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甄询进行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7章甄询进行时   刘毅在被狼王挟持期间,尤其是从上了直升机,至跳机逃离的一段,属于被俘状态。   按照要求,要进行甄别问询。   宋家的手不可伸不进336,所以刘毅的应对状态还是很轻松的。   当然,是在心态上轻松,态度上还是非常严肃认真的。   到了甄询组,直接就被送进了单间,将事件经过形成报告。   写报告这种事情,刘毅已经非常纯熟了。   不过这回的事,时间跨度实在是太长了。   要从京城贝勒府,和宋若波打架遇到杀手开始。一直写到被直-8编队,送到草原上的备降机场。   刘毅用了三本稿纸,在小单间里足足写了一天半才搞定。   头脚把报告交上去,后脚又被要求将被俘期间的情况,形成详细的文字。   要详细到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   这无疑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唯一还算好的一点是,刘毅在直升机起飞后不久就被麻醉了。醒过来的时候,都已经到大兴安岭上空了。   又用了大半天的时间,被俘经过的详细报告终于搞定。   然后就是等,一个人待在有独.立卫浴的小房间里,看着墙上挂钟的秒针转圈儿等饭店儿。   实在无聊了,干脆歪到单人床上吐纳。   这么一混,就是两天的时间过去了。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除了到点儿有人送饭,没有一个人出现在刘毅的视野里,也没有人和他说话。   最后,刘毅实在忍不住了,等来人送晚饭的时候问了一句:“我说大兄弟,你们这工作效率是不是太低了一点儿啊。”   送饭的把打包盒放到桌子上,笑呵呵的说:“我们今早还打赌呢,赌你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才失去耐性。”   “……”刘毅一阵无语。   瞅着送饭的脸上的笑容说:“看来是你赢了。”   “我赌你坚持不过今天。”送饭的笑的更厉害了。   “既然我都让你赢了,给透点实底儿呗。”刘毅顺势问道。   “嗨,本来就是要告诉你的。”送饭的拉了把椅子坐下。   边帮刘毅打开几个打包盒的盖子,边说:“事情经过很简单,本来不需要这么久的。   问题是,跟你一起那个姓宋的女的,被送回来时已经高烧晕厥了,身上还有多处冻伤。   这都一个多礼拜了,还在重症观察室呢。   你应该知道,她身份有点特殊。家里人不松口,有关部门没法强进病房了解情况。   那面不出问询记录,咱们这面就没法做对照。   所以呀,你就安心等着吧。”   “……”刘毅听的郁闷到不行。   把米饭拖到面前,闷声说了一句:“再见,好走不送……对了,晚上多给整点蔬菜吃。”   “嗨,这不琢磨着给你补补嘛,净捡肉了。”送饭的不好意思的解释了一句,起身直接走了。   刘毅原本以为自己会在极度无聊中继续闷着,结果第二天,他的日子就热闹了起来。   基地作训处的人,带着两位国字头战术研究组的研究员,出现在了刘毅的隔离间。   简单的介绍后,来人开门见山,表示要深度了解一下“t80”的战术特点、武器配置,以及刘毅个人的直观感受。   基地作训处的人,对这方面的资料也非常感兴趣,把人带来后也留下了。   刘毅处于隔离期间,不能离开单人间。   几个人就凑屋里,在甄询组专人旁听下,开始了讨论。   先是刘毅讲,然后是俩研究员问刘毅回答。最后作训处的人也掺和进来,大家一起讨论。   讨论毛子的火力配置和我方的火力配置,在山地丛林环境下的优劣。   讨论毛子的战术打法,及我方战术打法碰撞时的得失。   咱们以前不是没和远东白熊们碰过,不过都是小组、小队级别的较量。   几百人的正面对抗,完全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其实盛京军区那面,得知进来的是“t80”,马上后悔派出黑虎特战队迎敌了。   因为,两支队伍确实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但这次毛子的蓄意挑衅,高层虽然没有和对方进行过任何对话,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默契。   情况很明显,毛子军方认为,两国近期的一系列合作中,咱们占便宜他们吃亏了。   一帮还活在曾经超级大国辉煌中的家伙,决定展示一下肌肉。   好叫那个曾经的小弟知道,老大哥还是老大哥。   而我们呢,为了两国今后能够更好的合作。   有必要也有义务,让他们赶紧从陈年旧梦中清醒过来。   基于这一点,出动大量部队外加飞机大炮,虽然能够消灭入境之敌,却不能达到战略目的。   只有一对一的,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干趴下对方,才能展现出现阶段我军的实力,才能让那帮沉浸在“梦中”毛子睁开眼睛。   