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华夏人不相信天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元钱,能干什么?   在这里,能为苦苦抗癌的家庭,炒一个菜。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用炉火温暖着家属的心。   这里,有浓浓的人情味,有家的味道。   画面中,并不整洁的环境,极其平凡普通的两个人,袅袅升腾的烟火气,却无疑是令人不自觉浮现出微笑的人间温暖。   孔子看着画面中的两个人,忍不住赞叹道: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却不改其乐!贤哉!”   呵!   张凡不语,脸上保持着微笑。   这句子,千古流传,原本是孔子用来赞誉他最喜爱的弟子,颜回。   可现在孔子却毫不犹豫地把最高的赞词,送给了这一对夫妇。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却不改其乐!   这正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真实写照,能得夫子一句“贤哉”,亦是实至名归!   ……   他,四十三年,坚守偏远山区。   带领村民们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铺就了一条八公里长的绝壁天路!   带领乡亲求脱贫,敢向绝壁要天路!   当代愚公,毛相林。   又一幅画面缓缓流过,那宛如刀劈斧凿般的险峻山岭上,却清晰地出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宛如给险峰断崖赋予了一条条清晰的血管,血管里流淌的,却是无数人的生计和希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两千多年前,愚公移山的智慧,时至今日,依然普惠华夏!   谁是愚公?谁是智叟?   华夏人筚路蓝缕,埋头苦干,几十年的时间便赢得了基建狂魔的称号,让世界望尘莫及。   正如寓言故事的结尾,愚公终将感动天帝,以神力将山岳挪移。   子曰: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这都是自然的规律,那么苍天还需要说话么?   可是两千多年后,却有人大笔一挥,豪迈笑道:欲与天公试比高!   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华夏人不相信天意!   ……   孔子还没来得及回味感慨,又是一幅画面滚滚而来。   一场事故,曾经让他失去了左手。   可是他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用一只手,焊接起国之重器!   九九式坦克首席技师,独臂焊侠,卢仁峰!   “真贤人也!”   孔子目光灼灼,看着缺了一条手臂的卢仁峰,却处处冲在最前面,其余四肢健全的工人,都必须在他的指挥下操作。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不!   孔子亲眼看到了,当一个人拥有足够坚强的内心,那么即便是肢体并非健全,同样能够骄傲地面对命运,向命运露出嘲讽的笑容!   ……   画面再次滚动,却出现了孔子似曾相识的画面。   啊!是那座城!   不知是捕捉到了哪个关键的信息,孔子已经可以确定这就是那个被瘟疫肆虐的城市。   带着雨衣,将300斤食材从成都送去武汉。   “怕!当时真的很害怕!”   “但医护人员在第一线,不曾退缩!我们,更不能退缩!”   逆行武汉,送上两万份盒饭!   雨衣妹妹,刘仙。   看着画面里身穿白衣的刘仙,孔子恍然。   原来他曾经震撼过的那四面八方汇聚的白练,并不只是张凡说的医者。   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力量!   十四亿份力量汇聚在一处,足以移山填海,足以逆天改命!   ……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他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建功立业,荣获一等功。   回到家乡,却隐藏战功,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   荒山上,有他栽种的十三万棵树!   不忘初心的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您的功绩,人民记得!   ……   画面的流动,开始加速!   剪影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有时候只是一个镜头,几个瞬间,却让孔子始终能看得真切明白。   洪水中,转移了近三千名群众,却在最后一次折返救人中,被洪水吞没。   陈陆!   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却将最后有限的时间全部奉献给抗疫事业。   张定宇!   从博士到硬汉书记,带着生病的父母去扶贫。   俞贺楠!   丈量祖国大地,挑战生命极限,精准厘定珠峰新高度。   吴昭璞!   ……   还有,还有很多!   那些人,只是亿万华夏人中的一员,甚至根本就没有留下名字。   但孔子看着他们的身影,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开,念头通畅。   嘭!   两辆自行车相撞,前面的女子皱起眉头,却并不知道刚才有人划开她皮包,险些得手。   大雨中,一把伞从车里扔出来!   执勤的交警望着远去的车辆,敬了个礼,然后将伞捡起来,却依然还是选择双手指挥交通。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街头上,男人身上系着身后的轮椅,手上却还推着另一个轮椅。两个老人的脸上,幸福洋溢。   商店里,男子拂去架子上军帽的灰尘,即便是退伍多年,军人的荣耀依然牢记。   老板会心一笑,用打折的借口,只收了不到半价。   外卖小哥上楼送餐,摔伤了腿,摔洒了餐盒。   片刻后,点餐的人接到电话出来,却把餐盒收拾到一旁,背起受伤的外卖小哥,只一句“我楼下有车,我们去医院”!   ……   飞快掠过的画面,终于模糊到无法看清。   只见仿佛有一道五彩斑斓的光带,围绕着神州大地,不断盘旋着。   最终,竟是化作一条啸傲九天的黄金巨龙!   龙,为华夏之图腾!   刚才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画面,有的震动全国,有的却永远无人知晓。   他们是华夏人的龙魂,他们是华夏人几千年的精神传承!   金龙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竟从画面中飞腾而出,扑面而来,将孔子和张凡的身体托起,骑乘在宽阔的巨龙脊背上,再一次飞到九天之上!   张凡知道,一小时的直播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可是看起来,夫子却仿佛意犹未尽。   两千五百年后的华夏,带给他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惊喜。   如果可能,张凡甚至愿意带孔子走遍大江南北,在华夏身周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圣人的足迹。   毕竟,这可是华夏最早的“驴友”呢!   可是终究时不我待。   泱泱华夏,万里神州,可以展示的方向,太多太多了。   见兵,见食,见民之信仰!   夫子,这朗朗后世,还有什么是你想要看的?   “张凡小友。”   历经无数次神迹,孔子此次骑乘金龙,也能泰然处之,看着脚下的茫茫白云,万里山河,但神情却有些怪异,似乎是欲言又止。   哈哈!   张凡见状,莞尔一笑。   忽然说道:“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啊!   孔子猛地被说中心事,浑身一震,脸上泛起一丝苦笑,拱手道:“知我者,张凡小友也!”   ???   孔子似乎懂了,但是后世的观众,至少99%是懵逼的。   “说的啥?”   “张凡,你还是说中文吧……”   “请你善良!记得你是个现代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   “什么好不好学的……要表达什么?”   “求翻译求翻译!”   华夏内部都蒙圈了,歪果仁那边……   “???”   “华夏人在求翻译?”   “翻译啥?”   “刚才又有哪个作死的,黑华夏了?拉出去打死啊!每次都黑不赢!反而被打脸!很爽吗?”   “不不不!好像华夏人在要求……翻译华夏文……”   “???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也看不懂?”   “好像还真是的!毕竟是隔了两千多年啊!很多文字的表达方式甚至是含义,已经是截然不同了!”   “咳!我们就从没有这种情况啊!”   “呃……你小声点好么!这也骄傲?这是因为咱们没有两千年的历史啊……”   。牛牛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