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萧府回来,孟则知就从萧氏的院子里搬了出来。毕竟萧氏已经大好了,他年纪虽小,但终归是男子,再住下去,恐生流言蜚语。   但他也没回他原本居住的梧桐院,而是搬进了萧氏新命人收拾出来的世安院。   这世安院原是宋国公赵令武的一位老叔爷的住处,据说这位老叔爷曾对赵令武有过一饭之恩,所以赵令武出人头地之后,就把他接到了身边荣养。   只不过赵以安出生之后没多久,这位老叔爷就去了,约莫是觉得睹物思人,赵令武索性命人将这座院子封了起来。   算下来,这座院子已经空置了将近十年了。   整个宋国公府规模庞大,共三进九院,占地面积三百余亩,屋舍一百八十余间。   地方是大,可耐不住赵令武的后院更大,十一位姨娘,十四个庶子,六个庶女。   一大家子人,睦元堂住着宋国公和萧氏,赵以敬占着筑玉院,十一位姨娘挤在西路三组院落,年满七岁的庶子统一搬进了梧桐院和听雨轩,六个庶女住在映雪阁……   要不是实在没地方可去,萧氏也不想让孟则知住进世安院,除了死过赵家的人,不吉利之外,还有就是靠近大街,闹得慌。   孟则知对此却是满意的不得了,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不用再和那群不省心的兄弟打交道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相比于赵以敬的住处——雕甍绣槛、恢弘大气的筑玉院,世安院看起来显然是要‘寒碜’的多。   它的占地面积只有不到六亩,共有房屋十三间,其中正房三间,前后廊硬山顶,左右各带两间耳房,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外带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园子。   可实际上,世安院内里的布置不比筑玉院差,光是正房里的用品配置就超过了三十种:银茶瓯盖、银茶壶、锡茶碗盖、漆盒、镀金铁云包角桌……都是顶好的东西,绝大部分走的萧氏的体己。   这些都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有心人的猜疑。   除此之外,萧氏还给孟则知配了一顶轿子,方便他每天去萧德仁那里报道。   当然了,这事萧氏也是和宋国公报备过的,只推说看中了孟则知的天赋,想把他培养成赵以敬的助力。   宋国公无从反驳,加上他也心知乱世用武,治世用文的道理。如今天下日渐太平,等到北方战事一歇,武将的地位只会越来越低,虽说当今皇上还算仁慈,应该做不出狡兔死走狗亨的事情来。但为了国公府的未来着想,他也是存了让子孙后代弃武从文的心思的。如果孟则知真的如同萧氏在信里的那样天资颖异,倒是的确可以好好培养一番。更兼之他心里多多少少的对萧氏怀有几分愧疚,也就认可了萧氏的做法。   如此过了四年,约莫是日子过得太过滋润,虚岁十六的孟则知猛地窜到了一米七,比萧氏还高出了小半个脑袋。   世安院里,乳娘贺氏光荣退休——其实是萧氏嫌她太过小家子气,索性给了她一笔银子,打发她回家带孙子去了,取代她位置的是萧氏身边的大丫鬟识琴。   除此之外,萧氏又给孟则知配了两个小厮,两个护卫,一个书童。   书童名叫季良,是郑嬷嬷的孙子,季固阳的独子。   一年前,萧氏把季固阳一家的身契还给了他,为表忠心,季固阳把季良送到了孟则知身边做书童。   广德十九年八月中旬,因着这天萧德仁要去岳家给岳母祝寿,所以早早的就给孟则知放了假。   没想到一回府,就碰上了和同窗吃酒回来的赵以康。   说起来,孟则知和赵以康还有过一段恩怨来着。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