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时辰到了。” 孙尚站在旁边说道,霍嬗听到后挥挥手: “出发!” 羽林在前,虎贲在后,射声依旧游离在外围,做后援,以及冲阵之后扩大战果。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到了地方,直接冲就是了。 一夜未睡,疲劳的匈奴兵马,再加上这么长时间没来,让匈奴以为霍嬗走了的情况下,匈奴的抵抗力微乎其微。 羽林虎贲直接穿插而过,匈奴兵马直接被一分为二。 冲出来了以后,霍嬗直接下令距离二里出停军,随后调转马头吩咐上官桀: “让将士们给我狠狠的骂,再做些举动,我怕骂的话他们听不懂。” “末将领命!” 上官桀把命令吩咐下去了以后,将士们兴致立马就来了,把自己能想到的嘲讽语言全都用上了。 上官桀摸着下巴思索着: “举动?” 想了没一会,他眼睛一亮,下马往前走去,他成功的吸引到了霍嬗的目光,不光是霍嬗,前排的将士们都看向了他。 上官桀走出十步以后停下了脚步,然后开始解裤腰带,一会后边狂笑边对着匈奴大军方向扫射。 霍嬗捂住了额头,有些哭笑不得,这嘲讽力度,可谓是拉满啊! 这举动,彪悍的匈奴人若是能够忍下来,霍嬗才算是真的服了。 将士们看到上官桀的这动作,也都是眼前一亮,然后前排的将士们下马排成一排,纷纷开始了。 没一会,匈奴大军就开始行动了起来,全军兵马停止了慌乱,稳住了以后,直接冲着霍嬗这边冲来。 霍嬗眼中有些遗憾,其实刚刚直接冲杀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霍嬗并没有把兵马调遣过来,只能遗憾的错过。 “撤!” 霍嬗一声令下,上官桀等人边跑边系裤腰带,翻身上马后将士们调转马头,往东边跑去。 接下来就是一场追逐戏了,霍嬗领着羽林虎贲怕匈奴追不上,慢悠悠的跑,后面的匈奴大军慢悠悠的追。 跑了一会以后,旁边的孙尚吼道: “大都督,快到了!” “传令,让羽林虎贲待命将士们做好准备,待会直接冲溃匈奴兵马,让湟中绕到后面,阻断敌人的退路。” 霍嬗本来是想吸引个五六千的兵马,然后灭了,最后再处理剩下的一万,没想到匈奴这么沉不住气,全都追了过来。 不过这样正好,一举解决,少费多少的事,托的久一点,后面的匈奴大营大部队估计就快要赶来了。 霍嬗等人冲过待命的羽林虎贲身边,身后的匈奴兵马也看到了这些羽林虎贲。 但是他们做出了一个让霍嬗都有些吃惊的选择,他们竟然不一鼓作气冲过来,反而降低了速度,准备调转马头开始撤退。 这你不死谁死? 跟羽林虎贲比速度,就算你是全盛状态也比不过。 看来,右谷蠡王麾下的兵马,久未与大汉精锐兵马接触,脑子里还是过去的那一套啊! 霍嬗觉得有必要告诉他们,时代变了! “孙尚,上官桀,你二人各领羽林虎贲,配合湟中灭了这些匈奴人。” “末将领命!” 两人调转马头,开始追赶已经开始出发的羽林虎贲大队兵马,而霍嬗带着操劳了一夜的将士们继续往西走。 霍嬗带着他们准备去换乘马匹,休养一下,此战,他不准备参与了。 有孙尚和上官桀就够了,麾下将士还是羽林虎贲,输了这种破天荒的事情不可能出现。 正午时分,霍嬗正待在后方,端着一杯茶喝着,浑身被血浆裹住的孙尚跑了过来。 “主公,主公!” 霍嬗瞥了他一眼。 “呃,大都督。” “说吧,战果如何?” “回大都督,具体战果还没有统计出来,不过也已经有了一个大概数字,斩首差不多在八千左右,跑了三千,九千被俘虏了,上官桀正在看着他们。” 霍嬗满意的点点头,转头看向旁边的将士: “还不错是吧?” 旁边的将士挠了挠头,腼腆一乐: “大都督真厉害!” 霍嬗仰起头,臭屁的说道: “那是!” 旁边的孙尚插话道: “那大都督,这九千降兵怎么办?要不要都给他斩了?” 霍嬗摸着下巴想了想,突然出乎孙尚意料的说道: “都放了吧!” “(⊙o⊙)啥,放了?” 