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过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启勉牵马而行,走得并不快。   很快,便有几队士兵迎来,前去接收战马。   等快到东门时,更是有许多百姓出来,对着牵马而来的王启勉行跪拜之礼,又对骑在马上本因和尚磕头感谢。   口呼:“神僧。”   本因和尚座在马上,对于黔首发至内心的感激无动于衷。   百姓是对感恩,也是最忘恩的一群人。   本因和尚所求,可不是这种‘东西’。   这让偷眼观看的王启勉有些失望。   不过他很快便享受起来自万民的拥戴,这种感觉,不足为外人道也。   穿过城门,王启勉主动解释道:   “好叫大师知晓,这些百姓是去北蛮营地收集物资。”   他看着几乎拆没的建筑,叹了口气。   “这一战下来,大损民力,百业待兴,好在钱粮充裕,可以令百姓用收集到的物资,换取财货,激励民生......”   本因和尚默默看他一眼,却不接话。   无论哪个世界,聪明人都很多,傻子却也不少。   他分不清王启勉是聪明人还是傻子。   却知道自己绝不是什么聪明之人。   不聪明就少说话,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   “老爷,东西都在里面。”   以管家上前说道。   “嗯,打开。”   “是。”   随着管家应诺,库房大门缓缓推开,却是除了少数院落外,还算完好的建筑物。   ……其它都被拆得差不多了,用于守城。   本因和尚只是一扫,便知这不是真正的库房,却应是价值最大的一处。   随着箱子一个个打开,露出一捆捆的名人字画,随意堆砌的金银器皿,镶嵌各色宝石金银首饰,色彩艳丽的绫罗绸缎。   当然,还有成块的金砖。   不过,比起上面那些,反而不值得关注太多。   王启勉收回视线,颇为豪气道:“不知大师喜欢上面,可随意取用五箱。”   本因和尚也不推迟,除了一箱黄金外,随意点出四箱,张开手掌,收入掌心。   掌中佛国·须弥芥子。   “即便再看,也太过奇妙。”   王启勉忍不住感叹道。   本因和尚只是微微颔首。   “如此,某去也。”   “大师……”   王启勉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哪里还有本因和尚身影?   王启勉一下放松下来,长舒口气。   “呼~可算走……咳咳咳,咳咳咳咳。”   就见本因和尚,站在屋外,,隔着大门直直的看着他。   本因和尚收回视线,微微颔首。   运起逍遥游,扶摇九万里。   这次是真走了。   王启勉,字学明,号猛虎将军,兖州卷台县人。   少有勇力,力搏狮虎。   年十二入军……   《地方志·王大将军篇》   王启勉者,性格暴虐,残忍嗜杀,贪杯好色,见利忘义。   建业元年十月,王贼与北蛮战于博阳城,驱民攻城,三日尽没,蛮兵再攻,半月不下,死伤愈万,北蛮疲敝。   经神僧提点,夜袭兵营,火烧连营,大败北蛮,良驹近万,缴获无算,斩大将吉坦达。   后亲率轻骑,追杀三日,白极部北蛮精锐尽没......   《庆·诸侯篇》   王启勉,庆国人,少年从军,草原部族大举入侵,破家,屠城。   其父母兄弟皆亡,仅少数族人得免。   草原势大,王启勉屈于委蛇,伺机报复。   ......时庆武帝继位,一统南方,王启勉趁机起兵,响者云集…….   ......王启勉牵马而归,神僧笑曰:“除恶务尽。”   ……王启勉少年有为,中年起兵,至博阳城一役,火烧连营,其名赫赫,又建骑兵,连战连捷......   ......杀十万人,为抗蛮第一,终被王者所忌。   观其一生,跌宕起伏。   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   何也?   时势造英雄也。   《对庆朝资料整理研究一书》   ……   北风呼啸,冷风刺骨。   高处不胜寒。   今年的冬季,似乎比往年更早,也更冷。   ……当然,对于本因和尚来说,吹吹风啦~   对于普通人,甚至是武者来说,此时的温度,可就不那么友善了。   要知道,此时还不到十一月份啊。   这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   哪怕身在南方,本因和尚也能感到,环境的整体温度,都在逐年递减。   更直观的体现,便是粮食的减产与草原南迁。   是的,他都知道。   北蛮人,也是为了生存才入侵中原的。   但无论有什么理由,入侵者就是入侵者。   当北蛮对中原人高举屠刀的那一刻,他们就没有了和解的可能。   修为越高,越了解天地之伟力,时代之浪潮的恐怖。   天地,本因和尚还不能战胜。   但这时代么?   “我既天命!”   看着下方巨大的营帐与大片的羊群,本因和尚如是说。   是啊,若真有天命,能让他如此轻易,便找到目标所在?   所耗时间,也不过是大半个月而已。   对于清楚自己只要‘修炼’,便可永生的本因和尚而言,这点时间,不值一提。   这次下山,不过是修炼过程中的一点杂音,一些调剂罢了。   ……   一队人缓缓停下,众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张中原人的面孔。   在北蛮,这种面孔实在是太好分辨了。   这些年来,每家不得分几个奴隶?   毕竟,中原人太过柔弱,用一二年,就得换上一批。   “崔大人无需动怒,只是一些没开化的蛮夷。”   张领班传音道。   崔纯之并非腐儒,反而是坚定的革新派。   ......建业帝朱友真也不会派一个纯学者,来担任外交大使这等重要职位。   更何况,他还派出张领班这等大内侍卫,前来保护。   这一行九月出发,走了二个多月,才来到大汗金帐。   其中艰难困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说这使团队伍,从原本的五十七人,到如今不足二十,就可推测一二。   这还是有武功的前提下,队伍中随便拎出个人来,都至少是实战出来的二流好手。   当然,多次的艰难险阻、生死与共,也让崔纯之对张领班的态度一变在变。   从开始的厌恶不屑,到提防与有限度的合作,到此时的互生好感,配合默契。   面对北蛮人如同看猪狗的眼神,崔纯之脸上浮现淡淡笑容。   “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