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迅速拉开阵势。 有眼尖的食客立马发现异样,便把目光投向裴旻和李奇,这两人都有明显特征,江湖人士对裴旻多少知道一二,京城人士对李奇大多有所耳闻。 很快,就有人爆发出惊呼: “是裴旻裴剑圣!” “我的天啊,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剑圣大人!” “裴剑圣此来长安,一定也是为了笑傲江湖中的独孤九剑来的。” “不错,裴剑圣被誉为本朝第一剑道高手,要是听见了独孤九剑这种绝世功法,没有理由不心动的。看样子,独孤九剑果然是真的!” “等等,你们看!” “和裴剑圣对峙的那一位少年又是谁?” 许多江湖人士,对李奇的名头或许听过。 但是见过李奇的人,却少之又少。 不过,他们不认识,自然有人认识。 当下就有人回应道: “这位就是当今贤王殿下,这你们都不认识?” “什么?贤王?” “他就是拘了刺客王七的贤王殿下,怎么看上去不像是个高手?” “的确不像。” “贤王殿下和剑圣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比剑?” 这个议论声一出来,全场皆惊! 众人谁不知道,裴旻的剑法早已冠绝本朝,天下间想再找到一位和裴剑圣武功一样的高手,难矣。这个贤王殿下为何要不自量力和裴剑圣比剑? 大伙儿都自动让开中间,把桌子往边上搬。 李奇不敢大意。 这次面对的可是大唐剑圣,声名赫赫之辈,留名青史之人! 这样的人,绝对不好对付。 甚至李奇觉得,这一次的比剑,会是自己这一生最重要的一场比斗。 裴旻早已全神戒备。 他手中握着自己的佩剑,道: “殿下,请!” 这是要正式出招了。 李奇将剑挽了一个剑花,剑尖朝地,然后回道:“裴少侠,请!” 说罢,整个人仿佛游龙,蹿了出去。 青莲剑法配合独有的步法,飘逸至极。 裴旻出剑格挡,脚步往后一垫,人便从地上腾空而起,然后在空中一个回旋,剑尖朝着李奇刺来。 “看剑!” “正等你呢!” 李奇丝毫不惧。 身子一侧,几乎是平着地面飞了出去。 两人眨眼之间,便斗了十余招。 围观的众人这才折服不已。 大家对裴旻的剑法,自然有极高的期许,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位贤王殿下居然能够在裴旻手下走了十多招? 这可太不容易了。 至少,在场的众位,就不一定有人能办到这一点。 “没想到殿下的武功如此精妙,倒是老夫打眼了。” “众皇子之中,恐怕无人能出贤王其右了吧?” “哼!说不定是剑圣大人还没有出全力,否则,焉能如此好过?” 这一点,是很多人心中的想法。 贤王毕竟是当今第一得宠、最当红的王爷,要是不小心有个闪失,那么在场有一位算一位,都可能被带进大理寺,接受调查。 岂料,李奇和裴旻分开后,扭了扭脖子,然后对裴旻道: “裴少侠,热身结束了。” “接下来,我希望你能拿出全部的实力,否则,你一定会输的很惨的。” 其实刚刚的交手当中,两人都有所保留。 一来,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斤两。 二来嘛,谁也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底牌。 裴旻闻言,笑了笑,道: “如此正好。” 他心中的惊讶,比李奇只多不少。 一个皇子,究竟是从何处学得如此精妙的剑法? 两人一个眼神相对,心领神会,又各自出剑。 茶楼之中的比斗,消息很快就传到大理寺。 大理寺卿惊得亡魂大冒。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来人报: “大人,属下巡查时发现,有许多江湖人士聚集在福门茶楼,属下便潜了进去。后来,贤王殿下也来了,没多久,便有一名江湖高手要挑战贤王。” “两人此刻正在福门茶楼比武。” 