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险之又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7章险之又险   判断出自己此刻在夜视镜头的有效距离以外,刘毅稍稍放下心来。   小心的探头观察之下,再次确定了之前的判断。左右迂回了一下,发现小楼的东、北、西,三个方向的把头的二楼窗口位置,各有一枚摄像头。   另外,三枚摄像头的监控角度,全都是对着斜下方向的。   南面虽然没有去看,但估计情况是相同的。   这个发现,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楼内没人巡视。   因为那个人只有守着监控画面,就能够时时掌握小楼四面的情况。   在脑子里按高度和角度计算了一下,刘毅基本可以确定,对方只是用摄像头监控小楼四面墙的近点。   而且,因为监控角度的原因。   每一枚摄像头的正下方,都是监控盲区。   不过,这显然不是对方不小心留下的漏洞。   水文站的小楼,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下对称结构。   一层是个大空场,大半的空间安放着各种仪器和控制平.台,只有一个存放数据和办公的小隔间。   二层被间壁成了五个小房间   分别是两间宿舍,一间洗手间,一间厨房和一间仓储。   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一层南面是门其它三个方向分别有一扇窗。而二层每个房间和走廊的尽头各有一扇窗,   不对称的窗口位置决定,安放的监控设备的二楼窗口正下方,对应的都是一楼外墙。   也就是说,就算有人进到了监控死角里,除非破墙而入外。不论是走门还是走窗,都得进入监控范围内。   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对应的人是错的。   别说是刘毅了,随便一个消防兵过来都不是问题。   猫着腰直线接近东侧摄像头正下方,双腿稍稍用力,跃起的同时,两支手扒住一二层之间的雨打。   借力向上一窜,右手就扒住了二楼窗口。   悬在一二楼之间的位置,再次确认了一下头顶摄像头的捕捉角度。而后双臂协同发力,整个人就上到了二楼窗口的外沿上。   因为要抵御夏秋季的台风和海边的烈阳,二楼的窗口比普通住宅窗户要小上好几号。   刘毅保持着半蹲的姿势稳住身形时,头顶距离上方的摄像头,只有不到一拳的距离。   身体只要再向前探一两厘米,就会进入捕捉范围。   这还不算,攀上来之后稳住心神的一刻,刘毅隐约听到了头顶方向居然有极轻的呼吸声。   频率很低,绵长缓慢。这是典型的,属于狙击手的呼吸特征。   而且,必然是个高手。   闭上眼仔细分辨了一下,呼吸声的位置在房顶偏左的位置。   由此判断,对方的警戒方向偏北,正是中继站营房的位置。   刘毅一手扶着外墙墙面,一手按着窗口外沿稍稍缓了口气。   借着不算太亮的月光,仔细看了看闭合的铝合金窗户。   错扇式的窗户看似闭合的很紧实,但因为摄像头延出的不知道是电源线还是数据线的软线,从边缘处走进屋内,所以靠外的一扇并没有完全闭合。   只是窗扇边缘,卡在了窗框的凹槽里才看不出来。   发现这一细节后,刘毅稍稍松了口气。既然窗扇没有完全归位,里面的卡锁就肯定扣不上。   也就是说,费力爬上来的这处窗户,完全是可以进去的。   手掌按住外扇的玻璃上,稍稍加力试探着往对侧推了一下。   窗扇随即稍稍动了一点儿,顿挫摩擦感并不像预想中的那么强。   如果换个地方,这种根本没有人住的房间,几天的功夫滑道里就会积攒了不少的灰尘和杂质。   开关窗的时候,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就会造成顿挫和异响。   可水文站小楼不同,虽然没人住了,但不论定期上岛检修设备的技术员,还是三名驻岛战士,隔三差五的就会彻底打扫一次。   这才让窗扇滑道,始终保持着相对顺滑的状态。   虽然很顺滑,但凡事总会有个意外,刘毅依然极为小心的,一点一点的慢慢挪动。   刚推开了五分之一不到,头顶忽然响起了带着典型波士顿口音的美式英语:“roy,it,throughthecurtains.(我看不到,他们一直待在屋里,挡着窗帘。)”   “oh,shyoriental.(哦,腼腆的东方人。)”   