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看老四?”   张凡微微一笑,伸手按住了朱元璋的马头,笑道:“何必如此麻烦!”   嗯?   朱元璋一愣,有些未解其意。   难道说,这时候,那孩子不在北方,而是已经攻入应天府了么?   一念及此,朱元璋浑身气机涌动,竟然隔着屏幕就让人遍体生寒。   朱允炆再差,也是他亲自选出的皇太孙!   这位事无巨细,全都想安排妥当的大明太祖,对于太子一家未来的名字设计,是这样的: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允文尊祖训!   只此一句,便可见其期待!   可是……就在朱元璋驾崩后仅仅四年,他规划好的一切的一切,全都在燕王靖难的铁蹄中,灰飞烟灭。   或许朱棣很多地方也依然要遵祖训,但允炆肯定是没了……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张凡伸出双手,向下一拉!   青天白云,竟然在这一拉之际,就换了人间!   云海翻腾起澎湃的巨浪,在空中变幻不休,转瞬间化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天色阴沉下来,空中仿佛响起隐隐的呜咽,仿佛有万千人哭,一如当年,朱棣率军踏入皇城之时。   嘶!   朱元璋心头剧震,不可置信地伸出手,顿时被雨水灌满手掌。   这是真,还是幻?!   再放眼望去,哪里还有什么山川河流,江山如画,分明已经回到了自己无比熟悉的应天府!   哪怕久居皇城之内,朱元璋依然不能忘记自己三十多年前来到这里,建立大明,南面称尊。   现在,应天府似乎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但是策马率军长驱直入的,已经另有他人。   “这孩子……最像我……”   朱元璋似乎是叹了口气,轻轻摇头。   皇位之事,朱允炆并非最佳选择,以朱元璋的精明,岂能不知?   但是悉心培养的太子朱标意外亡故,若非皇太孙继位,换了任何人,都会导致其他藩王不服,到时候难免刀兵四起,我百姓遭殃。   所以朱元璋才选了朱允炆,只盼以他性子的和善,让太过刚硬的大明稍稍松弛下来,休养生息,与民安详。   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   放眼望去,数十万将士,已兵临城下!   甲胄鲜明,杀声震天,黑压压的人马,竟一眼望不到边。   应天府被包裹在如此铁甲洪流之中,竟像是孱弱的婴儿,再也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朱允炆在方孝孺的建议下,匆匆削藩,却把实力最强的朱棣放在了最后……”   张凡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低沉,从画面中传出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骇然看到,身周的一切,竟然渐渐变得一片血红,鼻端也飘来浓烈的血腥气!   这种气息,朱元璋已经几十年不曾感受!   那得是多么酷烈的杀戮,才能造就如此尸山血海?   而这里,是他的皇城,里面有他的文武百官,有他辛辛苦苦建造的一切!   血腥意味着杀戮,意味着毁灭,但此时此刻,朱元璋心中,却全都是张凡说的那句话。   削藩?   朱棣放最后?!   愚不可及!   朱元璋何等人也,一听这话,瞬间就全都明白了!   方孝孺!朕终究是看错了他啊!   书生误国!   “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漫天血雨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张凡淡淡的语调中,竟一瞬间就又恢复了天清日明,仿佛是整个大明朝在经历了这场意外的洗礼之后,很快就重回正轨,继续被历史的车轮裹挟着,滚滚向前。   “我去!这一手帅到没朋友!”   “伸手拉下天幕,便换了人间!这张凡在直播节目里,简直就是一个举手间偷天换日的神啊!”   “靖难之役!”   “永乐大帝固然强悍,但一场靖难,死了大明无数忠良,那场杀戮,也的确是堪称惨烈……”   “方孝孺削藩……这招的确太昏了!所以被诛十族,也算是自掘坟墓。”   “自鄱阳湖水战之后,再次见到几十万人的阵容啊!”   “来来来!上次那个说不是特效的兄弟还在吗?再来评一评,这次是特效不?”   呃!   特效?   此刻华夏演播厅里,台长孙成功身边站着的,就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鼎鼎有名的刘大导演!   这是特效么?   孙成功看了刘导一眼,没开口,但意示询问。   “气势恢宏,如身临其境!”   刘导表情震撼地看着画面,随即皱眉陷入沉思。   多年老朋友,他知道孙成功要问什么。   但……   沉默了很长时间,刘导才深吸一口气,斟酌着说道:   “应该是特效生成的,否则几十万人的群演……难道能动用半座城给他拍摄么!”   “但这特效……我生平见所未见!也从没听说哪个国家拥有这样厉害的团队,竟然能做到毫无痕迹!”   “嗯,费用这方面,就刚才拉开天幕变幻画面,然后用用血色渲染靖难之役的惨烈这几秒的时间,烧钱,应该就超过两千万!”   噗!   孙成功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还是差点喷出一口茶水。   几秒钟几千万?   张凡你是真的敢啊!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给批费用的时候,实在是太抠了……   “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   张凡从容的语调中,朱元璋感受到身周的画面不断变幻,每一次眨眼,仿佛就是过去了数年的时光。   每一个剪影停留的时间都极为短暂,但偏让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朱元璋也看到了!   天子守国门!   朱棣虽然得位不正,却从未忘了父亲当年的谆谆嘱托!北方,当然是明朝的心腹大患!   五次北伐,封狼居胥!   朱棣是一位铁血帝王,从未停止战斗的脚步,兵锋一度直至斡难河边,建立了令朱元璋也为之惊叹的不朽功绩。   众国朝拜,四夷宾服!   朱元璋奇怪地看到,很多奇装异服的家伙,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朝堂,对着宝座上的朱棣顶礼膜拜。   这些,是什么妖魔鬼怪?   没来得及看清,张凡已经总结似的说道: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这最后一句话,对朱棣一生评价极高。   明成祖朱棣,不是一个好人,但的确是一个好皇帝。   自从看到朱棣率军进城,朱元璋始终沉默着,但到后来,似乎也已经默认了这一切。   毕竟他亲眼看到,他念兹在兹的大明朝,还有大明朝的百姓,在朱棣的统治下,也算是有条不紊,一派盛世的气象。   换了朱允炆……就从他削藩那昏招来看,能力方面的确远远不及。至于肃清漠北,封狼居胥这种事,性子软弱的建文帝,更是绝无可能。   只是朱元璋对后面那些登堂入室的蛮夷人十分好奇。   难道,他们也是我大明的臣子?   为何连官服都不穿!   “先生……”   不得其解,朱元璋便问道:“刚才那些怪人……是什么来路?”   哈哈!   张凡笑道:“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我正要带你去看!”   话音未落,张凡手中竟是出现了一件后世人很熟悉,朱元璋很懵逼的东西……   。牛牛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