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自从《论语》变成《抡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8:北京欢迎你。”   弹幕首先发这句的时候,大家都没太在意。   不过这五个字,还是勾起了许多回忆,令很多人心生感慨。   2008年,十四年前。   我华夏首次承办奥运会,并且毫无争议地把奥运会办成了空前绝后的模样,直接导致后面的国家根本没有心气儿与之相比,某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甚至想要剑走偏锋接个地气,但不小心给接了地府……   那一年,很多华夏人仿佛是第一次骄傲地挺起胸膛,眼含热泪地看着久违了数百年的万邦来朝。   不过……大家心里也都知道,那并不是什么“来朝”,而只是作客而已。   正如歌词里唱的: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   那一年,客人们很满意,主人似乎也很高兴。   真的是美好的记忆呀……   “2022年:又没邀请你!”   噗!   沉浸在美好回忆中的华夏观众,差点一口老血喷屏幕上。   好家伙!   突如其来的骚,闪了老子的腰!   哈哈哈哈!   这样一对比,我好像还是喜欢后面那句!   爽啊!   某国搞串联,声称联合抵制我华夏的冬奥会!   对此,我们也终于不再陪着笑脸说:北京依然欢迎你,若某国不参加,将是遗憾,什么什么的常规外交语言。   这一次,我们的回答是:又没邀请你来!   痛快!得劲!   请你了?   爱来不来!懂?   少你一个不少,还省饭钱呢!   奶奶的!这样一对比,好像……还真跟刚才那个歪果仁说的一样,08年的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谦虚礼貌,可能本就不适合所有国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称为客人,有些永远只能是蛮夷而已!   “2008:对不起,我们的伙食没做好,我们马上整改!”   嗯?   又来一条?   这又是什么梗?   没让众人等待太久,下一句很快接了上去。   “2022:野猪吃不了细糠!”   哈哈哈!   老子笑不活了!   又是冬奥会的梗啊,66666!   这话,还真不是我们华夏人说的,毕竟我们很讲礼貌,对不对?   这是两个外国网友之间的互怼!   有人质疑冬奥会伙食水平不行,然后就被喷了,喷得好惨啊……直接成野猪了……   “2008:我们应该相信裁判,会做出公正的裁决。”   “2022:我的眼睛!就是尺!!”   看得出来,发对比的这哥们,应该是个体育爱好者。   这句名言依然出自冬傲会,来自最可爱的濛主,在网络上吸粉无数。   大神在民间,高手在弹幕。   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爆炸的势头,可就收不住了!   《典籍华夏》的画面里,镜头正在拉远,从那个血肉铸就的桥墩,放大到怒江大桥,再放大到整条川藏公路。   全长两千二百五十五公里的公路啊!   十一万筑路人!   平均每公里,就有两名战士牺牲……   诸葛亮在震撼,在流泪,在骄傲。   可是此刻弹幕中,竟然被一条条充满欢乐向的发言,带偏了气氛。   “2008:做的不好,请大家多原谅。”   “2022:我看谁敢对我指指点点!”   “2008:你们好吗!”   “2022:你们想好吗?”   “2008:我一直都很守规矩,大家相信我。”   “2022: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2008:大家能来,我很高兴,都是给我面子。”   “2022:我让你来,你得高兴,我是给你面子!”   “2008:老子是华夏古代优秀的思想家。”   “2022:老子是你爹!”   “2008:孔子曰:以德服人。”   “2022:孔子的佩剑,叫‘德’!”   “2008:我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2022:不遵守我的礼仪,邦邦就给你两拳!”   “2008:我还是发展中国家。”   “2022:我说我是发展中国家,我就还是发展中国家!”   哈哈哈哈哈!   人才实在太多了!   唉!先生们当年退出文坛,我是极力反对的!   发展中国家?   华夏人啊……你们……是一定要发展到别人看你一眼就哆嗦,才算可以的?   我听说过我听说过!听说华夏就是这样的文化风格!   警告!警告!华夏的“发展中”,可能跟我们理解的不一样!   从古到今,华夏人似乎都认为……只要还没天下一统,那就……还在发展中……   哈!   说起来,自从《论语》变成《抡语》,局面越来越不一样了呢!   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那就安葬在这里吧?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打听到你家的位置,你晚上就得死?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正确解读《抡语》,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态度。   孔夫子是九尺高彪形大汉这件事,逐渐按不住了呀!   曾经的拆那,已经不在了!现在……臣妾是……钮祜禄·拆那!   ……   《典籍华夏》的直播,还在继续。   张凡驾驶着似是而非的比亚迪汉,穿梭云端天际,看遍神州万里。   一条条道路横贯东西,一座座桥梁飞架南北。   诸葛亮大饱眼福,只觉得眼睛根本不够用,恨不得也化作那座怒江大桥边上的桥墩,日日夜夜看着世间繁华,看着华夏昌盛。   可是随着第五盏明灯熄灭,眼前的一切幻象,尽数消散。   诸葛亮呆呆地望着身边熟悉的营帐,知道这一次光怪陆离的奇幻之旅,又已经结束。   毫无疑问,这是带给他最大震撼的一次!   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年为了应对蜀道难而搞出来的木牛流马,竟然在后世发展成为那样不可思议的自动机械,但后世,却再也没有了“蜀道难”!   宽阔笔直的通天大道,气势恢宏的雄伟桥梁,在诸葛亮脑中纷至沓来,挥之不去。   后世……   那就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后世!   我大汉王朝,有传承如此!   那么……亮!虽死何憾?   一生鞠躬尽瘁,只为了恢复汉室江山的诸葛亮,经过这五个独立世界的游历,已经彻底通透。   于是,他竟是饶有兴味地抬起头,望向那仅存的两枚羽毛幻化的明灯。   最后两个世界了。   还有什么?   那要看……罗贯中那孙子,又给我吹了些什么……   诸葛亮忽然笑了,笑得通透轻松,居然是学着张凡的样子,伸手遥遥点向空中的第六盏明灯。   哦?   张凡倒也是稍稍意外,没想到诸葛亮现在居然变得如此主动了?   这还是那个“一生唯谨慎”的诸葛孔明么?   有点意思!   看来,后世的那些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给诸葛亮带来的震撼,亦是无与伦比。   现在眼前的这个诸葛,哪里还是五丈原上的那位行将就木的悲情蜀相?   他虽然只有五十三岁,但可以说是阅尽世态炎凉冷暖。   此刻,诸葛亮就仿佛是一个睿智的老者,后世子孙们取得的成就让他老怀大慰,迫不及待地想要再看一些,看多一些,怎么看也看不够!   于是,张凡悄悄催动系统的力量,不动声色地,让第六盏羽毛明灯光华大作,开启了又一个未知的世界……   。牛牛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