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霍嬗起早往未央宫西南角的沧池而去。 等霍嬗到达跟个大湖一样的沧池边没多久,刘彻就带着一串人走了过来。 再即将到达之际,这些宿卫侍者们全都停下,背朝着霍嬗和刘彻的方向,刘彻走到霍嬗的旁边。 两人在这闲聊了两句,等了没一会,刘据牵着睡眼朦胧刘进走了过来。 “呦,刘进,这是没睡醒呢!” 刘进迷迷糊糊的走了过来,抱住霍嬗的大腿就开始打瞌睡,刘彻被这一幕逗的直乐。 霍嬗双手抓住刘进,一用力,直接扔向了天空。 “啊~” 刘进被吓得开始尖叫。 这么抛了几次后,霍嬗把他放到地上,看着腿有些发软,小脸红扑扑的刘进调侃道: “醒了没?” 刘进连连点头,顺便还睁大了眼睛,表示自己真的醒了。 “醒了那就开始吧。” 刘彻话说完,刚想说第二句,霍嬗立马躬身行礼,走到远处停下开始练起了太极拳。 刘彻无奈的摇摇头,随后对着刘进说道: “来,进儿,祖父教你打拳。” “是表兄练的那种吗?” 刘彻笑着点点头,刘进乐滋滋的跑了过来,至于刘据,直接被忽视了,刘彻就像是没有看见他一样。 爷孙两人玩玩闹闹的练着太极拳,旁边的刘据也蹩脚的学着。 霍嬗练完了太极拳后又练了练八极拳,随后瞥了他们几眼以后,转身往自己的麒麟殿走去,不再管他们。 刘据又不是个奶孩子,需要霍嬗事事都要帮着他。 机会都已经创造出来了,若是他还把刘彻哄不高兴,那也没办法,只能怪他自己。 回了麒麟殿以后,霍嬗又练了练兵器弓箭,这好几天没练,就已经有些生疏了,再不练的话,学的一点东西就全都没了。 等练完了武,霍嬗洗漱换了一套衣服后开始吃早餐。 霍嬗边吃边对着旁边伺候的小李子说道: “有什么想问的,可以聊聊?” 小李子露出笑容,连忙说道: “主公,仆确实有些疑惑。” “说。” 这会有时间,霍嬗不介意和他说说。 小李子好奇的看着霍嬗,噘着嘴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主公,新著的《论语》注解,仆觉得很好呀,为何主公不自己用,反而要把他让给子孟公?” 霍嬗心中有些诧异,本来还以为他会问刘据的事,刚准备给他上一课来着,没想到他问的不是这个。 小李子其实很聪明,就算是闲聊,他也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皇家的事情不管如何都不该问,霍嬗自己的事情,霍嬗发话了,那就可以适当的问问。 霍嬗沉吟了一下说道: “今日教你一句话,你可以记一记。” “诺。” 小李子立马起身准备笔墨。 霍嬗不准备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他,他准备教小李子一些大道理,让他慢慢的自己琢磨去。 等到小李子准备好笔和纸,磨完墨以后,霍嬗也吃完了,他擦擦嘴,开口说道: “记。” 小李子立马蘸蘸墨水,抬头看着霍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前鉴不远,覆车继轨。 懂了吗?” 小李子记完后若有所思。 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李康的《运命论》,其实用在霍嬗自己身上不太适合。 他早就已经木秀于林,堆高于岸,行高于人了。 但是以他的情况来说,哪股风能摧折他?哪道流能够冲溃他?哪来的众人敢明面上非议他? 没有,你就算是非议,那也只能暗地里非议。 但是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并不是说你不怕这些,就能够肆无忌惮。 对万事万物保留一点敬畏之心,这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也不必事事都想着这句话,它是教你人心难测,当谨言慎行,低调谨慎。 并不是说让你为了避免被风摧折,就不要木秀于林,该秀的时候还是得秀。 虽然这句话用在霍嬗身上不太合适。