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曹老板的小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奉孝?”   戏志才乍舌不已。   按照这个官职来看,混的确实有点好。   江夏别部司马算是属于太守管制,比太守低上一级。   可就是这么比太守低上一级的官职   却兼任了彭城郡太守……   后面徐州主薄这个官职就了不得了,属于州官,一州之地的后勤保障皆是由他办理。   接着,军机处文书。   这个官职不起眼,属于幕僚的职位,相当于参谋,也是戏志才如今的职位,作用就是跟在老大旁边出谋划策。   “没错,这正是郭奉孝。”曹操点了点头,沉吟道。   能混到如此位置,岂是泛泛之辈。   “主公,奉孝与我是同乡好友,我与他一同拜入颍川学院进学,没想到他竟然出仕于吕家父子。”   戏志才无奈一笑,都是兄弟,你为什么混的这么好。   况且我出道还比你早……   闻言,曹操想了想,开口道:“志才,对于郭嘉此人,你有何看法?”   听到此话,戏志才沉吟片刻:“主公,奉孝有大才!”   话说得非常直接简短。   戏志才的能力,曹操了然于胸,能让他说出“大才”两字,自然是才华横溢。   况且他还在吕家父子担任诸多要职,吕家小子那个人本就惊才艳艳,能在他的手底下受道如此重要,岂是平凡之辈?   此刻,曹操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看到此,戏志才瞬间明了。   曹操爱才,世人皆知。   能主动向自己提起郭嘉此人,怕是起了招纳之心。   “主公,我与奉孝交好多年,我愿去我主公招纳贤才!”   戏志才想了想,凭着他与郭嘉的关系,同乡就暂且不说,两人还是挚友。   一起入学院,一起坐论古今。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戏志才死后,向曹操举荐的郭嘉。   “如此甚好。”   闻言,曹操露出一丝笑容。   ……   酸枣,联军后勤大营。   吕熙满脸苦逼的处理着各种各样物资的数据,二十四万人的需求,需要计算的东西可想而知。   期间,袁术来了一回。   客客气气的寒暄之后,吕熙无奈道:“盟主,我听从盟主号令,所率军撤出长安。”   “可……”   “可我军一撤出,马腾的军队直接往里冲进。”   “马腾贼子实在是欺人太甚!”   听到此话,袁术的心从天上,顿时掉在地下,好不容易你撤了出来。   哪成想,马腾又进去了……   日你妈!   随后,袁术连忙转身派人去前线与马腾交谈协商。   吕熙说的话确实是破洞百出,但最终还是要看事实,看现实。   长安,在马腾手中!   “公子,曹操派人请公子一叙。”   突然,一名亲卫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吕熙愣了一下,接了过来。   上面写的非常客气,毫不吝啬对他的赞美之词,夸他如同天之娇子…   吕熙眯了眯眼睛,说实话上次在曹操那里喝完酒之后,心里一直不得劲,   可能是曹操的气场太足,令人生畏。   但这次请吃酒也没有理由啊,大家都在忙着打仗,哪有心思吃吃喝喝?   对于曹操这种腹黑男,绝对不可能会做没有缘由的事情。   莫非是摔杯为号,刀斧手冲出?   鸿门宴?   也不怪吕熙想的如此极端,根据史记记载,日后曹操在攻打袁术的时候,粮草不足了。   于此,他想了一个办法。   把负责粮草的主薄叫过来,一阵嘘寒问暖,各种赞美之词送上,酒喝得差不多了之后。   曹操开口:“汝如此衷心,往后汝父便是吾父,汝子便是吾子。”   主薄听完后,高兴坏了,连忙拱手谢恩。   见到火候已然差不多了,曹操眯了眯眼睛,沉声道:“主薄啊,我想问你借一样东西,你借不借啊?”   那肯定借啊,我父都是你父了,这感情深的就不说了。   “主公需要何物,下官双手奉上!”   主薄高兴的回答道。   “嗯……”   曹操满意一笑,走上去,握住主薄的双手,重重道。   “吾想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可愿予之?”   主薄:“……”   接着,曹老板二话不说,直接将那主薄拖下去砍了,并将他的头颅挂在了军旗之上。   宣告三军将士,我军之所以粮草短缺。   就是因为他贪污了……   以此解决了因为粮草不足,所带来的士气问题。   “奉孝,你知曹操否?”   吕熙扭头看向郭嘉,沉声道。   “曹孟德?”闻言,郭嘉皱了皱眉头,说实话,曹操现在的名气不大,唯一出名的便是刺董与起诏聚诸侯。   郭嘉对曹操这人也不了解。   突然间,郭嘉似乎想到了什么:“公子,我有一同乡好友就在曹孟德身边。”   “哦?”吕熙来了兴趣,问道:“是何人?”   “戏忠,字志才!”   郭嘉朝着吕熙拱了拱手。   “嘶——”   闻言,吕熙吸了一口凉气。   作为一个熟读三国之人,戏志才的名声怎能不知晓。   三国前期的大佬,可惜死的有点早。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历史上也正是戏志才死后,郭嘉才入仕的曹操。   “戏志才与你是同乡好友?”吕熙连忙开口,这等人才,吕熙怎么可能不想要?   “是的公子,我与志才交好多年,在颖川书院时,我们经常作而论今。”   看着吕熙的模样,郭嘉有些诧异,戏志才如今的名气也不大,吕熙是如何得知?   闻言,吕熙大喜过往。   古有三亲六故,何况还是一同进学,尚有同门之宜。   “公子可是想招纳志才?”   郭嘉抬了抬嘴唇,沉声道。   “奉孝有信心将戏志才说服否?”吕熙点了点头,挖墙脚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只要锄头好,墙角也能挖倒。   闻言,郭嘉顿时一愣:“公子是如何得知志才的?”   “呃……激动了。”   听到此话,吕熙连忙收敛表情,往前微微行走几步。   “奉孝方才所言,这戏志才曾在颖川书院进学。”   “而在我看来,颍川书院所出之人。”   “必是大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