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的百姓要比不在封国的还苦,这是个什么说法? 因为封国的百姓,要收的赋税要比不是封国的多不少。 大汉直管百姓要收的封国也要收,大汉直管百姓不收的封国百姓也要收。 比如户赋和人岁赋。 户赋就是每年一户人家要交给诸侯王国主两百钱,一户六人的话,平摊下来四分之一人头税,而大汉直管的百姓是不用交这个的。 还有人岁赋是献金,是专门用于封国百姓的一种赋。 封国里的百姓交的税都给了诸侯王,皇帝收不到咋办,就弄了一个人岁赋,基本可以理解为交钱为皇帝过寿。 还有各种各样的苛捐杂赋,可以说大汉的税不重,但是赋很重。 与赋税相同的还有役,兵役与力役。 兵役基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各地轮换,来中央,也就是长安的南北军服役一年。 第二种是戍卒,每年都要前往边疆服役三天。 第三种就是在各地郡县服役一个月。 别看三天、一个月的不多,但是你要想想,这是在古代,你服役三天,路上就要赶几个月的路。 还有力役,百姓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时间,来为国家进行义务劳动。 这些其实看着都还好,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 服役期间,除了中央军兵役,其他的吃喝全都不管,百姓需要自带。 不光是吃喝问题,服役期间,比如说要修一条水渠,所要用到的钱财、工具,全都自带! 而且注意,是每年都要服役,从十四岁一直到五十六岁。 服役加上重赋,丰年还好过一点,但是碰到了灾年,那就活不下去了,只能卖身大户当奴隶。 因为相比于地卖光了没钱交税后,被充做官奴,没日没夜的干苦力,显然把自己卖于私人更好一点,起码能活下来! 而大户们虽然要给这些人交双倍的人头税,但是这可比雇佣佃户划算多了。 一点是这些人不光是能种田,还能放牛牧羊,开山挖矿。 第二点是,这些人也是一种财产,他不光帮你赚取利益,而且还本身就是利益。 一个小奴两万,一个大奴三万,精壮者能卖到五万,大汉百姓变成了一种货物。 说汉武帝穷兵黩武,打没了一半人口,其实没死多少,大多都是被这些大户们,以联合官员巧立名目多收税,以及土地兼并等等手段,把他们变为了自己的私人奴隶。 他们就是这么一步步坐大,乃至于不到百年时间就推翻了大汉。 王莽建新朝改朝换代多么的顺利,没有丝毫阻碍,他们还鼎力支持,但是一旦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之后,直接就被推翻! 话题扯远了,题归正转。 冠军侯国,一万八千户百姓一年出产的各种利益换算成钱财的话,基本都在四千到五千金左右,基本没跌到过四千以下。 这是霍嬗免了他们的户赋等几项赋税后的结果。 霍嬗没免之前基本就在六七千左右。 不要以为这很少,这其实很多,五千金就是五千万钱,这还只是一年,这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更别提这封国里的一切都是他的,地是他的,人也是他的。 说简单点,就是一个大奴隶主,不过做生意、开山挖矿、捕鱼养牛啥的,还是要给国家交税。 冠军侯国,因为地处南阳,那是一片富饶之地,而且赋税算是各诸侯国最低,所以国内的百姓和其他相比,生活的还是挺滋润的。 因为他们不用去服力役了,兵役还是得服,但是力役不服可以,交钱。 霍嬗这几年收上来的赋税基本都重新投入了回去。 帮他们交了罚款,管他们的吃住,在封国里修路修水渠,帮霍嬗开艮良田,与其去其他地方服役,还不如在封国服役,起码管吃住。 至于工钱,没有,管吃住就已经很好了,干活还都在家门口,修了水渠地里产量更高,交完赋税能留下更多。 开艮出来的新田还是交给他们来种,没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 就从没见过这么好的国主,真不愧是冠军侯,他们对霍嬗‘感恩戴德’! 其实百姓们很容易满足,能让我们不饿死,你就是个好国主,能让我们吃饱,那就是百年难得一见,若是家里还有存粮,那就是一代圣贤。 所以霍嬗收的赋税全都投入了里面,将将维持住平衡,慢慢发展吧! ……… “把府里的灯都点上吧。” 