大理寺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事……如果贤王殿下赢了,倒无话可说。但是,若是贤王殿下有所损伤,那就是泼天的大事。自己到底要不要带人去现场呢? 如果就这样冒失前去,万一殿下不高兴呢? 想到这儿,大理寺卿又问: “是何人在和贤王殿下交手?” “当今剑圣,裴旻!” 来人如实报到。 这一下,大理寺卿如同坐蜡,完了完了,完犊子了。 怎么会是裴旻? 这位少年英雄,乃是当世剑道的第一天才,怎么会跑到长安来? 举世之中,还有人会是裴旻的对手吗? 贤王殿下败局已定。 眼下需要做的事情,是如何补救。 两人既然是在福门茶楼比武切磋,想必就不是什么生死战。 再说了,裴旻和李奇之前应该素未谋面,从不相识,所以根本谈不上仇怨。如果只是单纯的比武切磋,那倒还好。 想了想,大理寺卿还是有些不放心。 他命令道: “命人埋伏在福门茶楼的周围,一旦殿下有异样,直接冲上去救人。” “若是殿下安好,你们便当不存在就是。” 也只能这样做了。 茶楼之中,李奇和裴旻的对战终于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两人都使出了八分功力,但是依旧奈何不了对方。 李奇虽然隐隐约约有要占据上风的可能,但是,想要击败或者击杀裴旻,却有些难。 不亏是当朝剑圣! 这身手,果然厉害。 比聂隐娘、薛仁贵等人,武功还要高出一筹不止。 裴旻心中的震撼,更是无以复加。 有没有搞错啊! 你只是朝廷的一个王爷,养尊处优,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 我裴旻好歹走南闯北,这些年,什么样的英雄没见过? 怎么竟连一个养尊处优的王爷都拿不下来。 虽然周围有议论,说自己放水。 但是只有裴旻自己最清楚,他一点水都没放,这种条件下,别说放水了,就算自己开个小差,只怕也要瞬间输了这场比剑。 “青莲剑法?” “为何以前从未听闻,莫非是皇家御藏的剑谱?” “也没有听说啊。” “当今陛下擅用长戟,太上皇使的是双刀,没人用剑。那么贤王殿下的剑法传自何处?” 裴旻有些困惑。 他对自己的身手相当的自信,但是这一刻却有些怀疑。 旁边有人当即道: “剑圣大人,不必留手。” “对啊,贤王殿下看上去也有几分本领,你若留手,就是不尊重贤王殿下。” “没错,上上上!” 我上你大爷啊,有本事你自己上。 裴旻沉着的看着李奇,然后道: “殿下的功夫,在下佩服的很。” “这场比剑,再比下去,只怕三天三夜也比不完,要不咱们算平手如何?” 李奇笑了笑,澄清道: “不,不用三天三夜。” “我有把握,在一百招之内胜你。不知道,你有把握胜我吗?” 啊……这个,真没有。 裴旻有些尴尬的道: “我从来不说虚话,一百招之内,是否能分胜负,也难说的很。不过,若有机会,在下非常愿意和殿下在一个开阔的场合,再比试比试。” 这话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丝认输的意味。 事实上,裴旻心中清楚,李奇说的话,没有错。 一百招之内,自己极有可能会输给眼前这位王爷,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便裴旻心中这样想,他也决不能这样说。 李奇点点头。 此刻茶楼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的确不适合大动干戈。 而且,地方狭小,也施展不开来。 两人抱拳别过。 裴旻很快就出了茶楼,消失在人群之中。 李奇则又回到自己的桌上。 他喃喃道: “可惜,时机不对,否则一定要和他好好的打上一天一夜。” 童方跟在一旁,总算不再心惊肉跳了。 他低声问道: “殿下,咱们是赢了还是输了?” 李奇一愣,想起刚刚的战局,道: “五十招内,不分胜负。” 童方惊喜的道:“那也不错了,能和裴旻过五十招而不败,殿下你已经是江湖中一等一的高手了。今日之战传了开去,只怕殿下在江湖中的名头,要响亮起来。” 李奇对这些倒看得很淡。 虚名而已。 