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3 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貂蝉有愧。   无以为报。   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   第一,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夫君口中的“贤内助”,为夫君分忧。   第二,她要更温柔、更温顺、更体贴,更仔细了解夫君,以求夫君发自内心接纳自己。   貂蝉开始疯狂学习。   曹旭所教内容早就学会了。   曹旭留下的考题也全都做完了。   貂蝉又翻出一些书籍资料,有曹旭以前为学堂编写的教材,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可以称得上艰深晦涩、博大精深,让人觉得头脑发胀。   不过。   貂蝉看的津津有味。   因为这是夫君写的啊。   貂蝉看到这些知识,就越发佩服夫君,心中动力也越发充足,发誓要跟上夫君脚步。   这时。   书架角落。   她看到一叠零散手稿。   貂蝉以为也是笔记或教材。   可仔细一看,却惊讶发现,全是诗词。   有些犹豫。   诗词涉及**。   她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看。   “夫君说,妾可随意进入书房,这里的手稿也都可以翻阅,夫君想来也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避讳的东西吧?”   貂蝉自言自语。   她对曹旭一切都深深着迷。   如今可以说是曹旭的头号迷妹。   哪忍得住?   犹豫一下。   貂蝉看了下去。   其实这些手稿诗词。   多为曹旭穿越头一年所写。   当时不适应环境、心境不稳,故而写了(抄了)不少伤春悲秋的诗词以抒情感,但随着后来渐渐习惯、安逸,也就没在做类似的事情了。   手稿随便一塞。   丢到书房角落里。   曹旭自己都忘记了。   没想到会被貂蝉无意翻出来。   貂蝉看到这些被随意塞到角落里的诗词手稿后,她整个人都陷入无以言表的震撼之中。   因为。   这些诗词。   每一首。   皆为传世佳作。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短的五言诗,符合当下文体。   寥寥几字似乎描绘出一个寂寥孤独的身影,以及让人动情复杂的情感。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貂蝉眼眶泛红。   这首格式结构是夫君的独特风格。   夫君文笔。   依然如此卓越而又优美。   只是,那充满悲恨凄楚的感**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这是貂蝉所没有见过的一面。   原来。   夫君这般乐观之人。   他也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时候。   但他却把最积极、最乐观、最奋进一面留给别人,所有哀愁则在幕后孤独承受。   貂蝉感到心碎。   不知夫君为何而愁。   若当时能在他身边陪着他该多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太美了。   貂蝉落下泪。   她看到一个月下独饮、孤傲清冷的身影。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他却只能寄托这月光传达相思,若夫君能如这般思念妾身、立刻死去也满足了。   手稿不算多。   大概二十多份。   全都是经典之作。   大体代表曹旭穿越头大半年的心路历程。   既有伤春悲秋、思念过去,也有深刻反省、怡然自得,最后还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貂蝉觉得。   看这些诗词。   她的心都要化了。   被夫君绝世文采彻底倾倒。   又为夫君情感丰富而感动。   更为夫君低调、谦逊所折服。   但其中有一首《节妇吟》却让貂蝉彻底失控了。   倒不是说,这首诗词最高明,其实放在这么多千古名作中,这一首诗词算不得上流、甚至中流都达不到,但却最能触动貂蝉的心情。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诗。   是另有深意的。   但从文字层次上。   它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刻画出一个忠贞妻子的形象。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恨不相逢未嫁时!”   貂蝉泪如雨下。   …………   曹旭在健身练武场。   闲着无事指导一下吕玲绮。   结果莫名其妙。   系统提示疯狂刷屏。   【貂蝉震撼+!】   【貂蝉感动+!】   【貂蝉伤心+!】   【貂蝉爱意+!】   【貂蝉爱意+!】   【貂蝉友善+,当前友善(情比金坚)!】   貂蝉好感度骤然飙升一截。   曹旭这会儿,可啥也没做,只觉得莫名其妙。   一脸懵逼!   莫名其妙!   卧槽,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了啊!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鲜花,求评价票!求鲜花,求评价票!)   。   。牛牛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