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老美国务卿杜勒斯提出,利用西太平洋海域中一些特殊岛群的战略地理位置,以“岛链”的形式封锁毛子和我国海上通道的设想。 现今除“第三岛链”外,以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组成的第一岛链。 以关岛为中心,由岛国的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和美国的马利亚纳群岛等岛屿组成的第二岛链早已完整成型。 而后,我们一直在寻求各种通道和途径,来冲破封锁。 老美也不断维持、加大对所涉国家的掌控,以及对整片海域的海陆空立体式监控。 陆地上,有各种路基防御和侦查设备为主,空中有侦察机和卫星。 至于海上,自然就是舰艇和潜艇。 其中的潜艇,是我们在海面舰艇部队不够强大时,最倚重的突破和防御手段。 也是老美在顾及国.际影响下,最隐蔽的监控和侦察手段。 高梅他们此次绕过马岛外海进入返航阶段时,必然要经过所谓“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的海域。 而搭乘他们的,是我们前一年刚刚下水,还没有正式列装海军的093型攻击核潜艇。 乘坐着这艘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攻击核潜艇,在海面下三百米处以十八节的速度巡航。 除了有幽闭恐惧症,吃了镇定剂已经睡下的蔡阿伦外,高梅几人全都是新奇中带着几分亲切。 亲切的原因,来自于保护秦院士和海军秘密研究院的那次任务。 每天需要贴身保护秦院士,大家被动的接触了很多科研项目中的技术信息。 其中非常多,都是来自于眼下这艘潜艇。 秦院士他们进行的项目,是基于093型攻击核潜艇的实航信息,对我国的第二代战略核潜艇做最后的模拟试验和设计调整。 如果一切顺利,明年093型攻击核潜艇正式列装海军的时候,第一艘094型战略核潜艇就该下水了。 一旦完成列装,两款低噪音高机动的新型核潜艇,就可以互为依托自由出入太平洋中心地带。 让拥有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弹道导弹,可以精准覆盖我们脚下这颗星球的任意一个角落。 093艇这次是深入太平洋训练了近三十天后,在返航途中接到命令,拐了个弯带上高梅几个一起回家。 艇长陆晓光上校个子不高,人很白净。 (潜艇兵理论上没有高个子,又因为长时间不见日光,基本上都很“白净”。) 许是一次漫长、孤独且压力巨大的任务就要结束了,正处于回家的途中,陆艇长的情绪很好。 对与蹬艇的高梅一行,变现的非常热情。 专门安排人,带着“客人”简单参观了下潜艇。 指挥舱里压低声音看了会儿热闹后,高梅几人正准备会休息室,声呐雷达值班员忽然报告,侦测到了异常回响,高度怀疑为机械类音频。 陆艇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指挥潜艇调整深度、航速、姿态,整个指挥室随即进入战备状态。 不同于路上或水面,眼下这种环境,高梅几人能做的只有不添乱。 五个人生怕影响指挥室内各岗位的工作,默契的屏息放轻脚步,极力安静的回到休息舱,靠在狭小的床铺上,连交谈声都不敢发出。 听到隔壁舱室蔡阿伦居然在打呼噜,狸猫赶忙过去给他换了个姿势止住鼾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更多的信息被收集到,已经可以确定093右后侧大约十五公里左右,有另一艘潜艇在活动。 首先可以确定,绝对不是我们的艇。 其次,从搜集到的声纹信息判断,非常像老美的“俄亥俄”级核潜艇。 不过……和声纹库中已掌握的信息进行比对,细节上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短暂的判断后陆晓光认为,这次遇到的很可能是传言已久的“俄亥俄”改进型。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是老美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陆续下水进入海军序列,累计总数量达到十八艘的、大吨位、高性能核动力潜艇。 最新下水的第四代型号,每艘造价超过二十亿美刀,是迄今各国海军中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堪称“潜艇之王”。 随着最新型号的下水,以及各国同类潜艇、侦测手段以及拦截能力的提升,早期型号的四艘已经处在了被淘汰的边缘。 老美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于是他们在和毛子达成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时,将自己的战略导弹潜艇的数量将限制在14艘。 