但是用在此刻的情况,确实再合适不过了。 “行了,晚上睡前你在慢慢的思量去吧,今日要去一趟少府,还得去一趟大司农呢,走吧。” “诺。” ……… 紧接着,霍嬗带着小李子和孙尚两人,身后跟着护卫,直接去了少府。 “臣等见过小君侯。” 霍嬗看着王温舒、王纬等人露出笑容。 “都平身吧,诸位,好久未见,甚是想念啊!” 几个少府丞也是露出了笑容,王温舒开口说道: “我等对于小君侯也是日思夜想啊!” 霍嬗听着王温舒这个老头说对自己日思夜想,他感觉自己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挥挥手说道: “行了,进去再说。” 等到走进少府,众人都坐下了以后,霍嬗扫视了一圈,专门在王温舒身上停留了一会,心中有些感叹。 其他人都是历史没记载的,只有王温舒这个酷吏,历史上有些记载。 王温舒这个人吧,酷吏那是一点都没有说错。 以杀立威,以酷治贪,唯权视图。 酷吏有好有坏,但是王温舒就是一个大大的坏人。 当初年轻的时候,在河东等地,那是把当初的豪门大户基本上都给杀了个一干二净。 而豪门大户底子也不干净,只能说王温舒嗜杀了一点。 但是他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贪。 谁给钱,就不杀谁,谁给钱我就庇护谁,不给钱我就针对谁。 你以为他针对的只是那些豪门大户? 不,他针对的是所以比他地位低的人,就连他的手下之人都是一样,那可是手下嫡系! 唯权是图啊! 他为何对霍嬗毕恭毕敬,因为霍嬗有地位,有身份,有权。 在他的世界观里,权就是一切。 而自从刘彻把他调到了长安以后,他就收敛了许多,因为长安有些太多他得罪不起的人。 大人物得罪不起,收敛了许多,但是对待小人物,依旧是我行我素。 你以为刘彻不知道这些? 他知道,但是这些酷吏就是他手里的刀,而当刀不再锋利了,那就没人再惧怕了。 而当初刘彻把王温舒派到少府,就是因为王温舒做的太过分了。 他准备把这把刀收一收,藏一藏。 本来定的位置是少府卿,但是这位置叫霍嬗给占了,刘彻就把他派过来给霍嬗镇场子。 而王温舒也是非常的乐意。 他本来是一个酷吏,酷吏的最后下场,他也是知道的,毕竟前面有着那么多的前辈做示范。 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帮刘彻做好事,能够萌荫子嗣,至于他自己,他对于自己的下场早有预料。 但是突然出现了霍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若是能够受到霍嬗的提拔,进入卫霍军勋集团,他的命运就将改变。 所以他改变了以往的所有坏习惯、坏毛病,兢兢业业的帮霍嬗干事。 当初关中大旱,他在霍嬗的吩咐下,捐出了他这些年所有的不义之财。 然后他就成功了,他成为了霍嬗的手下,一切都改变了。 其他人对待他的态度也不再是避而远之,而是见面之后也会打个招呼,闲聊两句。 刘彻对于他的态度,也平和了太多。 他知道自己老了,他这一生估计一直得在少府丞这个位置上干到死,不可能再升迁。 但是够了,他很满足,他得到了善终。 他得到了对他们这种人来说,就连奢望都不敢奢望的善终,这难道还不够吗? 而且现如今也有吃有喝的,刘彻和霍嬗给他的赏赐,就够一家人大富大贵了。 更是进入了卫霍军勋集团,子嗣也进入了羽林军,前途不再是问题,这还不够吗? 而霍嬗心中感叹也是因为这个,他又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本来按照历史记载,也就是今年,刘彻征召豪吏随军出征西域。 豪吏就是出身豪门大户的吏员,他们不想出征,只想鱼肉乡里,所以刘彻才下诏征召这些人。 但历史上有一个名叫华成的王温舒手下吏员找上他,出了钱财,让王温舒隐匿他,王温舒答应了。 他这不就是撞到了刘彻的枪口上了嘛! 而且再加上酷吏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原因,最终被人告发,王温舒为了保住家中子嗣,最后自杀。 