霍嬗看完府库后回到主宅时,已经差不多黄昏了,是时候点灯了。 霍安听到霍嬗的吩咐后提了一个建议: “主公,时辰还早,还没到点灯的时辰,而且主宅点上就行,其他地方就不点了吧?” 霍嬗揉了揉额头,有些头疼,这老头还是那么的抠。 “霍老,先点上吧,钱财就是用来花的,留着不花那就不叫钱财,而是粪土。” 霍安捏着袖子,面色有些犹豫,霍嬗又苦口婆心的劝道: “而且,霍老,过些日子,有一个大生意要做,钱财向水一样,会哗哗的流进霍府,我要努力的花啊,不然放在府库中都生锈了!” 霍嬗见他面色还是有些犹豫,想了想,索性干咳两声,直起身子,一本正经的说道: “今日我回府过年,偌大的冠军侯府,只点一片主宅,让别人看了去,不免说我有一万八千户的侯国,这点灯都舍不得点,像什么样子!” “就这么定了!” 果然,霍安听到霍嬗的说法,脸色立马就变了,连连点头,一脸懊恼。 “主公说的对,老仆也是平常这般过惯了,这才忘了主公会被他人看轻。” 说完后连忙跑去安排。 等到灯点完,整个霍府非常的亮,随着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整个霍府在长安城中非常的显眼。 未央宫中站在高殿上的刘彻,看着宫外不远处,尚冠里冠军侯府的灯火,气的脸色铁青。 老子都还没点灯,你倒是先拔了头筹? “那是谁家的府邸,这般的豪华?快比的上朕的未央宫了吧?” 旁边的侍者抬头看了一眼,接着有些欲言又止。 刘彻等了半天没等到回话,转头一看,眼睛瞬间眯了起来: “怎么,你得罪不起他?” 侍者差点被吓死,冷汗立马就下来了,身为刘彻的家仆,为他人着想,那就是在找死。 这个侍者立马趴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说道: “回…回陛下,是…是冠军侯府!” 刘彻的脸色一僵,回头问道: “没看错?” “回陛下,确信无疑。” 刘彻面色缓和了下来,不知不觉还露出了一丝笑容,帮霍嬗解释了起来。 “子侯年龄还小,首次回府过年,不懂这些也正常,放他一次,去点灯吧,把宫里的也亮起来。” 侍者恭敬的领命退去,等走远后,抬起手擦了擦冷汗,不由的在心里想道: ‘这幸亏是小君侯,要是其他人,估计就惨了,我估计也得……’ ‘不过这陛下对小君侯简直比自己的亲孙子还亲,都没见陛下给过皇孙笑脸,惹不起,惹不起!’ 等到未央宫的灯亮起以后,长安城各家府邸也陆陆续续的亮起了灯。 不过也就过年这一天和岁首这一天有些规定,其他日子里没那么多事,连点灯都要管一管。 接着吃完饭就是守岁,也没啥规矩,就是不要睡着就行,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等到子时一过,霍嬗就开始发赏钱,以前霍嬗没在,这个任务就是霍安的工作。 每个人给霍嬗说一句祝福语,霍安表扬一番,鼓励一番,然后把穿着红绳的钱赏赐给他。 霍嬗闲得无聊,府里有很多小孩子,所以霍嬗准备给他们发,其余的还是霍安发。 全府二百三十八人,加上小李子和孙尚,再加两百期门,总共四百四十人。 正常霍安逢年过节,一人是一吊五铢,一千钱。 这个量,霍嬗也没改,一人发百万钱,他也能发的起,不过四万多金罢了。 但这个东西,发多发少都不太好,有规矩。 霍安平阳侯府出身,冠军侯这个地位,府里给仆人发多少钱,他自然清楚,没有必要破坏规矩。 而且霍安的抠并不是真的抠,他的那是节省,不铺张浪费的那种,对自己人还是很大方的。 霍嬗觉得发铜钱多没意思啊。 虽然霍府的铜钱都是金灿灿的那种新钱,但是发铜钱说起来不好听啊,哪有发金钱来的大气。 所以霍嬗就让人搬来了一箱子金半两和金五铢。 这俩虽然也是钱,但是他们不光是钱,也是艺术品。 后世过年发压岁钱,都还要去银行换新钞呢。 每人一枚金半两,这是常规的赏赐,金五铢是霍嬗准备的额外的赏赐。 霍安也没啥意见,府里的仆人们吃穿住行都是用的府里,有个小坎啥的也是府里出钱,他们的家就是霍府,也没啥花钱的地方。 而且,这么漂亮的钱,还是霍嬗第一次亲手赏赐,就算霍安自己都不会花。 这些人都是忠心耿耿,若是真有啥亲戚以前的跑来借钱,他们也会找府里换钱,把这种钱借给亲戚,也守不住,说不定还是个祸端。 所以最后还是会回到府库中。 ……… 卑微作者在这提前祝各位读者大大们,国庆快乐!!! o(❛ᴗ❛)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