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在东北的春季大扫荡才刚刚开始便画上了句号。 同时,这一场仗也让李云龙赚的盆满钵满。 虽然李云龙看不上鬼子的装备,但这些火药,钢材可都是上好的。 哪怕融了从新铸造也能给李云龙省下不少钱。 大水还没有完全退去,李云龙便带着部队返回了霜城。 而此时,霜城这边也刚刚打退了来犯的鬼子。 看到李云龙回来,赵刚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老李,你们不是去打常春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常春?常春打不了了。” “咱们和小鬼子想一块去了,路上的时候遇上了鬼子的大部队,我顺道给收拾了。” 赵刚眉头一皱:“顺道收拾了?是鬼子大部队?” “咱可别中了鬼子的调虎离山。” 李云龙放下水碗,笑道:“五个旅团,肯定是鬼子的大部队。” “当然,除非鬼子这次还出动了更多的部队,要是这样,你就当我没说。” 赵刚一阵无语:“接下来呢你打算怎么办?” “鬼子这次进攻被咱们瓦解,说不定会有新的动作,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李云龙冷笑一声:“一下子损失五个旅团的兵力,相信小鬼子就算再有动作,那也是小动作。” “大场面咱见过,小场面咱也不怕,告诉战士们,这段时间全城戒严,防止鬼子狗急跳墙,给咱们下黑手!” “另外,这场仗咱们是打的痛快了,可其他战区的弟兄们还在血水里摔跤。” “咱们虽然在东北,没法赶过去支援,可这士气还是得提升,顺便也搓搓小鬼子的锐气。” 赵刚点点头:“这个主意不错,我现在立刻拟一份电报发给太城方面。” 说完,赵刚立马起身离开。 当天下午 太城八路军旅部,旅长眉头紧皱,愤怒的将铅笔往桌上一扔。 “妈的,这张打的太窝火了,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头一次遇上这么难缠的对手。” 参谋长同样一脸不悦的说道:“这也没办法,咱们前不久刚刚经历过大战。” “许多部队还没恢复元气就得硬着头皮上。” “加上土肥圆这老鬼子又带来了一个师的兵力,咱们能坚守到现在已经挺辛苦了。” 另一名参谋附和道:“参谋长说的对,这次战役爆发的太突然了,战士们还没从上一场战役中缓过来就加入了新的战斗。” “现在好多部队的士兵士气都出现了问题,尤其是新兵中。”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报告旅长,东北李云龙发来电报!” “李云龙?”旅长一愣:“这小子这时候发什么电报?不知道鬼子在全国发起扫荡了吗?” “这时候发电报,不是添乱吗?不看!” 参谋长说道:“旅长,还是看看吧。” “我上次收到明楼的电报,好像关东军的最高指挥官也换人了。” 旅长一愣,转身说道:“换人了?谁?” “冈村宁次!” “以前第六军的那个老鬼子?”旅长皱眉说道。 谷蠃/span参谋长点点头;“就是他。” “这个老鬼子不好对付,咱们不少指战员都吃过他的亏,我估计李云龙那边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才会发电报过来的。” 旅长脸色一下就难看起来了。 他现在能做什么?现在整个晋西北到处都在打仗,就算李云龙那边真的出什么事情了他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 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李云龙带着部队撤出东北。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如果李云龙战死,东北同样会丢失,与其这样不如保留实力,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旅长有些紧张的接过电报。 可刚看了一张,脸上的笑容就再也忍不住了。 “哈哈,李云龙这小子,果然没让是失望。” 旅长突然的大笑直接吓坏了所有人。 “旅长,怎么了这是?李云龙在电报上说啥了。” 旅长将电报递给参谋长笑道:“李云龙这小子,可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这小子,竟然直接炸开了木花江,给小鬼子来了个水淹七军。” “借着大水,直接全歼了鬼子的五个旅团,东北鬼子的春季扫荡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参谋长快速扫过电报:“李云龙这小子确实脑子灵活。” “咱们这些指战员就应该像他这样,除了利用手上的武器火炮之外,更得学会利用地形优势。” “旅长,我建议将这件事情整理成报道,全旅乃至全师宣传,好好的表扬一下李云龙。” 众人哈哈一笑。 另一名参谋说道:“参谋长,当初你可是说过,李云龙这小子不能夸,一夸准出事。” “这会要是真全军表扬了,说不定他第二天就能惹出什么事情。” 参谋长哈哈一笑:“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整个晋西北的部队都士气不高,咱们这么做能起到提升士气的作用。” “这对咱们抗击晋西北的鬼子能起到正面的影响。” 旅长点点头:“你说的没错,不仅仅是晋西北,华夏其他地方都在艰苦战斗。” “既然李云龙这小子已经取得了胜利,那咱们就借题发挥。” “立刻通知各个报社,我要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遍全国,告诉全国人民,鬼子就算给我们来次全国范围的大扫荡,咱们也不怕!” “同时也告诉小鬼子,让他们有什么招数尽管放马过来,咱们接着就是!” “是!” 当天晚上,八路军的几个报社全力刊登这则消息。 太城报社更是连夜将这则消息给送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李云龙在东北水淹鬼子五个旅团的消息就在全国范围内传开。 而这个消息一经发出,全华夏再次轰动起来。 李云龙水淹鬼子的事迹也很快成为一段佳话,在大街小巷中流传开。 甚至有的戏曲院子直接将这段事迹改变成了戏曲传唱。 只不过,对比起华夏百姓的兴奋,各地的鬼子脸色却变的难看起来。 毕竟,关东军有鬼子之花朵的美誉,这春季大扫荡才刚刚开始,他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