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节 定居部落(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时辰后,霍嬗带领大军到达了六十里的位置,霍嬗特意控制了一下马速,不然半个时辰就能跑过来。   所以马匹们的情况还很精神。   霍嬗刚到地方不由得一声笑骂:   “哈哈,还真他娘的是一片草场。”   一眼望过去,石层很少,土层很多,到处都是一片片的黄草地。   再等个差不多半月的时间根和种子就会发芽,就连那些没有草的裸露的土地里,肯定都有埋在土里的草籽。   到时候,整个这一片都会绿起来。   没一会伊林就跑了过来,半跪在地:   “参见主公。”   “起身。”   霍嬗翻身下马,看着笑的眼睛都没了的伊林,霍嬗不由得也开心了起来:   “哈哈,伊林,给你记一功,你的人马全都记一功。”   “谢主公。”   说完后霍嬗又对着众人笑道:   “这是我羽林军第二次立功,大家还不恭喜一下伊林?”   众人上前半羡慕半嫉妒的恭喜,心中暗恨当初为何不再努力一点,让伊林抢去了一部一营的斥候军司马。   而伊林却皱了皱眉头:   “这第一功是?”   “这第一功嘛,当然是我们的张大向导了,说有草场,那就有草场,大家说是不是?”   霍嬗心情好,调侃起了张安。   伊林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张安立功没啥问题,他又不是羽林中人,所以他自己还是第一功。   “应该的,张大向导就是第一功。”   张安连忙谦虚:   “不敢当,不敢当。”   众人在这闲聊了一会,霍嬗也不怕匈奴人跑了,只要发现了踪迹,霍嬗就能咬住他们。   霍嬗的行军风格是该莽的时候莽,该稳的时候稳。   而这种情况下就得稳,就算因为稳而跟丢了,那也没事。   跟丢了说不定还能找到,而如果冒进被敌人发现了,平白添加压力不说,说不定消息流传出去会更危险。   这可是在匈奴腹地,敌人的地盘。   但也不能在这平白浪费时间不是,所以霍嬗脸一板:   “行了,到此为止,战后你们慢慢再吹。”   众人脸色一正,霍嬗开始安排:   “董明,派一队人马去替换下斥候,剩下一队散布在周围警惕,范围三十里。”   “末将领命。”   “张安,你带领着手下向导跟随斥候,去指路。”   “尊令。”   此次带了二十个向导,各行都有,足够了。   没一会董明这个亲卫斥候连军司马就带着一队人马往十里外的斥候跑去,张安带人连忙跟上。   伊林手下的斥候在霍嬗到来之后,又往前推了十里。   霍嬗抖了抖肩膀,小黑跟了上去,等到了三十里,小黑返回,霍嬗等人才会出发。   看着飞上天空的小黑,霍嬗突然整个人就是一怔,他的脸瞬间就红了起来,心里气的不行,气的也不是别的事和别人,他气的是自己。   ‘来到草原七八日,我咋就没想起来呢?   还费劲吧啦的在这找啥找,让小黑飞出去看看,不是啥都一清二楚了吗?   哪儿有部落就奔哪儿去,唉!’   旁边的孙尚看着脸色通红的霍嬗,面色大变:   “主公,没事吧?脸咋这般红,没发热吧?”   说完就要探向霍嬗的额头。   霍嬗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拨开他的手:   “滚。”   “不是,主公,你让我摸摸……”   孙尚一脸的着急,霍嬗连忙捉住他的手:   “我没事,刚刚不小心腿磕马鞍上了。”   “真的?”   霍嬗白了他一眼不说话,孙尚却松了一口气: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霍嬗不理还不放心打量自己的他,抬头看天叹了一口气,有心喊回来小黑,让他找找。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日后也不能一直靠小黑,还是锻炼锻炼,顺着蹄印慢慢追吧。   退下来的乌桓勇士返回营地,斥候开始休息。   霍嬗这次也没带乌桓人,因为他有些夜袭的打算,但是这些乌桓人晚上看不见啊!   而且带着他们,晚上打起来,一身匈奴装扮还真分不清。   接着就是给马带上笼头,防止他们嘶鸣,慢慢沿着蹄印追踪就是了。   羽林军的纪律性没得说,行军途中除了些微马蹄声和兵甲摩擦声,再没有其他的声音。   马蹄声挺小是因为草地较软,马也没跑起来,所以声音小一些。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今晚的月亮很亮,但是因为不圆,所以离最亮的时候还有点差距。   霍嬗不由感叹这天色真好,有些亮,但又不是很亮。   这点亮度对羽林军来说足够了,但是对匈奴人来说还不行。   