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1890年刘云系人员名单(共36名) 行动队总队长:刘云上校,36岁,桂林陆军学院毕业,曾进入国防大学接受三年特别培训。 军事组(25名): 参谋:杨正金中尉,26岁。 电子专家:马成武少尉(25岁) 第一突击队:队长钟夏火上尉,26岁。 队员:王直(狙击手)、[孙贺]、[冯柔]、顾英扬(23岁)、《朱涛》、[蒋万里]、肖如海(22岁) 第二突击队:队长《丁介云》上尉,29岁。 队员:《王镇》、《卢子祥》、武定国、《贺鹏程》、《陈驾云》、邓简(24岁)、《杜灼林》 支援队:队长胡克中尉,27岁。 队员:《吴贝年》、刘百良(25岁)、梁天河(21岁)、张遥前(24岁)、张一叶(20岁) 专家组: 文易博士,37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文化学院副院长。 牛金博士,3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师,曾在首都钢铁公司担任过副总工程师; 韩浪,25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财政学硕士,曾任南京大学商学院助教; 田正宏,27岁,毕业于云南大学商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曾任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讲师; 莫宁,24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学院,政治学硕士; 马丰,26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工业化学硕士,曾任鞍山钢铁厂技术员; 江闻涛,24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设计系,曾任大连造船厂助理设计员; 何新,25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曾任兵器工业部773设计所助理设计员; 张志高,23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罗素兰,22岁,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注:由圈起的人在1890年宫廷政变中战死。 由《》圈起的人在1896年光兴丁案中被处决 附录二:1890年帝国首届内阁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翁同和](帝师,前户部大臣、军机大臣) 次官:文易(37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在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文化学院副院长) 陆军大臣:[刘坤一](湘军名将,现任两江总督) 次官:何新(25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曾任兵器工业部773设计所助理设计员) 海军大臣:[张之洞](湘军领袖之一,现任湖广总督) 次官:江闻涛(24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设计系,曾任大连造船厂助理设计员) 内政大臣:[汪鸣銮](帝党成员、翁同和至好,现任吏部侍郎) 次官:[陆宝忠](帝党成员,侍读学士,光绪近臣) 财政大臣:韩浪(25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财政学硕士,曾任南京大学商学院助教) 次官:莫宁(24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学院,政治学硕士) 外交大臣:[曾纪泽](曾国藩之子,jing于天文、算学、外语,曾任驻英、法、俄国公使) 次官:张志高(23岁,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工商大臣:牛金博士(33岁,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师,曾在首都钢铁公司担任过副总工程师) 次官:(待定) 文教大臣:[志锐](珍妃胞兄,礼部侍郎,光绪近臣) 次官:罗素兰(22岁,毕业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科技大臣:[刘铭传](台湾巡抚,曾上言修造铁路,对外国先进科技兴趣甚高) 次官:马丰(26岁,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系,工业化学硕士,曾任鞍山钢铁厂技术员) 农林大臣:田正宏(27岁,毕业于云南大学商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曾任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讲师) 次官:(待定) 卫生大臣:[文廷式](帝党成员,侍读学士,光绪近臣) 次官:(待定) 注:有号者为历史人物。 附录三:1894年主要军事官员及作战部队(不包括海军) *总参谋部: 总参谋长:刘云中将(侯爵) 作战处处长:杨正金少将 训练处处长:武定国少将 情报处处长:朱涛少将 后勤处处长:马成武少将 装备处处长:胡克少将 *常备军: 一.