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节 要功高震主喽(加四千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   赵破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霍嬗抬手把儿单于拨下了马背,随后喊道:   “复柯杜。”   左大都尉面色一喜:   “末将在。”   “儿单于和左骨都侯,此二人交给你掌管,若是再出现问题……”   “主公斩我的头。”复柯杜斩钉截铁的说道!   旁边的赵破奴调侃了一句:   “斩了你的头怕是都赔不起!”   听到这话复柯杜嘿嘿一笑,随后面色正经的跪下,对着霍嬗磕了一个头,起身以后眼眶红红的。   他办砸了砍头的大事,霍嬗不光没怪罪他,反而再一次委以他重任,这能不感动吗?   霍嬗挥挥手,不耐烦的喊道:   “行了行了,带下去吧!”   等到复柯杜安排好儿单于两人返回以后,霍嬗开始下命令:   “众将听令。”   “末将在。”   “全军在此地休息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全军出发,进攻匈奴大军。”   “末将领命。”   “钟干。”   “臣在。”   “你安排军法官,把我抓到了单于的消息,以及左大都尉部投降我军的消息,给我传遍所有人,我要让他们都兴奋起来。”   “臣领命。”   “复柯杜。”   “末将在。”   “你的左大都尉兵马先临时改为都尉部,此次进攻你部不用参加,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给我守好儿单于以及我们的后勤物资。”   “末将领命。”   复柯杜再一次感动的稀里哗啦的,霍嬗不光是把儿单于这个重任交给了他,还把全军最重要的后勤也给了他,这能不感动?   ………   半个时辰后,大军再次出发,往匈奴大军所在地进军。   这是最好的时机。   儿单于被抓,消息铁定会被传出去,因为看到的人太多了,前排的匈奴大军全都看到了。   而刚得知消息的时候,就是他们最恐慌的时候。   不能等,若是再等下去,他们就该撤退了,要是他们随后跟平常一样散开分布,那霍嬗就失去了一个打击他们士气的大机会。   这个机会霍嬗不可能放过。   大军路过刚才会面之地的时候,战场已经打扫完成,董明拿着他的面甲、飞刀箭矢和两架大黄弩找到了他。   面甲他还真的忘了,幸亏董明找到给他带了回来,真是一个细心的小伙子,棒。   赵破奴看着这两具大黄弩,面色有些凝重:   “主公,莫不是有人私通匈奴?”   霍嬗想了想说道:   “私通匈奴的肯定有,军中也不一定,但是大黄弩不可能流传到匈奴。   看这破旧程度,应当是早年间匈奴缴获的,而且,身为单于有两具大黄弩不足为奇。”   大黄弩乃是大汉的严格机密,每一具大黄弩都有特定的编号,隔几天就会查验一次。   所以大黄弩基本上不会流传出去。   而且这玩意儿射程两百五十步,对将领是一个最大的威胁。   所以对大汉将领来说,战败或者即将被俘之时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毁掉大黄弩。   就算是有将领投降匈奴,这种利器也不会带过去,因为够资格投降的将领,已经算是大汉的中高层,谁在军中没几个朋友啊!   这算是一种潜规则,所以霍嬗进入匈奴以后,从没有担心过匈奴会远距离狙击。   这次要不是他运气好,说不定真得交代在这!   当然,大黄弩不可能跟他的神臂弩比。   大黄弩比他的神臂弩大一倍,箭矢也更粗壮、更长,但是射程却减半。   说到底,还是工艺的问题。   他离开之前让小李子带话给少府,让他们多制作神臂弩,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了!   “先收着吧,回去查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诺。”   ………   大军行军途中,霍嬗开始排兵布阵,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安排的,大规模骑兵冲阵用锋矢阵。   