大军顺着蹄印前行,一直到亥时,前方的斥候才返回。   “禀主公,前方发现匈奴定居部落。”   霍嬗不由的握紧了拳头,没想到发现了部落,还是定居!   他本来的想法是追上那些牧民,然后跟着他们找到他们的部落,看看是那种。   三日,若是三日他们还不回家,就直接抢了他们。   因为匈奴牧民出行,大多都是全体出动,这种牧民单独行动的是不会早上出去晚上回来的。   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好几种。   第一种就是全家出动,他们的穹庐,也就是帐篷,大部分都搭建在高轮大马车上。   所以他们驱赶牛羊一直在游荡中,走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若是碰到了好牧场,就定居一段时间。   第二种就是定居,一年之内不会换地方,来年再找好草场。   有的甚至草场好的话,几年十几年都能不换地方。   霍嬗本来猜测是第二种,因为他没看到车辙印,而且牧民在游荡。   但是他也不敢确定下来,因为车辙印很可能在其他方向。   没想到还真是定居部落,霍嬗此时非常的兴奋。   定居部落在这个时节放牧,牧民是走的很远的。   所以时间一般都很长,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都又可能。   因为他们放牧的同时需要考察草场,看草场情况,还需要走远一点去寻找更好的草场。   若是找到了,还没进其他部落范围,那就搬家。   而匈奴人情况基本是游牧、定居两者混杂。   所以说,霍嬗的运气是真好,第一次就发现了一个定居部落,还正好在附近,牧民正好回家。   而这点运气还谈不上太好,说运气好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你在这儿发现一个定居部落,那接下来肯定会发现更多。   因为不好的草场,不能让他们停下脚步。   而一个好草场范围会很大,通常都是大部落占据。   而大部落放不过来,所以麾下会有几个中型部落,众多的小部落一起放牧,给他交赋税。   中型部落是千以上、万以下,小型部落是千以下。   而大型部落就是人口万人以上,分两个等级,一到五万和五到十万。   霍嬗叫他们高等大型部落和低等大型部落。   而过十万人的是超大型部落,就单于部和左贤王部,右贤王部都达不到。   但是左贤王部卡着边边,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   所以左右贤王部都是高等大型部落,剩下的二十四长都是低等。   百万匈奴人口,这三个部落,就占了四分之一的匈奴人口。   等级制度还非常的森严,中型部落人口如果过万。   就会被通过战争削弱,有可能一下子变成小型或者男人死光直接被大型吞噬。   若是没有战争那就分家嘛,分一些沾亲带故的人口去大型。   被压榨只是因为他们不是贵族。   当然也有贵族中型部落,这个就另说。   题归正转。   所以说,发现一个定居部落,就会带出一串出来,你说这运气好不好?   本来进入草原后,霍嬗就再没捡过钱,他还以为大汉的天笼罩不到这个地方呢,没想到是变了一个方式。   ‘现在就看这个大部落有多大了,就看到底是哪一部,希望越贵越好!’   ………   霍嬗转头向着旁边的传令官吩咐:   “大军加快速度。”   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大军赶上了董明。   “什么情况?”   “回主公,在西北边二十里,匈奴营地在一座高地上,我派了两个人摸了过去。   带回来的消息来看应该是一个小型定居部落。”   霍嬗扬了扬下巴:   “说说。”   “诺。”   “从那两个兄弟带回的消息看,应该就是一个定居部落,因为虽然有马车,但穹庐建在地面上,牛羊马圈建的都很好。”   霍嬗不由得眯着眼睛舔了舔干涩的嘴唇:   “人口、马匹、牛羊数量。”   “诺。”   “穹庐有九十近百帐,按照一帐六人算,应在六七百左右,马匹按照马群大小,应在一千二左右,其中近八成都为青壮,不过都没啥膘。   牛在六七百,羊有两千二三左右,都很瘦,有些分辨不出来。”   霍嬗一笑,搓了搓手指:   “这大雪灾饿了一冬,能活下来的都是体壮的,人查清楚就行。   六七百人口,兵马应该在三四百左右,还真是一个合适的开胃菜啊!”   “各军司马集合。”   没一会,十个连军司马就汇合了过来。   再加上赵充国和孙尚以及张安世和霍嬗,总共十四人,再加两什的护卫二十二人,总共三十六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