禁卫军: (一)编制 禁卫师由师部机关、师直属队和三个禁卫步兵旅组成。 *师直属队包括: 师炮兵团,下辖五个炮兵营,其中三个营装备150毫米重炮,两个营装备75毫米野战炮,另辖jing卫步兵营、辎重营、炮兵侦察连各一个,全团2364人,共配备150毫米重炮27门、75毫米野炮36门; jing卫团,同一个普通步兵团,全团1641人; 骑兵团,全团以战马机动,编制类同普通步兵团,多了一个战马养护连,全团1659人; 辎重团,辖三个辎重营和一个jing卫连,全团1180人; 工兵团,辖三个工兵营和一个jing卫连,全团1483人; 侦察骑兵营,比普通步兵营多一个战马养护排,全营432人。 *禁卫旅由旅部机关、旅直属队和三个禁卫步兵团组成。 旅直属队包括: 炮兵营,辖三个炮兵连,jing卫排和辎重排各一,全营255人,配备75毫米山炮18门; jing卫营,同一个普通步兵营,全营426人; 辎重营,辖三个辎重连和一个jing卫排,全营352人; 工兵营,辖三个工兵连和一个专用器材连,全营453人; 侦察连,同一个普通骑兵连,全连110人。 *禁卫步兵团由团部机关、团直属队和三个禁卫步兵营组成。 团直属队包括: 炮兵连,辖三个炮兵排,全连65人,配备57毫米山炮9门; 机炮连,辖三个机炮排,全连65人,配备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3门; jing卫连,同一个普通步兵连,全连110人; 辎重连,辖三个辎重排,全连101人。 *禁卫步兵营由营部机关、营直属队和三个禁卫步兵连组成。 营直属队包括: 机枪排:辖三个机枪班,全排20人,配备毫米马克沁机枪或十管格林机关枪3挺; jing卫排:同一个普通步兵排,全排32人; 辎重排:全排32名,负责全营补给的运送和发放。 *禁卫步兵连除连部外辖三个排,每排三个班,每班10人,班长使用毫米左轮手枪,士兵使用毫米毛瑟88式步枪。排设排长和通讯员各一,均使用左轮手枪,副排长为一班班长,全排32人。连部包括连长和副官,通信员2名,狙击手5名(使用奥地利曼利夏二十响步枪),炊事员3名,医官1名,会计1名。全连110人,其中战斗人员105名,配备毛瑟步枪9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5枝,左轮手枪19把。 *禁卫步兵营共426人,其中战斗人员372名,配备毛瑟步枪30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15枝,左轮手枪68把,马克沁机枪或十管格林机关枪3挺。 *禁卫步兵团共1641人,其中战斗人员1400名,配备毛瑟步枪102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53枝,左轮手枪246把,机枪9挺,57毫米山炮9门,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3门。 *禁卫步兵旅共6555人,其中战斗人员(不包括工兵营、辎重营及旅部机关)4981人。全旅配备毛瑟步枪351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179枝,机枪30挺,57毫米山炮27门,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9门,75毫米山炮18门。 *禁卫步兵师共28581人,全师配备毛瑟步枪1275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610枝,马克沁或十管格林机枪99挺,57毫米山炮99门,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33门,75毫米山炮54门,75毫米野战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榴弹炮27门。 注:开战前即便是全国最jing锐的禁卫第1师及禁卫教导旅也并未完全达到此标准,而其他师旅的重装备平均达标率还不到25%:禁卫第2师没有150毫米重炮,师炮兵团仅配备24门75毫米野炮,全师仅配备到35挺机枪,禁卫第3师的全部炮兵装备为38门57毫米山炮和17门75毫米山/野炮,没有1挺机枪。新组建的禁卫第4师甚至一门炮、一挺机枪都没有。 (二)主要军官名单 京师卫戍旅旅长:陈驾云准将 禁卫教导旅旅长:吴贝年准将 禁卫骠骑旅旅长:[董福祥]准将 禁卫第一师师长:丁介云少将 下辖: 禁卫第一旅旅长:卢子祥上校 禁卫第二旅旅长:贺鹏程上校 禁卫第三旅旅长:王镇上校 禁卫第二师师长:钟夏火少将 下辖: 禁卫第四旅旅长:张遥前准将 禁卫第五旅旅长:刘百良准将 禁卫第六旅旅长:梁天河上校 禁卫第三师师长:[聂士成]少将 下辖: 禁卫第七旅长:张一叶上校 禁卫第八旅长:[徐邦道]上校 禁卫第九旅长:杜灼林上校 禁卫第四师师长:[左宝贵]少将 下辖: 禁卫第十旅旅长:顾英扬上校 禁卫第十一旅旅长:肖如海上校 禁卫第十二旅旅长:[王德标]上校 禁卫第五师师长:张遥前准将(兼) (三)发展: 至1894年末共编成五师三旅,计十六万二千人。 二.国防军: (一)编制 帝国陆军常备步兵师的战斗力稍逊于禁卫师,其师直属队中没有骑兵团,炮兵团为四营制,配备75毫米山炮36门,75毫米野炮18门。旅属炮兵营则装备57毫米山炮27门,团属炮兵连和机炮连均装备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每连各三门。全师26536人,共配备毛瑟步枪11730枝,曼利夏狙击步枪557枝,机枪99挺,57毫米山炮81门,37毫米十管格林机关炮66门,75毫米山炮36门,75毫米野炮18门。 