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来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5章来人了!   搞炮轰导弹发射车,自然是不靠.谱的办法。   而靠.谱的办法,又必须建立在了解足够情报的基础上。   眼看着时间已经奔着五点去了,刘毅和猎犬两个果断轻装。一个摸向一营驻地,一个兜圈子绕向三营驻地。   根据之前的侦查信息,借着阳光西斜投下的斑驳阴影,迂回渗透借进了两个营的外围监控网。   在六点多的时候,又一东一西的先后出现在了二营的发射场周围。   不等摸清情况呢,红方营区内几声悠长尖锐的哨音乍起。   哨声的尾音落下,静默待命状态下的火箭兵们开始迅速集合。   随后,各车组跑步分赴岗位。   刘毅在哨声响起的一瞬,还以为是渗透行动暴露,或是山坳里潜伏的夜龙一帮暴露了。   但随即确定,红方火箭军的动作,是进入了发射前准备。   看了眼时间,已经快到晚上七点了。   广西这时节大约七点半左右日落,山区八点以后天就彻底黑了。   再配合上导弹部队已经进入发射准备阶段,这说明距离红方发动第二阶段进攻的时间点,已经不远了。   迅速记下眼前阵地的总体布局,并着重观察了一下几个关键点后无声撤离。   等返回了隐蔽的山坳时,时间已经临近了七点半。   刘毅在返回的途中,脑子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重新和大队汇合,与随后赶回来的猎犬,迅速在地图上标记出各自侦查到的情况。   边标记,边将脑子里同.步完善了想法表述了出来。   几名骨干凑在一起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完善后,二十七个人分作三组各自行动。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林子里的光线已经非常暗了。   距离红方导弹旅一营的外围警戒区,大约二百米的山脚洼地里,一个身影在缓缓的向前摸进。   树林较为稀疏的地方,因为阳光到地面的照射率不均匀,导致地表植被的茂盛程度有很大的差异。   这非常考验渗透线路的规划能力。   山脚的身影悄咪.咪的爬进了一段后,前进方向上失去了树冠阴影的掩护。   一个利落的低姿前翻,滚过了一道将近两米宽的危险区域。双臂撑着地面,缓缓的伏进了一大片阔叶灌木中。   而后,借着阔叶丛的掩护,继续向前慢慢摸进……   此时林子里只有极其微弱的光线,而且存在着大片大片的阴影。   靠近山顶处的红方潜伏哨,尝试着开启了夜视仪。   奈何对于肉眼来说,已经不足以清晰视物的天光强度,在夜视仪显示出的画面中,确呈现出了杂乱斑驳的红外辐射。   就算山脚方向有可疑人员靠进,发出的热反射,也会被自然光的辐射遮掩掉。   所以,哨兵只能悻悻的关闭夜视仪,并提醒身边的列兵打起精神。   而后,两个人瞪大了眼睛,来回巡视着前方小组负责的监视区域。   “擦,班长!”列兵讶异的低呼了一声,同时抬手指向前方一点钟方向。   “放下!”哨兵一把压下了哨兵的胳膊,伏底身体集中精神看向列兵指的方向。   列兵赶忙压低声音,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那里的叶子,大叶子,就是一丛的那……”   “闭嘴,看到了!”哨兵低声警告了一句,视线锁定了列兵发现异常的那丛阔叶灌木。   太阳落山后山里起了微风,但在重重山岭的遮挡下,只有树冠和风口位置的植被,叶片枝条才会微微的拂动。   而列兵注意到的那个方向,周围的植被都风平浪静。   只有高出山线地表很多的那处阔叶灌木丛,时不时的就有枝叶明显不自然的抖动个一下半下的。   哨兵确定情况绝非自然造成的之后,心跳不自觉的加快了起来。   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五个班的人在这片山头轮班埋伏了小半天儿,脖子皮都晒爆了,可算是等来了收获。   拽着身旁的列兵往后缩了缩,腰间抽出对讲机小声呼叫:“高哥,高哥!”   “喊代号,没规矩!”对讲机里响起了山顶方向狙击手“高哥”不爽的声音。   哨兵吓得赶忙捂住对讲机外放孔,将音量调到极低后。   小心的探头往山脚的那丛阔叶灌木看了一眼,确定没惊到目标后,才再次按下通话键。   小声说:“5组,看我位置山脚一点钟方向…那里有一大丛阔叶灌木。”   几秒钟后,对讲机里响起:“看到了,怎么……”   高哥的疑问句不等说完,便同样发现了灌木丛的异常。   瞪大眼睛屏息确定了一下,赶忙按下通话键交代:“你俩给我闷住了,千万别露头。”   “明白,明白!”