孙尚以为自己听错了,声调都提高了很多。 霍嬗瞥了他一眼,美美的喝了一口茶: “对,放了吧,不过把马留下,人放了。” 孙尚轻吸一口气,不明白为啥要放了,放了他们等他们回来再打我们? “对了,放了以后,别忘了宣扬一下我们,让湟中的匈奴人装作匈奴义从的人,给他们说说投了我大汉以后,有多么多么的好。” “这……” 霍嬗不满的瞪着孙尚: “这什么这,让你办你就去办,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末将领命!” 孙尚有气无力的回了一句,然后就跑了。 霍嬗准备给他来了七擒七纵,策略换了,霍嬗不准备和匈奴硬拼,这对敌的态度就得转变一下。 能收降的话,还是收降比较好,还可以做这些态度,给西域诸国看看。 你看,我大汉对于生死仇敌匈奴都这么好,对你们那肯定会更没话说。 而且还能削弱匈奴的士气,降低他们对敌的决心。 你右谷蠡王不可能那么的得人心,你匈奴的制度首先做不到这一点。 而对于这些匈奴普通将士来说,有着匈奴义从做模板,他们的心里肯定会嘀咕,有这一点就够了。 让他们看看大汉是多么的有仁心,不过呢,该杀的还是得杀。 仁心那是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之上,你们一次次的击败他们,那你的仁心才有用。 七擒七纵,有了擒才有纵不是! 没错,霍嬗确实知道了来敌是右谷蠡王部,经过他的推算,最开始他就觉得,来这边的大概率是这一部,只不过不确定。 以及李陵的消息,还有今日的与敌接触,再不知道那他就是傻子了。 霍嬗吃完了以后,跑到河边洗了洗手,等到了到羽林虎贲全都回来了以后,霍嬗翻身上马,长枪一挥: “撤!” 接下来,霍嬗就不准备停留了,他准备直接返回东且弥,做一做接下来的准备工作。 不过再此之前,霍嬗还需要降低速度走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大概就是出这片战场的距离。 至于为何要降低速度,当然是等一等跑来的李陵呢! 霍嬗召回李陵,也是有着理由的。 谷/span首先,这边需要用到兵马,一丝一毫的力量都应该集结起来。 二者,李陵不需要再截断匈奴的后路了,从这两万兵马来看,匈奴是铁了心要进东且弥了。 霍嬗已经猜出了,右谷蠡王是奔着他来的,而不是奔着军户来的。 三者,霍嬗已经准备把匈奴放进来,接下来就是乱战了,李陵待在后面没啥用。 所以,调回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霍嬗等人慢慢悠悠的走着,在即将到达劫国的时候,李陵的兵马终于出现了踪迹。 霍嬗停军等了一会,等李陵的兵马追上来了以后,大军才开始再次出发。 霍嬗等了没一会,李陵就找了过来: “末将拜见大都督,末将幸不辱命,得胜归来!” 霍嬗爽朗的一笑,上前扶起李陵: “哈哈,快快起身!” 霍嬗拉着李陵坐下了以后,才问道: “苏贤呢?” 李陵笑意盈盈的说道: “他看着大军呢!” “没抢过你?” “嘿嘿!” 霍嬗面前请功的机会可不多,两人势必经过了一番龙争虎斗。 不出意外的话,苏贤此刻正郁闷着呢,因为李陵必定是拿着主将的身份把他压了下去。 “行了,不扯了,说正事,匈奴的大军到哪儿了?” 霍嬗话一问出口,李陵直接做出了回答: “现如今,匈奴大军应当距离此地一百七十里左右。” 李陵用应当这个词,是因为匈奴人并不是静静的待着,而是一直在前行。 “你过来被发现了没?” 李陵在脑子里回顾了一下过程,然后说道: “应当是被发现了,两万大军,不易隐藏。” 霍嬗点点头: “被发现了就发现了,没事,无关紧要。” 霍嬗接着又问道: “伤亡多少?” “伤亡四千五百七十三人,其中两千一左右都是轻伤,不影响战力。” 