注:开战前陆军常备军中最jing锐的步兵第1师的重装备达标率还不到80%,而其他师旅的重装备平均达标率不足35%,第2、第3步兵师完全没有配备机枪和多管速shè机关炮,第3师的全部炮兵装备不过是27门57毫米炮和16门75毫米炮。 (二)主要军官: 骑兵第一旅旅长:海啸天上校 骑兵第二旅旅长:赵飞雪上校 步兵第一师师长:邓简少将 步兵第二师师长:[刘永福]少将 步兵第三师师长:[卫汝贵]少将 步兵第四师师长:[徐骧]少将 (三)发展: 至1894年末共编成四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计十一万五千人 三.改良军: 由湘军以及各地练军、防军改编而来,500人为一营,分马、步、炮营,十营为一军,若干军为一兵团,主要用于地方守备和边境防御。武器装备各地不尽相同,湘军改编的第十兵团装备水平较高,其他地方的改良军基本上以旧式步枪、山炮以至鸟枪、抬枪为主。主要部队番号及实力如下: 第十兵团:由湘军主力组成,辖八十五个步营,十五个骑营,十个炮营,共五万五千人,驻两江、两湖地区。后整编成为步兵第五、六、七师。 第二十兵团:由两广地区练防军组成,辖七十个步营,五个骑营,五个炮营,共四万人,驻防两广。后部分整编成步兵第十三师、duli步兵七十三、七十四旅。 第三十兵团:由四川、云贵地区练防军组成,辖七十五个步营,十个骑营,五个炮营,共四万五千人,驻防四川、云贵并负责支援xizàng。后整编成步兵十一、十二师及duli步兵七十七旅。 第四十兵团:由陕西、甘肃、xinjiāng等西北地区练防军和地方武装组成,辖六十个步营、二十七个骑营,三个炮营,共四万五千人,驻防西北地区。后整编为步兵第十七师、duli步兵七十六旅、duli骑兵第四、五旅。 第五十兵团:主要由原八旗军和蒙古地方军整合而成,辖四十个步营、三十八个骑营、两个炮营,共四万人,驻防蒙古、东北地区。后整编为duli骑兵第一、二、三旅,duli步兵七十八旅等。 共五个兵团,二十二万五千人,1894年逐步整编成国防军或被撤编。 少数残余的八旗和绿营部队尚在改良或裁撤中。 至中ri开战前,全国旧式军队总员额约为35万人。 四.预备军。 1891年开始,随着禁卫军和国防军的相继组建,以及准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开展,预备军的组建被提上ri程。1891年10月,在训练处的努力下,组建了以直隶省预备兵为基干的禁卫第一补充预备师,其功能主要是在平时训练预备军,战时为常备军输送成编制或单个预备人员以补充损失,平时的常备人员不到五百名,战时可在一周内动员三万预备兵送往前线。 1894年4月,禁卫第一补充预备军组建,辖三个补充预备师,可在一周内动员十万预备军补充前线损失。 1894年5月,又组建了国防第四战斗预备师,该师除500名骨干外,全部士兵均为预备役人员,战时经一个月的组训后即可投入战场。后改为国防军步兵第四师。 至1894年末,共组建禁卫补充预备师三个,国防补充预备师两个,国防战斗预备师一个,可在一月内动员十八万预备军。 注:有号者为历史人物 附录四:光兴年间帝国五大军工巨头 汉阳兵工集团公司(汉阳):1891年成立,主要生产各种轻武器。后隶属汉冶萍集团,成为包括轻重机关枪、机关炮、迫击炮在内的各种轻兵器及弹药的主要生产企业。 金陵工业集团公司(江宁):1891年成立,主要生产机关枪、舰用机关炮、副炮等。后整合为金陵重工,增加了内燃机、航空器、轻型舰艇、坦克装甲车辆等生产项目。 北洋工业集团公司(天津):1892年成立,拥有大连造船厂和天津的原北洋机器局,可建造各型战舰,生产轻型火炮和轻武器。后演化为北洋重工,新增内燃机、航空器、坦克装甲车辆等项目。 江南制造集团公司(上海):1892年在原江南制造总局基础上组建,制造各种山野重炮、要塞炮和军舰主炮等。后整合为江南制造,主要生产火炮和弹药,并可建造大中型军舰。 南方电子工业集团公司(上海):1892年成立,主要生产和安装各种电报系统和舰用电气设备。后整合为南方电子,成为军事通讯装备的主要生产企业。 附录五:1894年的帝**事院校(按建立或更名时间排列) 1890年 京师武备学校:陆军军官、士官学校,后并入帝国陆军大学。 南苑炮兵学校:陆军专业炮兵军官、士官学校,后并入帝国陆军大学。 保定陆军学院:原保定讲武学堂,直隶军区的陆军军官、士官学院。 京师同文学院:原京师同文馆,培养军事外语人才。 陆军医学院:设在京师。 1891年 帝**事情报学院:设在京师北郊,培养军事情报人员。 马尾海军学院:原马尾水师学堂,海军军官学院。 帝国陆军大学:主校区在京郊丰台,江宁有分校区,陆军军官大学。 帝国海军大学:主校区在天津,大连和上海有分校区,海军军官大学。 帝国狙击学校:设在保定,陆军专业士官学校。 承德骑兵学校:骑兵专业士官、军官学院。 1892年 帝国参谋学院:设在京师南郊,陆海军参谋军官学院,中高级指挥参谋人才的再培训基地。 京师禁卫步兵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禁卫教导旅驻地。 北洋海军技术学院:设在天津,培养海军技术士官、军官。 济南炮兵学校:陆军专业士官学校。 海军医学院:设在天津。 1893年 帝**事科技学院:设在京师,总参谋部直辖,培养军事科技人员。 帝国联勤学院:设在江宁,培养后勤士官、军官。 济南陆军学院:华东军区的士官、军官学院。 奉天陆军学院:东北军区的陆军士官、军官学校。 1894年 广州海军学院:海军军官、士官学院。 桂林陆军学院:西南军区的陆军士官、军官学院。 兰州陆军学院:西北军区的士官、军官学院。 武昌陆军学院:原武昌讲武学堂,华南军区的士官、军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