大汉和匈奴惯用的战术,大家也都熟悉。   近三万三的大军分为了三部。   一部羽林加所属匈奴义从,一万一千多大军为左军,赵充国为主将。   二部羽林加所属匈奴义从,同样的人数为右军,赵破奴为主将。   亲卫营加乌桓义从,近九千人为中军,由霍嬗亲自带领。   三军呈锋矢阵,各自独立,互为犄角,直接往匈奴大军里冲就行了。   匈奴十三万大军占地范围很广,不怕施展不开。   ………   下午申时三刻,大军已经到达匈奴大军南边五里处。   当霍嬗的大军到达匈奴大军近侧之时,他们早就已经发现了。   此刻的匈奴大军,在霍嬗看来到处都是破绽,十三万的兵马,有三四万正在撤离这片区域,其他的还都在原地,正准备撤离。   这就是匈奴的弊端,没有一个主事人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各有各的主意,开始各自为战。   霍嬗看着这好机会,连忙向传令官吩咐:   “吹响号角,全军进攻。”   伴随着成片的号角声响起,中军首先在霍嬗的带领下开始加快速度。   随后两军也开始加快速度,五里地,刚刚好。   三万多大军,开始向着十来万还未曾离去的匈奴大军冲去。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连抵挡都不会有,因为没法抵挡,草原平地,对霍嬗大军连阻碍都没有。   而且他们都是骑兵,聚在一起,丝毫战力都没有,他们只能等死。   三军瞬间冲进了匈奴大军,如狼入羊群,边缘的匈奴人开始四散奔逃,都这时候了,小命都快没了,谁还管你的队形。   三万大军冲起来,那声势震天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匈奴人心中的恐惧。   孙尚带领着五百兵马在前方冲,霍嬗领着旗帜在后面,其余大军紧随其后。   将士们看的主要就是旗帜,旗帜往哪儿冲,他们就跟着往哪儿冲。   锋矢阵为何要叫锋矢阵?   因为它对于敌方阵型非常的锋利,用来冲阵是最简单但却最有效的方法。   而矢说的是形状向箭矢一样。   最开头很尖,随后越来越宽。   就像是现在,三十人冲在最前,他们身后跟随的一排五十人,再后一排,七十人,接着百人,二百,五百,一千!   像个三角形一样,最开始很尖,随后越来越宽。   他并不是整齐的队列像跟针一样扎进去。   因为这种三角形的锋矢阵能最大规模的减少阻力,接着前方冲出来的缺口插进去。   随后越来越宽,能够最大规模的冲散敌方的阵型。   而且这种阵型的防御力也很不错。   你想啊,若是长条形,就很容易被敌方拦腰截断,后队跟不上前队,前队力量不足,被困在里面。   而锋矢阵你是截不断的,你若是想从中间截断,那你的兵马只有一种可能,被带着一起向前冲去。   因为你在截的时候,后面宽出来的那部分冲了上来,你只能被迫的被赶着往前跑,避免自己被杀死。   所以应对这种阵型,那你的防御要给力,或者不让他们冲起来。   而且这种阵型,还是有着一些变阵的。   最前面的人不可能一口气冲到尾,力量不够啊!   而且边缘的人一直都能碰到敌人,中间的根本看都看不到,所以会有轮换。   像此刻,霍嬗觉得冲的差不多了,感觉到了前方孙尚的力量减弱,号角声立马响起。   孙尚所部减慢速度,中间的骑兵在前方霍嬗和孙尚让开的道路,直接加速冲了上去,接替了孙尚的位置继续往前冲。   而孙尚所部速度慢,顺着陆陆续续分开的道路,慢慢落到了最后面。   两翼的骑兵维持速度不变,中间的顺着两翼骑兵的之间的间隙往外冲,再一次的扩大冲击范围。   外围的变成中间,中间的变成了两翼,还更一步扩大了范围。   就在这一次次的轮换中一直往前冲去。   力量源源不绝,将士们分成几部分前仆后继,一直维持着固定的速度往前冲。   而这就是非常简单的锋矢阵。   而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冲阵排列,连阵法估计都算不上,它都有着自己的变化。   可以想想那些大阵法,比如那些一次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才阵,四象阵,五行阵,八卦阵等等的,会有多少种的变化。   战阵中玩阵法的那都是大才,没本事的,兵源素质不够的,玩都玩不了。   