霍嬗有些惊讶: “这么少?” “我军装备占优势,而且都是游斗,并未正面对敌。” 霍嬗心里很满意,灭了两万,自身伤亡两千多,十倍战比,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重伤之人,李陵虽然没有多说,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缺胳膊断腿的还好说,若是伤到了内里,救不回来的。 虽然军中也有着军医,但是这连绵的战事,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霍嬗本以为李陵不会说,因为在霍嬗的眼中,李陵是将门世家子弟,看的很清,不会有太多的仁慈,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根本没办法救,。 最好的结局就是能救的救,救不了的给一个痛快,然后带回遗骨。 但是他没想到,李陵竟然说出了口: “大都督,重伤之人,能救回来的大概有七百多人,我派了五百人,过东天山通道,送他们去了车师。” 霍嬗愣了一下: “哈哈哈哈,好,干的好!” 就这一件事,霍嬗决定把李陵的食邑给他提高五百,值得! 霍嬗转头看向上官桀: “我军此战伤亡多少?” 霍嬗一路上没来的及问,现在才算是问出了口。 “一百二十七名将士!” 霍嬗心里一阵生疼,别说他差别对待。 羽林虎贲都是他亲手培养起来,虽然虎贲中有些人他把名字叫不上,但是人人都认识。 而匈奴义从在霍嬗心中,其实还是没有大汉将士金贵。 这是他的心里想法,事物上,大汉将士和匈奴义从将士霍嬗能够做到一视同仁。 因为自从他们投降大汉以后,他们就是大汉的将士。 此战过后,霍嬗决定给他们立部,建军。 镇守西域,头上再顶着匈奴二字,那就不太好了。 但是羽林虎贲总归是不一样的,尤其是羽林,这些人都是他的私兵,霍嬗是把他们当家人的。 霍嬗默默的点点头,遗骨以及抚恤的事物,会好好的安排下去,不用霍嬗多说。 沉默了一会以后,霍嬗开口说道: “传令,后日正午时分,让决口兵马挖开简易河道,把水放下来。” 才几日的时间,霍嬗估计应该没有存下多少的水,但有一点是一点,能阻拦一点是一点。 一百七十里的路程,后日正午,霍嬗估计差不多就能到达劫国的河道处,决开河道差不多正好合适。 若是运气好一点,他们正好在渡河,那就更好了。 淹是淹不死人的,但是水位上涨,就没法渡河了。 能拖延一个时辰,他就能多一个时辰的时间准备。 虽然说这一个时辰也无关紧要,但是也不能白准备不是。 “传令赵破奴,让他召集羌军,赶着缴获的牛羊,立刻回返东且弥。” 时间不够了,至于还没被攻打的这四国人,算他们运气好! 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差,好的方面是他们没被大汉抢,而坏的是他们即将被匈奴抢。 匈奴粮草不多,而且匈奴人可要比受约束的羌人凶残多了。 若是没有被束缚的羌人,凶残方面,匈奴人自然是不如的。 霍嬗就想要看看,匈奴怎么处理这四国的人民,你要收留,那人也不少,能够消耗你的粮草。 你若是不收留,拒之门外,那正中霍嬗的下怀。 霍嬗就会展开舆论攻势,让整个西域都知道,匈奴连自己的属国人们的死活都不管。 给西域人民的心中种下不好的印象,那霍嬗的目的就达到了。 只要西域人民的心中,对匈奴的印象坏上一分,那大汉的胜利就增加一分。 虽然这点估计也影响不到各大国的王室选择,但是还有小国啊! 有一个成语叫做感同身受! 而且积少成多,别以为四国这事完了就没了! 匈奴在这边势力大,伤天害理的事情也没少做。 而大汉根本就没踏足过西西域。 在宣扬宣扬大汉对于投降之人的待遇,让他们看看舆论攻势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