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林秋的吞天神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永久域名:,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三路大军齐出,两路有着丹元修士保驾护航,另一路的慕容钰虽然只是虚丹,但仗着宝兵之利,依旧强过一般的丹元修士,更不用说此界只能勉强和丹元相当,实际上反而要略弱的“宗师”武者了。   三座城,都在抵达的当日,一战而下。   虽然三座城池离南博城的距离不一,但即便算上行军所消耗的时间,等到三城俯首而降的时候,照样不过是过去了不到一旬的时日。   慕容钰、叶清霖等人,都还没有返回南博城,依然在辅助着几路军队,稳固打下的城池,这城主府中,倒是显得空荡了许多。   “这一丝联系太过模糊,就算有着天心印记配合,想要靠玄天宝玉找到世界原点,难度还是显得大了些,至少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找到的。”   姜晨在静室之中无奈的睁开了眼,看着身前的那两块玄天宝玉,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在,时间倒还算充裕。”   诸天万界,位格各自不同,如同这种小千世界的时间长河,其实只是真正的时光长河的一道分支,与处于主流的神州大界不可一概而论,此方世界过去一年,可能诸天之中只过去了十来天的样子。   “去见见林秋那小丫头,这丫头,心思胆怯,有什么话也不敢说出来,不是什么好事。”   姜晨怎么也想不到,未来杀伐果断、凶名赫赫的女帝,此时的性格,却是这般模样,看来按照原来的时间线,在林凡被姒族带走身死之后,她经历的事情,让常人难以想象。   他道域自然弥漫,周围的情况都能掌控,在刻意观察之下,很容易的就发现了林秋修行速度快的端倪。   他身形一闪而过,消失在了静室之中。   ………………   城主府的一处花园之中,身着鹅黄裙子的林秋漫步于花草之中。   “嗡嗡嗡……”   一只采蜜的蜜蜂从花蕊上飞起,正欲要向着巢穴飞去。   见状,林秋轻轻的抬起了指尖。   “嗡嗡嗡……”   那蜜蜂在空中微微一滞,旋即就好像是被什么吸引到一般,振翅飞了过来,落入到了林秋的指尖。   林秋面上露出一丝紧张的神色,一呼一吸,体内的真气开始流动起来。   短短几个刹那时间,那一只饱满的小蜜蜂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干瘪了下去,最后,只剩下点点黑色碎末在风中飘散。   “取生灵之气弥补自身?倒是有几分玄妙……”   等到林秋“消化”完这一只蜜蜂,在她的身侧,姜晨缓缓现出了身形。   “师父!我……”   林秋看到姜晨忽然出现,惊了一惊,忙转过身,脆生生的叫了一句“师父”,脸上露出了些许胆怯的神色。   “你是怎么想到的这种法子?”姜晨语气温和,没有一丝恶意。   在他的影响之下,林秋脸上的胆怯、惊惶的表情渐渐散去,开始细声细气的回答。   “弟子……弟子之前修行《道经》,修行的很慢,害怕师父生气,于是便自己琢磨道经里的内容,希望能够找到办法,加快一些修行的速度。”   姜晨听了,暗自点头。   其实有着姜晨给予的资源,修行的又是道经这等法门,林秋虽然资质不好,但她的修行速度,较之一般人还是强出一些的。   不过,跟着林凡这种举世罕见的资质相比,那自然就有些相形见绌了,林秋不知道其他人的情形,当然会觉得自己修行很慢,继而会有些患得患失。   “弟子钻研道经,从其中一篇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中得到启发,想出取他人他物之有余补己身之不足的道理,借此对道经的修行略微改换了侧重之处,于是有了此法。”林秋继续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经历道来。   “若是他者强于弟子,便以其有余补弟子之不足,若是他者不及弟子,便损其不足,增益弟子之有余。”   好生霸道的法门,好生惊人的悟性……   姜晨心中微微一叹。   《道经》乃天地间至高的法门,几乎就是“道”与“理”的体现,除却正常的修行之外,还包容万象,无所不有,可以从中悟出无穷无尽的各异法门,当然,前提得是有这个本事“悟”出来。   就算是最正统的道经修行,已经足以耗费一个天骄的所有精神,就连姜晨,也没有如林秋这般悟出独门法门。   虽然说,其中也有道经的正统修行法是通天大道,而其他的侧重之法,则需要自己去领悟,且不能保证正确,每一步都会走得艰难无比,但纵然如此,林秋当世第一的悟性,也已经可见一斑了。   取天地之有余补己身之不足?倒是与姒族“人造神胎”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了,不过,姒族这一人造神胎法,不但是先得到了上古的传说法门,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补全完善才得以成功,而林秋,不过是炼气期而已……   更不用说,姒族的法门,只能作用于未曾孕育而出的“胚胎”之上,而林秋的法门,却是人人可以修行。   姜晨沉思,默默不语。   两相对比,自己跟这弟子相比,简直就是个铁five。   而看着姜晨沉默,林秋愈发紧张,两只白嫩的小手在身前紧紧的握着。   她对修行之道懂得不多,可这种炼化生命的法门,听起来就不像是什么正道之法。   她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家师父回事怎么样一个态度。   看到她的表情,姜晨从思绪中醒了过来,朝她温和笑道:“你这法门,除却掠夺生灵之外,对丹药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旁人一粒丹药只能吸收五六分药力,而换做是你,能够吸收七八分,所以,你的修行才能追上你哥哥。”   “师父所言不差。”林秋弱弱的回到。   她虽然不知道其他人对丹药的吸收药力如何,但自己在修炼这法门的前后,对药力吸收的变化,总归还是感觉的出来的。   “修行之法,步步艰难,你虽然悟性得天独厚,但有为师在,在做出此等迥异修行之时,也该让我瞧上一瞧,以防在修炼上出了岔子。”姜晨淡笑着开口。   “啊?”   林秋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小脸上流露出一丝惊喜的色彩。   “师父,可这是……这是……”   她又有些嗫嚅起来。   “你觉得,这是魔道邪法?”   姜晨笑着反问。   林秋点了点头,明眸亮闪闪的看向了姜晨。   “傻孩子。”   姜晨伸出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悠然出声。   “天下之法,皆由一源所出,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你若能谨守本心,不滥杀、不走邪道,又怎会入魔?”   乱世将至,到时候,仅仅只是杀敌,便足以将这门功法推升到不可思议的层次,根本不需要成为众矢之的。   到了那个风云大世,正魔只有行迹之分,而无阵营之别,一切全凭个人心性,一切法门,无论正邪,都是为了增强己身。   “你这功法,可有名字?   姜晨问道。   “弟子不曾取名。”听到姜晨前面的话语,林秋一直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下来,语气也变得愈发轻快了些。   “既是取天地之余以养自身,不如就叫吞天神功如何?”姜晨随便取了个名字。   “是,师父,就叫吞天神功!”林秋连连点了点小脑袋。   “好了,你继续修炼,师父还有点事情。以后有这些想法的时候,记得跟为师说道说道,再行尝试。”   跟着林秋交流完之后,姜晨身形一闪而过,再次出现,已经出现在城主府待客堂中。   “朋友远来是客,还请入内饮一杯清茶。”   一道声音,从他的口中传出,在“道”与“理”中穿行,传到了遥远处。   ………………   南博城中。   姜晨灭陆波,行改革之事,虽然不过三个月有余,不过有资源、有来自穿越前的先进理念、有严明的法度,多少还是多出了些新鲜气象。   一位老者,背着个木匣子,漫步在街道之上,犹如寻常行人一般。   “朋友远来是客,还请入内饮一杯清茶。”   一道悠悠的产音,忽然在这位老者的耳边响起。   “这是?南博城的那位大宗师?他的魂域,竟然广到这个地步?   老者心中一惊,背后木厘子里的宝剑应他的心意,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颤鸣。   此人,显然就是从金寒城远道而来,要与姜晨论武止戈的“无错神剑”韩河大宗师了。   此方世界不通外域,修行之法亦是不同。不过大道殊途同归,到了紫府这一感悟“道”与“理”的境界时。一些特性放之四海皆有,灵识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称呼互相之间有所不同罢了。   而韩河的灵识,不过是一般紫府修士的城度。甚至因为此界不修元神的缘故,比起很多紫府还要差上一些,而姜晨晨的灵识,却是不亚于大部分陆地神仙的。   “此人本事,当真不凡。”   他心中对这次上门多了两分警醒,同时战意也高出了几分。   此世之间,流传着飞升的传说,但仅仅只是传说而已,实际上,到达大宗师,就已经到了极限。   然而,能够达到这一地步,成为有数强者的这几人,又怎会甘心于就此止步?一个个都互相论道验证,渴望有所突破。   然而世间的大宗师统共不过五位,其中天神殿主几乎是从不出现,剩下的四人,最晚的一个成为大宗师也有二三十年了,互相之间早就知根知底,除非某人有了新的进境,否则四人之间论武,很难有什么新的收获。   而现在,出现了一位新的大宗师,韩河心中不由得欣喜,渴望能与其一战,借此触类旁通,更进一步。   他朗声一笑,灵识震动,回应那位居于城主府中的南博城仙人。   “既然‘仙人’相邀,老夫岂能不应?”   他身形幻动,周边的普通人根本没有丝毫察觉此地有人消失,短短时间,韩河就从南博城边缘,抵达了中心的城主府。   城主府防卫力量不弱,加上莫怀城的话,有三位借助丹药突破的一流高手,其他二流武者更是常见,但面对韩河这位大宗师,却起不到丝毫作用,轻易得就被他穿过了防线。   感应到韩河的到来,姜晨刻意的散发出气息,引导他的路线。   若不如此,以韩河的能力,连他自然而然带着的一丝混元之体的力量都无法看透。   “在这里。”   韩河感应到姜晨的气息,脚步一动,几步之间,就已经赶到了城主府的待客堂。   他双目锋芒毕露,正要开口,一只白瓷杯从桌上飘出,落到了韩河的身前。   “请先饮茶。”   “那便多谢了。”   韩河也不怀疑茶中是否会有什么毒药之类,直接仰头一饮而尽。   “这?”   茶水刚入喉,他顿时发出了一声惊异的声音。   这茶水,竟然让他神魂之力变得清晰,似乎对“道”的感悟,都变得容易了些。   “世间竟有这般灵茶?敢问此茶何名?”他忍不住出声问道。   能够让人近道的茶水,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位新生的大宗师,竟然能拿来待客!   “此茶名为碧雪。”姜晨淡淡的回答。   姜晨从药王谷中得来了好几斤,此时拿出少许泡了壶茶水,顿时摄住了韩河这种“乡下土包子”。   “有此灵茶,难怪世间不声不响,就多出了一位大宗师。”   韩河回味了一番茶水的滋味,思想走上了岔路。   “在下韩河,得江湖朋友抬爱,得号“无错神剑”,敢问‘仙人’高姓大名?”   看到韩河想到了别处去,姜晨也懒得点破,言简意赅回答了他的问题。   “姜晨。”   “原来是姜兄。”   韩河点了点头,抬起双目,直视姜晨:“姜兄已是大宗师,何以擅起兵戈之事?莫非是有一统天下之意?”   他性子如剑般直来直往,简单的客套过之后,就切入了正题,等待着姜晨的回答。   说话之间,他的一只手已经放上了木匣子,倘若谈判不成,两位“大宗师”之间,一场论武,便不可避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