再说了,自己又不是混江湖的,江湖名头是大是小,对李奇半毛钱影响也没有。 第二日。 李奇和剑圣裴旻比剑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福门茶楼人满为患。 人们蜂拥而至,都想看看,贤王殿下和剑圣比剑的地方在哪,是否留下了一些剑痕,收集回去,那可是值得收藏的宝贝啊! 李奇窝在府上,闭门不出。 昨日一战,他有些心得,再加上自己所习的青莲剑法,其中似有贯通之处,可以好好琢磨一番,说不定能让自己的剑道再上一层楼。 不过,外面可就吵翻天了。 “昨日殿下便是在此和剑圣过招,我看得很清楚,殿下先是一朝虬龙出海,攻向剑圣的下盘。剑圣一跃而起,来了一招从天而降。” “你放屁,那一招明明是天外飞仙!” “是吗?” “当然了,我当时就站在剑圣的跟前,看得清清楚楚,错不了。” “然后呢,然后呢?” “然后殿下使了一招障眼法,绕过剑圣的剑招,却出其不意在背后一个回挑,逼退剑圣三步!” 呵! 吃瓜群众心中俱是一惊。 贤王殿下都能逼退剑圣了? 要不要这么夸张? …… 长安城,皇宫内。 老李同志自然也一早上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徐公公把昨日两人的比剑经过,一五一十,丝毫不差的向老李同志做了汇报。 如果李奇在这儿,一定会吓一跳。 因为徐公公所说的情况,和现场几乎一模一样。 好像当时徐公公就在现场观战一般。 “陛下,事情的全部经过,就是如此了。” 老李同志沉吟不语。 半晌才道: “这么说来,这些江湖人士进京,就是为了笑傲江湖中的那个独孤九剑?” “不错。” “那奇儿所使的剑法,就是独孤九剑了?” 徐公公想了想,道: “应该不是。殿下虽然剑法高超,但是,距离独孤九剑所描绘的那种境界,尚有一段距离。依奴婢所见,殿下必然也不会这门独孤九剑。” 徐公公倒是聪明人。 他从来没把笑傲江湖当成是江湖见闻录。 毕竟,里头所描绘的江湖、门派、高手,他一个都没听过。 所以可以判断,此江湖非彼江湖。 老李同志想了想,又道: “奇儿和那裴旻斗了五十余招,不分胜负?” 徐公公愣了一下,然后才道: “的确不分胜负。” “不过陛下,若真要论起来,贤王殿下还是占了上风。据我们的人说,当时两人应该都没有尽全力,茶楼地方狭小,实在不适合施展两人的本领。” “即便如此,也足以见得,贤王殿下可谓本朝第一剑道高手了。” 能够力压剑圣,李奇坐拥这个名头,也算是名不虚传了。 老李同志冷哼一声。 “什么剑道高手,干啥啥不行,打架倒是第一名。” “身为堂堂亲王,大白天没事跑去茶楼和人比剑,成何体统?” 徐公公听得出来,李世民虽然口中在责备李奇,但是心里却得意极了。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啊! 儿子有出息,老子可不就脸上有光吗? 再说了,贤王殿下那叫干啥啥不行吗? 那叫干啥啥都行! 细数一下,凡是贤王经手的事情,哪一件不是漂漂亮亮的? 无论政务还是军事,贤王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甚至朝中有所传言,只要贤王在一天,这大唐江山,必将蒸蒸日上,万古长青! 当然,这种话传传就好。 摆上台面来说,那是万万不敢的。 老李同志想了想,又问道: “这小子今日又去干嘛了?” “回陛下,贤王殿下今日闭门不出,一直就在府上。至于在府上做什么,奴婢不知。” 老李同志的眼线,毕竟没有潜到贤王府里。 也算是给了李奇一些隐私。 他想了想,道: “李孝常造反的案子,也该审了吧?” 徐公公:“叛军已经被如数剿灭,程将军不日将凯旋回长安。” 他没有说该不该审。 但是意思却不言而喻。 只听老李同志道: “你去一趟贤王府,让贤王与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共同会审,尽速拿出个章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