也做不好。 顾北低着头,靠在顾祈的肩膀上看顾祈下棋,还挺舒服的呢。 村口来往的人很多,时不时就有小轿车开进来,宝马、奔驰、奥迪……应有尽有。 大家不都说乡下人很穷的吗?顾北怎么感觉城里人都未必能开的起这样的豪车,不过应该也得分什么城吧,就比如说京都这种地方。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天生就在罗马。 这句话同样也适应在华夏,京都的户口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的东西,有钱也买不到的。 顾北看过一篇满分作文,还是她小学的时候看到的呢,作文是一个京都人写的。 作文的名字叫做《我的家乡京都》,至于顾北为什么会对这件事的印象这么深?当然是作文的内容。 那个学生在作文里写他去别的地方参加作文比赛,只要他说他是京都人,周边的人都会抬来羡慕的目光,他为他是京都人感到骄傲。 然后又说什么抗战时期京都人是如何如何英勇,然而历史上并没有过多记载关于京都人所谓的“英勇表现”。 顾北那个时候就特别喜欢大城市的人,他们也是人,仅仅只是因为他们出生在大城市,就能享受到普通人一辈子也享受不到的待遇。 不过顾北也改变不了什么,大城市里的孩子能享受更优越的待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村子里却很难出一个像样的大学生。 新闻里那种出生乡村考上985大学的只是极少数,很多乡下的孩子可能高中都没读过呢。 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