哨兵连着应声,拽着身边呼吸异常急促的列兵又往后推了一点儿。   这当口,山脚的那个身影,已经慢慢爬出了灌木丛。正在沿着前方的地形凹陷,继续向山腰方向摸。   他的动作虽然已经极力小心了,但还是被山顶方向的狙击瞄镜看的一清二楚。   说实话,头回用瞄镜锁定一个大活人,就算明知枪里装的是空包弹,神枪手高哥也紧张的不行。   以至于扣着扳机的右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得出汗湿滑,食指更是发木发麻。   旁边的观察手压低了声音,将情况向上汇报的同时,高哥眼睛通过瞄镜锁着目标。右手松开把位,慢慢的张合着促进血液循环。   “现在距离多少?还有没有发现别的目标?”耳机中响起了侦察连连长低沉的询问声。   高哥保持着瞄准的姿势,身旁的观察手汇报道:“报告,现在目标距离我六百三十五米,周围没有发现其它可疑目标。”   “应该是他们的尖兵,闷住了,保持监视,千万别暴露了。”连长虽然极力控制,但语气中还是透出了丝丝的激动。   距离三营遇袭已经过去好几个小时了,司令部抽调精干力量布置在处于大后方,就是为了保证导弹旅的安全。   同时以此为诱饵,清理掉蓝方在西南半边战场的残余力量。   现在鱼儿上钩了,总算没有让大家白等。   随着情况被继续上报,侦察连很快得到指挥部命令。   命令有三条,分别是:保持隐蔽监控;及时上报进展;等待进一步指令。   侦察连连长一看命令,心头顿时就凉了半截。上面虽然没有直说,但显然是没打算他们投入接下来的清理战斗。   不用驻防的侦察连用谁?   还用说嘛,特战队呗。   导弹旅阵地位于后方,在蓝方没有有效攻击武器的情况下,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蓝方就算有小队渗透进来,除非能清理掉所有的保卫力量,不然紧紧凭借单兵武器,很难对各营的中大型车辆造成多大的损伤。   所以,防御方面之前只有三个营本身的警勤连,以及机步师下面的一个侦察连。   三营阵地遭到了袭击后,红方司令部意识到接下来这种小规模的渗透袭击必然还会发生。   所以,紧急抽调了三个正在执行清理任务的战弩小组协助防御。   后来转移计划取消,整个导弹旅成了吸引蓝方散兵以及渗透小队的诱饵。   红方司令部不敢大意,综合考量之下,将第一阶段立下大功的长剑小组也调了过去。   长剑这次来了三个小组,开战前一个个的都抱着给蓝军上课的心思。   谁成想第一阶段刚开始,派去东北方向为第二攻击阶段做前期侦查的两个小组,什么都还没做呢,就憋屈的报销了。   这让西南半边剩下的那个小组,脸上无光的同时,憋足了劲挽回颜面。   这一发起飙来,穿插、摸点、破坏、偷袭,可谓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当天明时分,第一阶段战斗接近尾声时,一组人打出了绝对辉煌战绩。   同时,也因为连续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辗转机动,全员累到几近虚脱。   战场趋于平静后,战弩的大队长派了架直升机,把瘫在深山里的五个人接回营地。   液体和营养药顶上后,强令五人休息。   五个人小子也是累惨了,这面输上液体,那面就呼噜声大起。   因为没人打扰,这一觉直接就睡到了半下午。   起来后组长一声令下,全体抓紧时间吃东西、互相搓揉捶打身体恢复状态,以做好参加晚上的第二波攻击的准备。   可就在五个人打算晚上再创辉煌的时候,却意外的收到了协防导弹旅阵地的命令。   说实话,让一个精锐小组在后方守卫重要目标,确实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是,战弩的大队长也是有苦衷的。   郑海的大队虽然资历浅,但这几年名头窜起的很快。   尤其是几个一线小组,绝对是实战环境中千锤百炼出来的。   演习任务下来时,战弩的几名主官嘴上说的豪气无比,把下面人鼓舞的嗷嗷直叫。   但他们心里明白,如果是在比武场上,战弩确实有对有绝对的信心,用成绩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可真要上了战场,枪口瞄人真打实干,谁胜谁负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儿打蹙的。   毕竟作为中部军区直属部队,打赢了那是天经地义。   一旦输了,那可真就坐实了“战场新兵”的名头了。   正是处于这种担心,才紧急以学习交流的名义,用三个二线小组换了长剑的三个一线小组回来,并以战弩的编制参加演习。   说白了,这就是一手保险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