像一个简单的锋矢阵,玩的好的一往无前,一切两半,玩的不好的,被困敌军中都非常的正常。   ………   三军冲出,霍嬗回头匈奴大军的情况啥也看不见,眼里都是自己的兵马,地势太过平坦了。   主帅带兵冲阵就这点坏处,不能很好的观察情况。   “左右两部往两翼进发,左军从左往右,进攻敌方的北部,右军从右往左,进攻敌方南部。”   随着号角声响起,左右两军开始冲出,霍嬗带领着中军前往一个稍微高点的地方。   刚才事发突然,那些已经离开的匈奴骑兵来不及反应,现在霍嬗需要留些兵力防备他们。   霍嬗坐在马匹上,看着战场,羽林军和匈奴义从肆无忌惮的冲杀,十几万的匈奴大军像是羔羊一般。   原本聚集在一起的匈奴大军,经过头一次冲杀,已经变为了四个部分,现在经过左右两部大军的冲击,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大片大片的匈奴骑兵开始往四面八方逃跑。   霍嬗在心里估计了一下,这两波冲击,估计连一万人都没杀的了。   但没关系,匈奴大军被冲溃,接下来才正是扩大战果的时候。   霍嬗看着已经冲出的左右两部,霍嬗估计他们胯下的马匹早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但是没有办法,只要还没死,这个时候就得继续跑,而且边杀边换嘛,己方的马匹累了,那就换敌方的。   战场上到处都是四散的马匹,根本就不缺。   霍嬗再次下令:   “以营为单位,带领所属义从,四散出击,追杀匈奴残军,提防提前离去的匈奴军队,不得追出五十里范围之外,伊即利,你也去。”   “诺。”   随着号角声吹响,羽林军带着义从,往四面八方逃跑的匈奴人追去。   号角声并不是拉长吹一声就行,他是有旋律的。   比如这段命令,基本就是这样,营为单位,四散出击,追杀,提高警惕,五十里。   这些命令,号角传令是有着旋律和节奏的。   不然光长长的一声号角声,那,谁能听懂。   就算是有独特的旋律与节奏,也非常有可能理解不了,因为战场上还有敌方的号角声,非常容易混淆。   所以就会有战鼓声,令旗配合。   看着令旗,听着号角和战鼓声,就很容易理解了。   霍嬗领着亲卫中部,待在战场近侧,一二部分为四军,往四面而去。   接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了,看这些将士们能创造出多大的战果了。   霍嬗的神经一直紧绷,直到此刻,才算是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不敢全都放松。   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从哪里冲出来一支匈奴军队。   霍嬗抬头看着天空,用着感叹的语气吐了两个字:   “成了!”   不需要其他,光凭借着这一战,他已经踏入了华夏顶尖将帅的行列。   带领三千本部,不到三万刚收的异族降兵,一战大败‘异族’十三万精锐铁骑……   华夏历史上几个人能做到这些?   霍嬗估计他这一次回去,都不需要再去西域,就能一战凭此战一战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封户估计得加封一万以上。   你算一算,前面的那些战果封一个大将军,已经足足的了。   而现在又抓了儿单于这个匈奴首脑,大败十三万大军,还封不了一个大司马?   刘彻再捧一捧他,估计就连卫青都压不住霍嬗。   一个不是很名副其实的朝堂第一人。   这个第一人要想名副其实,那就得卫青退位让贤,不然多大的功劳都不行,除非直接灭了匈奴。   战功虽然占了很大比重,但是朝堂第一人,也不光是要看战功。   就算不是朝堂第一人,但十六岁的大司马、大将军,简直不要太过分!   ‘接下来就要走上功高震主的路喽!   随后还有西域之战,灭匈奴之战,啧啧!   嗯,回去得好好巴结巴结老刘!’   霍嬗虽然心里这么念叨,但是其实没有多少害怕和担忧。   震就震呗,反正震的是老刘,刘彻会怕你霍嬗震?   所以,霍嬗没在怕的!   感谢读者大大的打赏:   奶糖味的猫,200币!   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