具体情报传进盛京军区指挥部的时候,对方已经出招,我方也已经落子。   这时候把部队召回来再换人过去,即使最后打赢了,毛子也不会心服口服。   所以,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只能挺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朱卫国司令员知道本就劣势的情况下,前方指挥员还被换成了一个完全没有实战经验的政工干部,才会表现的那么愤怒。   并且,不顾临阵换将的大忌,干净利落的拿下宋若安换上书生。   可以说,这场发生在大兴安岭深处,双方投入兵力总数不超过五百人的小规模冲突。   在完全没有惊动第三国的情况下,吸引了两国高层无数人的目光。   其结果是,毛子被全数歼灭。我方虽然损.失很大,但实打实的取得了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的胜利。   仗打完了,我方同派人清理了战场。   转过天夜里,将所有毛子尸体,无声的送到了两国分界线上的一处小岛后,事情尘埃落定。   说是尘埃落定了,但此次战斗的后续研判,却在紧张的进行着。   总部战术战略研究组,隔天便派人去了内蒙某后勤医院。   所有的参战人员,都在那里进行集中的治疗和修养。   谈话和战斗总结开始后,研究组研究员发现,在整场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游魂”,居然不在医院内。   追查其下落,得到的反馈居然是——密级不够。   见多识广且来头甚大的研究组成员,自然不会被密级难住。   马上联系了单位领导,讲明最初带着一个特战小组,设伏全歼敌方四个特战小组的,就是这个“游魂”。   后期协助战场指挥书生,进行战术制定,并始终穿插于战斗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这个“游魂”。   所以,这个人对敌人的判断和解读,必然有着重要的价值。   是必须要走访约谈,并深入了解情况的对象。   理由很充分,于是密级不再是问题。由两名调查员组成的小组,很快出发去往336基地。   可到了之后才知道,他们要找的人,正在接受336的内部甄询。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俩人没办法,只能在招待所住下,老实等着甄询结束。   结果,这一等就是三天。   原本两个家伙还在担心,那个“游魂”是不是真的有什么问题,所以甄询才进行了这么久。   打听后才知道,人基本已经过审了。   甄询没有定论的原因是,京城方面的另一名“共同经历者”,从东北回来后一直在重症监护中。   相关人员拿不到问询结果,做最后一步的印证,人就只能一直隔离着。   俩人一琢磨,京城那位如果在重症监护室待上两三个月的,他们也不能一直等下去呀。   于是,又给上级打报告。   一番沟通后,就把谈话地点定在了刘毅被隔离的单间里。   根据纪律,全程必须在336甄询组的旁听下进行。   336也有自己的战术研究,这个工作主要有作训处来完成。   他们原本就是要在刘毅结束甄询后,对事件进行详细研究发掘的。   这次正好上面派人下来了,索性大家坐到一起共同探讨。   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人,从不同视角出发,分析同一个问题,总是特别容易碰撞出火花。   一次原本气氛比较严肃的谈话,逐渐变成了多方人员从不同角度的讨论。   最后,甄询组的旁听也忍不住参与了进来。   又过了一会儿,好事儿的吴大队长闻讯杀了过来。   开始时,还端着架子杵一边儿听话。   当一帮人讨论到,刘毅只身摸到敌人伤兵中间,去寻找敌方指挥官时。   一名研究员表示,刘毅的这个做法,虽然起到了奠定胜局的关键作用。   但是,风险性太高了。   取得的战果,带有极强的运气成份。   相比之下,他保持安全距离,尽可能的干扰敌人的支撑火力,才是最稳妥的。   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支持前方的战斗。   这是纯技术层面的讨论,不是找茬挑刺。   所以,刘毅也不恼火。   平心静气的,给提出意见的研究员,分析起了当时具体的战场环境。   例数了战斗态势和周边敌人状态后,表示当时的做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有风险。   而且,随着敌人突击部队的推.进,后方火力支撑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刘毅的话说完,另一名研究员刚想反驳,吴大队长就忍不住了。   抬手敲了敲桌面,没好气的对俩研究员说:“你们这帮搞研究的啊。   讨论问题前,能不能先把战斗的基本特点搞清楚!”   老吴同志不愧是老吴同志。   刚一开口,就把一场稍显激烈的讨论,直接推.进到了火药味儿十足的场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