而淘汰下来的四艘并没有就此退出现役,而是进行改装,使其成为特种作战潜艇。 根据现有的情报看,淘汰下来的四艘俄亥俄级,除了进行软硬件升级外,按照条约卸载了核弹头,改为携带“战斧”式巡航导弹和袖珍潜艇。 用途也从战略核威慑,变为执侦察、战术打击、偷袭、解救人质等行动。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一点,从时间上看,今天遇到的,很可能是一艘已经初步完成升级改装,z正在进行实航测试的“家伙”。 093发现了俄亥俄的时候,俄亥俄上的声呐雷达也发现了093。 对于老美来说,093属于情报中熟知,但真实参数还处于不完整状态的半未知装备。 他们单从被探测目标的体积上,就已经猜出遇到的是什么,并且大为兴奋了起来。 相比之下,老式的俄亥俄级即使进行了整体升级,也逃不出原有的基础框架。 我们最多也就是能更新一下,该型号最新的声纹信息。 而且,眼下碰到的这个“家伙”,从时间上就能看出,应该处于改装升级后的测试阶段。 也就是说,定型后的相关参数,应该还会存在一定的变化。 所以,虽然不能说收集到的信息没有任何意义,但价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可对于对方来说,我们093的所有有效信息,都是具有巨大价值的。 基于这一点,眼下对与我们来说,周旋下去收集信息没有意义。 最位理想的选择是,尽快甩脱对方。 可眼下所处的海域海形,对方比我们的资料要更全面也更熟悉。 因此极难成功不说,对方还能通过我方机动时展现出来的性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所以,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保持平稳的航速与深度,以最“平和”的方式回到我国领海,从而脱离对方的监视。 以此种方式,将093的各项性能参数的暴露程度降到最低。 “俄亥俄”跟了一段后便意识到了陆晓光的应对思路。 虽然郁闷,但大家都行驶在公共海域,他们一时间找不到任何理由挑事,逼迫我们做出暴露性能的应对。 于是老美的艇长便下令提速接近,保持着一至两海里的安全距离,在093的上下左右各个方向游移不断,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综合信息收集。 我们也趁机观察和收集对方加减速、转向以及调整深度时的表现。从中找出与改装升级前的差异性,进行信息库补充。 就这样,两艘大型潜艇一动一静,在海平面下一百至一百五十米的深度,貌似相安无事的避过周边国家的领海和经济专属区,安静的向东北方向航行。 直到两个多小时以后,俄亥俄级侦测到海面上有一艘岛国军舰。 一贯自诩为世界警察的他们,发现岛国人居然不声不响的,出现在远离他们本土海域的地方。 自然第一时间就生出了问一问,如有必要再管一管的心思。 两相联络后,海面上的岛国舰艇告之老美,他们正在执行一项机密的任务。 而且,现在非常迫切的需要帮助。 因此,希望“俄亥俄”尽快与上峰联络。 岛国舰艇的答复,成功引起了“俄亥俄”的兴趣,艇长第一时间联络亚太地区司令部确认信息。 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反馈,反馈中司令部方面解释,之前的一段时间,岛国和马岛联手进行了一项高技术含量,绝密级的科学研究。 就在研究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时候,华国方面获取了相关情报。 并派出了特战小队深入马岛领土,对科研机构进行突袭抢夺了研究成果。 为堵截下落不明的华国特战小队,马岛方面以及岛国方面,正在全力封锁领空和领海,寻找对方踪迹。 现在空域已经被雷达和卫星全面封锁,海域因为舰艇力量不足,还无法完全覆盖。 因此,希望“俄亥俄”艇在不影响任务的情况下,尽量予以配合。 和093遭遇的这艘“俄亥俄”级潜艇刚刚完成改装升级不久,此时正在亚太地区进行适应性训练和综合性能测试。 也就是说,它虽然出现在了老美亚太司令部的管辖海域,却并没有被编入亚太地区的军事序列。 老美亚太地区司令部,也没有权限直接对该艇进行指挥和调派。 “俄亥俄”级的艇长正在权衡要不要接受亚太地区指挥部的请求时,脑子里忽然灵光一现。 之前和093意外遭遇的时候,他就纳闷过,按说华国人的大型核潜艇出航,目标肯定是奔着“深蓝”去的。 只有太平洋深处广阔的海域,才是他们施展的舞台。 而东南亚海域因为岛屿众多,海况非常复杂。并且周边海域完全在华国常规潜艇的活动半径内,大型潜艇没事儿钻到这片儿来干嘛。 当时他想的是,可能是093和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有意到海况复杂的区域做适应性训练。 可现在想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