二楼那位一泡尿真的很长,虽然没有尿上五分钟,但绝对超过了两分钟,而且水量充足。   虽然说起来似乎有些搞笑,但这同样是精锐战士的标志。   任务期间可能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没有机会吃喝睡觉,也同样没有机会解决屎尿问题。   尤其是潜行、潜伏时,排出去就等于给敌人指明了线索。   原地“释放”的话,一身屎尿味儿还潜个屁呀!   所以,没有一个强大的膀胱,和经得住考验的括约肌,是绝对不行的。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精锐战士中,女性奇少的重要原因。   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先天上的不足。   但如果有一个女性,可以做到和男性同样优秀,那她必将获得所有人绝对的敬佩。   因为,那意味着她付出了远超于男性努力。   比如说——高梅。   楼上和楼内打屁般的瞎扯了几句,刘毅听到了洗手间窗户被拉开的声音。   知道二楼那位是打算上房了,抓住时机将窗户再推开一些,缩肩直接挤进窗口。   可就在上半身已经探进窗口的一刻,视线下放扫到了一丝极细的红线。   此时刘毅的重心在上半身,而且两只胳膊已经尽到屋内。   眼前是一张木质书桌,不知木料材质和桌面厚度的情况下,撑上去很可能会发出较大的空腔声。   想稳住重心,只能回手扒窗扇。   可那么做的话,有一定余量的拼装铝合金边框,势必会发出异响。   情急之下双腿稍稍用力,整个人向前跃起的同时,上半身拱起,双手越过书桌探向屋内的地面。   手指接触冰凉的水泥地面稍稍撑了一下,接着是手掌,再次稍稍缓冲了一下冲击力。   随后有伤的右臂弯曲,整个人斜着倒下,右肩解除地面,通过这个动作卸掉绝大部分的冲击力后,身体团成一团向前前滚。   屁股挨到地面的一刻,两只手撑住地面同时发力稳住身体。   空中的两只脚险之又险的,停在了距离墙面不足一厘米的位置。   保持着仰面躬身的姿势喘.息了几口,刘毅砰砰跳的心脏终于平复了一些。   耳中听到洗手间方向,有铝合金槽因为受压而发出的脆响,猜到原本在楼顶的那个家.伙。应该已经下来了,赶忙爬起反身轻轻的合上半开的窗扇。   而后身形一闪,躲到了开启的房门后面。   “哗哗”的水声再起,是楼顶刚下来的家.伙在放水。   刘毅这时才腾出空,好好的看了一眼窗口。   窗框内侧大约二十厘米高的位置,左右两边各沾着一个直径约两厘米的黑色小方块。   两个小方块之间,有一条极细、笔直且非常黯淡的红线连接。   很明显,那是一个红外预警装置。   两个黑色小方块,一边是红外线发射装置,一边是接收装置。   一旦空外线被什么东西阻隔,造成接收装置断档,随即就会发出警报。   这种装置在室内安保中非常常见,并不算什么很高级的技术。   可以说任何一个特战队,在做潜入训练时,都有针对性的规避。   不过刘毅今晚遇到的这个,是一种很特别的弱红外光束。   他在开窗前后都刻意的观察过,防范的就是隐藏的触发类陷阱。   但无论是开窗前隔着玻璃,还是开窗后以黑暗的屋内为背景,居然都没有发现这道激光束。   直到他脑袋进到屋内的一刻,视线、红光束和银色的铝合金窗框成为一条直线时,才猛然间捕捉到。   可以说今晚得亏是他,动作灵活度不说,体量基数较轻。   要是换成铁匠或着花虎,就算他们反应再快,只要不会武侠小说中的那种轻功,落地的一刻就必然会发出声响。   可就算是现在平安落地了,刘毅依然后怕不止。   心里琢磨着事了后,一定要收集一套这个设备回去研究。   就算仿制不出来,也得找出其弱点。   不然,别说完全没见过的人,就连刘毅下次换个环境碰到,都无法保证绝对不会中招。   毕竟铝合金门窗不是哪里都能见到的,扎实的楼板和水泥地面更是少见。   而他的运气,也不会永远的这么好。   足足一多分钟过去,水声才缓缓变小。   而后脚步声响动,从厕所里出来的那位,不慌不忙的走进了刘毅所处位置右对侧的房间。   下楼的楼梯就在左侧,可刘毅却在门后足足站了有五分钟。   一方面等刚进屋的那位稳当下来,另一方面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而后才缓缓迈步,毫无声息的进到走廊,闪身下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