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明日一早薛晏就要动身,君怀琅说什么都不让薛晏在自己这儿多待。 “明日要骑一整天的马,你快去睡。”君怀琅催促道。 薛晏只缠着他,不想走。 “……此一去,又不知道要待多久。”薛晏嘀嘀咕咕。 君怀琅知道,薛晏自然是无法回来的。 无论许家事成与不成,薛晏都无法再离开长安了。清平帝若无恙,也肯定不会放他走;清平帝若真出了什么事,那薛晏自然就走不开了。 二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一时间,谁也没说话。 片刻后,薛晏蹭过来,把君怀琅抱住了。 他沉默着抱了一会儿,问道:“你明天来不来送我?” 君怀琅道:“来,你们明天什么时候动身?” 薛晏停顿了一下,却道:“算了,你还是别来了,明天走得早,你多睡一会儿。” 接着,薛晏便喋喋不休地叮嘱了起来。 他向来话不多,也最不喜欢跟人废话。但这会儿,他就像停不下来似的,将君怀琅日常的小事,一件一件交代给他。 君怀琅不厌其烦地答应着。 末了,薛晏叹了口气。 “放你一个人在这儿,还真有点不放心。” 君怀琅想笑他,告诉他自己即便之前没有遇见他,也好端端地长这么大了。但是,对上薛晏的目光,他却又笑不出来了。 那双眼睛里面,满满的是眷恋和不舍得。 片刻后,君怀琅抬起头,在薛晏的唇上吻了下去。 到夜深时,薛晏回去了。 临走之前,他还强迫着君怀琅放下手里的工作,也回去睡觉。 君怀琅拗不过他,只好回到了自己的卧房。 一回去,拂衣便要像往日一般,伺候君怀琅洗漱安寝。 但他却发现,君怀琅打从回来的时候开始,便有些不对劲。 他有点过分地沉默,一回房,便在坐榻上坐下,安静地不知在沉思什么。 拂衣便没有打扰他,只在他手边放了一盏茶。 拂衣放下茶时,君怀琅忽然开口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长安?” 拂衣闻言,只当是他想家了。 他答道:“少爷莫急。奴才前两日听老爷说了,再有两月便是秋闱,待到秋闱结束,老爷完成了圣命的时候,堤坝便也能修得差不多了。到了那时,说不定少爷和老爷能回长安过个年呢。” 君怀琅是知道的,这是自己和父亲原本的安排。 他看向窗外。 “……太久了。”片刻之后,他叹气道。 拂衣一愣,没再答话。 君怀琅知道,按照原本的打算,他确实会在今年年尾或者明年开春的时候回京。 他之前没有挂碍,在哪里多待一月两月,都是一样的。 但是,他一想到将会有小半年都见不到薛晏,心下就有些堵。 他知道,薛晏依赖他、离不开他,他也不得不承认,他也是依赖着薛晏的。 爱情这物说来有些神奇,不光有种与之俱来的强烈独占欲,还会将两个人死死绑在一起,一旦分离开,就会有拉扯的痛苦。 君怀琅知道,薛晏的这种感觉,绝不会比他弱。 他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 他心中告诉自己,自己自幼读了多少圣贤书,最懂的,便是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了这些舍弃一己私欲,本就是理所应当,金陵的百姓如今还需要他,他不该这般自私…… 想到这,他却忽然想起了薛晏方才的眼神。 他提到清平帝时候的眼神。 龙椅上的那个人,自私的同时,又深爱着他的母亲。他所有的不公和痛苦,以及这一年多来的补偿,全都来自那一个人。 他眼中的,是隐忍不发的痛苦和仇恨,其中,还有几分不知如何是好的迷茫。 就好像兜兜转转了这么久,天地之间,他仍旧是孑然一人,没有人能帮他,他仍旧要忍着,强作出一副坚不可摧的模样,独自去面对。 分明不应该是这样的,他还有自己。 金陵的百姓,如今有了朝廷的补给,有他父亲和沈知府,如今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好转,他们唯独需要自己的,就是那一张堤坝的图纸而已。 但是薛晏不一样,他只有自己了。 君怀琅目光顿了顿。 他知道了自己的选择。 “拂衣。”他开口道。 拂衣连忙应声:“少爷?” 君怀琅收回了目光,抬头看向拂衣。 拂衣一愣。 少爷虽静静看着他,他却从少爷的眼中,看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坚定。 “你去书房,将我书桌上的笔墨和图纸一并拿来。”他说。 “少爷,都这么晚了……” “我今晚将图纸赶出来,沈知府懂些水利,你明日将图纸拿去交给他。”君怀琅说。“再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你转告沈知府,就劳烦他了。” “那少爷你……” 君怀琅没再犹豫。 “长安有急。”他说。