但是就算是他自杀了,依旧没有保住家中子嗣。 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 但是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那是比比皆是。 更别提,王温舒得罪了那么多的人。 随后他曾经干过得那些事情全部被告发了出来,什么‘受员骑郎’,什么‘好利事’全都被抖搂了出来。 骑郎是一种官职,但它并不是一种普通官职。 官职虽小,但是这骑郎很贵啊! 算是刘彻的贴身卫队加军官培养地,基本都是军中将领子弟或者良家子担任。 而受员骑郎就是收钱安排这个官职,再加上收部下的贿赂,安排更高的官职的罪名。 而好利事就是单纯的收贿赂,或者收钱捞人。 这你不就触及了刘彻的逆鳞嘛,敢往保镖里塞人,火冒三丈是肯定的。 更别提还是在大战的这个节骨眼上。 而最后的下场就是诛五族,多出来的两族呢,就是他两个弟弟的岳丈家。 王温舒坏吗?可以说是坏的流脓。 他的才华不高,但是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你不用管他用的什么方法,你安排下去的事物,他能够完完美美的帮你干好。 而对于刘彻来说,有这一点就够了。 而对于霍嬗来说不行,以前的事情我不多管,到了我的手下,你就必须走正道。 而王温舒也非常的聪明,体会到了霍嬗的意思,从而脱身而出。 ……… 霍嬗扫视了一圈以后,开口问道: “西域的商队到哪儿了?” 王温舒站了起来,躬身行礼: “回小君侯,昨日传来的消息,七日前已经进入了敦煌郡,与敦煌守军接触上了。 如今有着湟中义从与敦煌守军共同保护,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霍嬗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 “湟中义从的忠心不用担心。” 王温舒一愣,随后连忙行礼: “小君侯误会臣了,湟中义从乃小君侯麾下,臣从没担心过他们对我大汉的忠心。 臣担忧的是西域诸国发现商队行踪,从而阻拦,湟中去的人不多,臣怕他们抵挡不住。 如今进了敦煌,已到我大汉地域,便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霍嬗听着他说完,露出一个笑容点了点头,王温舒这才松了一口气。 霍嬗面露一丝好奇,开口问道: “此次商队到底赚了多少金?” 这个霍嬗还真不知道,他只知道是近三百万金。 王纬站起身拱拱手说道: “回小君侯,加上本金大概共是二百九十七万金,距三百万金只差三万金。” 这个数字是经过少府计算的,货物并不都是换成了金子,来去一趟不容易,自然也是要带些西域那边的特产货物回来。 所以说这个数字是等商队回来以后,在大汉卖出了西域货物,能够到手的钱财。 霍嬗露出一个笑容: “五倍的利润,不错嘛。” 众人也是纷纷喜笑颜开,这可都是他们的政绩啊! “确实如小君侯所说,非常不错了。” “对,此次的货物量大,几年的积攒在了一起,风险很大,能够有着五倍的利润,确实非常不错。” 霍嬗看着他们讨论完了以后,继续说道: “二百九十七万金,等商队回来了以后,把货物尽快换成钱财。 若有差额,补足三百万金,和我带回来的那百万金一起暂时封存起来。” “小君侯,若是有超过呢?” 王纬面带期待的问了一句。 “那要看具体是多了多少,若是没有超过十万,那我少府分了,若是过了十万,十万封存,多出来的分了,二十万三十万也是一样。” 众人纷纷露出笑容,霍嬗有些好奇: “你们估计能超出多少?” “回小君侯,与原先的计算,误差差不多在五六万金左右,估计多个三四万金。” 霍嬗听到话以后,不由的说道: “误差,有可能多,也有可能少,你们可别买少了。” 众人都是一脸自信的挺起胸膛,意思很明显, 少府的货物还能卖便宜了? ……… 感谢读者大大的打赏: 醉鳩,100币!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