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有多虚,戴胄可谓是历历在目。 他调任户部尚书一职后,第一件事便是查阅历年账簿、税收、预算及支出。 连年征战,本就入不敷出。 再加上去年的旱灾,朝廷又是开仓放粮,又是下拨赈灾款,把能做的都做到了极致。 所以,国库没钱了。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戴胄微微叹了口气: “陛下是难得的明君,这国库之虚,乃是积弊,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 李奇看了戴胄一眼。 我问你国库虚不虚,你跟我说陛下是难得的明君? 所以逻辑关系应该: 老李是明君,导致国库空虚? 可以啊,戴大人! 李奇悠悠的道: “戴大人,我今天把这些都看完了。” “什么?!” 戴胄一惊。 全部看完? 自己当初可是花了整整三天三夜才看完的,一天如何能看完? 李奇叹了口气: “戴大人,你说话能不能不要一惊一乍的?” “现在天黑了,你这样,我会怀疑户部衙门是不是闹鬼呢!” 戴胄有些失态道: “殿下恕罪。实在是……这所有账簿,微臣当日足足用了三个日夜,才算看完。” 李奇:“那是你笨。” 他话题一转,继续道: “我饿了,要回家吃饭了。” “戴大人,我就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让国库充盈起来!” “想!” 戴胄毫不犹豫。 他调任户部的主要任务,就是搞钱。 如果能搞到钱,干什么他都愿意。 李奇点点头: “那行。你今晚加个班,把长安城里的商户挨个统计一下,明天我找你。” 说罢,也不由分说,直接出了衙门。 童方不知从何处凑了过来。 他现在相当于李奇的贴身保镖,虽然李奇不需要。 但是童方也没办法,圣命难违。 李奇见着童方,不由得唉声叹气: “童大哥……” “殿下万莫如此称呼属下,直呼属下姓名即可。” 这里可是户部衙门。 不是贤王府。 在家里,殿下爱怎么叫,童方都无所谓。 但是在这儿…… 要是被人听见殿下叫自己童大哥,自己这条小命保准无了。 甚至太子殿下到时候都要来问问: 你是贤王殿下的大哥,那我算什么? 李奇无奈,只好道: “方方啊,你们大内侍卫里面,有没有特别厉害的女高手?” 啊……方方…… 还不如童大哥呢。 得,为了小命要紧,方方就方方吧! 童方想了想,回道: “回殿下,大内侍卫里,全都是男的。” “而且女的也太不靠谱了,你看那个聂隐娘,这阵子人影都没看见。” 李奇白了童方一眼。 能让你看见? 那我的布置不就白瞎了吗? 李奇淡淡的道: “行了,回家吧!” 贤王府。 今儿的晚膳没有祭出火锅,秋姨简单弄了几个小炒,还熬好了一锅汤。 说是王爷劳累了一天,好好补一补。 这座贤王府内,除了李奇,全都是下人。 有时候会让李奇有些寂寞。 他独自坐在大厅内,思考着怎么充盈国库的事情。 见效快的法子…… 首先是课税。 农民的税必须降下来,工商业的税收要提上去,以往的税制明显不合理。 不过也能理解。 历朝历代都是以农噎为生产主业,不在农业上课重税,能有钱进? 所以李奇准备对税制先改革。 这是第一刀。 这一刀的阻力无疑会很大,所以靠铁血手腕推行下去。 李奇想的很清楚。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会动摇大唐的根基,反而能为朝廷赢得民心。 毕竟这年头,农民是生意人的几万倍! 至于第二刀…… 李奇也有些想法,不过不着急。 先看看第一刀能不能见血再说。 第二天。 李奇起的很早,没有迟到,甚至早早的就坐在了户部衙门的前厅。 前来应卯的官员见到李奇,心里全都咯噔一下。 “殿下好!” “好!好好工作,早上最可能摸鱼,我不希望看到这种现象。” 被训话的官员一脸懵逼,却又不敢当面问。 什么是摸鱼? 于是乎,这一上午,户部衙门里的未解之谜变成了:什么是摸鱼? 甚至有官员特意找了两条鱼回来。 亲自摸了摸。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啊! 戴胄坐在李奇的左侧,给李奇沏了一杯茶,李奇没喝。 衙门里也没什么好茶。 难喝得半死。 “戴大人,言归正传,今日咱们就来聊聊户部的老大难问题吧!” “微臣愿闻其详!” 戴胄心中笨不抱什么期望的。 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还在国子监学习四书五经,能够对户部的工作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但是这一刻, 戴胄心中却莫名有了一丝期待。 贤王殿下说不定真的有良策呢? 李奇想了想,问道: “我要的商户名单册呢?” “在这儿!” 戴胄及时呈了过去。 长安是整个大唐商贾云集之地,所以税制改革,从长安起,在眼皮子底下操作,最容易成功。 一旦见效,全国推广。 李奇翻阅了一下,道: “不错,户数还不少。” “戴大人,你说,我如果把商人的税,由三十税一,提高到十税一,会怎么样?” 戴胄猛然一惊。 “殿下想要改革税制?” “谈不上。” 李奇仍旧淡淡的道:“我进长安前,一直在庄子里生活,知道百姓的苦。” “农民种地,一年到头,可能就存下一包粮食。” “商人贩卖,一个月便能挣大把的铜钱。” “可是你看看,农民缴纳的税,比商人还重!你说,这公平吗?” “我想把商人的税制,由三十税一改为十税一。同时,农民的税制由十税一,调整为三十税一。” 这…… 戴胄的脑袋瓜子嗡嗡作响。 税制改革,涉及国之根本。 这样做,只怕国库会更加空虚啊! 天底下的商人就那么点,可是农民千千万,每个人少交一个铜钱,朝廷就要损失好大一笔! 戴胄不敢妄下定论。 他有些惊讶的看着李奇: “殿下,兹事体大。” “这件事,是不是和陛下商量商量,讨论讨论?” 李奇摆了摆手: “讨论?” “按照流程来说,是应该提交议案,召集群臣一起商量。不过父皇既然把我调进户部,显然就是不想走这么繁琐的程序。” “戴大人,你,信不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