“我不放心,明日就回。” —— 拂衣自然以为,君怀琅不放心的,是长安永宁公府的人。 所以,他征求了君怀琅的意见,替他拿来纸笔之后,去永宁公的院里,向他报告了此事。 君怀琅知道,自然是绕不开父亲的,便同意了。 永宁公听闻长安将出大乱,结合金陵发生的这些事,也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他知道,君怀琅回去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他也着实担心自家的夫人小辈。 自己有皇命在身,自然不能说走就走。只有他的大儿子,如今年岁大了,又在金陵历练了这么久,能担得起事,回到家中,他也放心些。 他没多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你告诉少爷,一切小心。”永宁公说道。 拂衣连忙应下。 他顿了顿,接着道。 “还是算了。”他说。“明日一早,我亲自去府门送他,再作叮嘱吧。” —— 第二日清晨,晨露未褪。 锦衣卫的行动力向来极强。天色没亮,上百人马便集结在了巡抚府门口,静静等着薛晏。 他们常年跟随薛晏,知道广陵王殿下的作息向来规律,他们也是按着薛晏起身的时间,提前等在这里的。 不过今日,到了广陵王殿下平日里出门的时间,他们却没等到。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坐在马上,只当殿下被什么琐事绊住了脚。 也确实是。 因为广陵王殿下,在自己的院子门口遇见了一个人。 “……你怎么来了?”看到君怀琅,薛晏一怔。 接着,他便快步走上前来,低声问道:“不是让你别来送我么?你昨天本就睡得晚,起这么早做什么?” 他仔细端详君怀琅,果然看出,他眼底有浅浅的乌青。 薛晏心疼地咬牙。 却见君怀琅听到他这话,轻轻笑了一声。 “我不是来送你的。”他说。 薛晏只当他是在跟自己顶嘴。 “那你是来干什么的?”薛晏问道。 君怀琅冲他眨了眨眼。 “拂衣已经去沈知府的府上了。”他说。“我昨天夜里画完了图纸,之后的事宜,便都劳烦沈知府帮忙了。” 薛晏第一时间的关注点,却在另外的地方:“你画完了?怎么这么快,昨天夜里没睡觉?” 他这几日陪君怀琅画图,可不是白陪的,至少君怀琅画画的进度,他是了解的。 君怀琅却问:“你不问问我,将工作都交出去是为什么?” 薛晏低头看向他。 他这才反应过来。 他定定看着君怀琅,一双眼睛灼热得很,半天都没说出来话。 “……是要做什么?”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问道。 君怀琅知道,薛晏这是猜出来了,又不敢相信。 “我跟你一起回去。”他说。“京中出了大乱,我不想你一个人去面对。” 薛晏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知道,君怀琅将金陵的这些百姓看得有多重要。 他却不知道,自己有一天,在君怀琅心里的重量,会压过这些人。 他定定地看着君怀琅,只觉有些恍惚。 恍惚之间,想要吻他。 恰在这时,去牵马的进宝一路小跑着,牵着薛晏的马过来了。一走近,他便诧异地看见,自家主子面前站着的,是永宁公世子。 “哎!世子殿下,您来送王爷啦?”进宝忙牵着马上前,点头哈腰地同他打招呼。 薛晏看了他一眼,从他手里拽过了马。 他踩上马镫,翻身便跨了上去。紧跟着,他俯下身来,一把握住了君怀琅的胳膊。 稳稳一提,君怀琅便坐在了他身前。 君怀琅吓了一跳,忙道:“我有马的,就在门口……” 可薛晏将他紧紧圈在怀里,一鞭扬在了马屁股上,策马便向外疾驰而去。 进宝都傻眼了,连忙上马跟上。 好家伙,人家世子来送主子,主子怎么连带着人都掳走了? 而等在门口的锦衣卫,也远远看见了主子那匹黑马,载着主子一路出府,半点没停顿地径直上了路。 他们不敢耽搁,连忙有素地跟了上去。 只是眼尖的几个,难免有些犯嘀咕。 怎么今日主子那马上……像是又载了一个人似的? 而等他们一众人绝尘而去,一盏茶后,永宁公才赶到了府门口。 但府门口已是空空荡荡的一片。 “……竟是走这么早?”永宁公望着空空荡荡的门前,叹气道。 旁边小厮道:“听门房的人说,王爷已经走了一阵子了。” 永宁公叹息着点了点头。 “罢了。”他说。“不必叮嘱,怀琅向来有分寸。” 说着,他便要转身回去。 紧接着,他便停了下来。 他疑惑地看着大门边的木桩上拴着的那匹马。 “少爷不是走了么?”他问道。“怎么马落在这儿了?” 这门房也不知道。那一众官爷走得像一阵风,他也没看清怎么落下了一匹马。 片刻之后,小厮将信将疑地道:“莫非是……王爷的部下,还有多余的好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