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杨三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整个临安城,可以说都被一本封神演义的小说搅动风云。   随着所有勾栏瓦舍,以及茶楼酒肆中所有评书人都开始讲封神演义的评书后,封神演义的小说抄本也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这样的追捧,从普通百姓阶层,很快就辐射到了士人权贵阶层。   相比起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识字的读书人更加追捧这本小说。   封神演义这样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出现。   而且由于是张青峰这个见识广博的现代人改写的,其质量是非常的高。   书里面的各种神通法宝仙术,可以说是让所有人都是大开眼界。   这样的东西,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此时,封神演义的手抄本全本,在受到一些权贵追捧后,其价值很快就升到了上百贯钱财的高度。   这样的情况,更是让赵老先生家里被前来抄书的人挤破了头。   杨三郎的大名,在整个临安府所有阶级中也是快速的知名了起来。   在赵老先生家抄写作品,张青峰是完全免费的,他的唯一要求,就是要著明这本书的作者为——杨三郎。   虽然抄写作品完全免费,但是赵家人却发现了另外一门生意,那就是这些抄书人的吃喝拉撒的问题。   每天都有数百人前来抄书,他们的吃喝拉撒却并不是免费的。   赵家人承接了这门生意后,每天都能进账十几贯钱的纯利润,比赵老先生去莲花棚评书赚的还多。   随着封神演义的影响力不断扩散,杨三郎的大名也是快速被人熟知起来。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三郎自然是没有少被人骚扰。   有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想要见一见杨三郎这个封神演义的作者。   这些人,也算是张青峰的第一批粉丝了。   一开始,张青峰也是非常热情的接待这些粉丝,然而当这样的情况每天都要发生好多次时,杨三郎就有些烦不胜烦了。   而且,有些人的邀请,还是不能拒绝的。   比如,临安知县刘桑州,也是张青峰封神演义的一个追捧者,在杨三郎出名后,刘桑州就派人来邀请张青峰去他家做客。   张青峰当然不能拒绝这样的邀请。   不过好在,临安知县刘桑州比较好说话,宴请张青峰时聊的也是关于封神演义的事情。   不过,这件事对张青峰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此事被宣扬出去后,一些人看到张青峰都尊敬了很多。   知县大人都要宴请的人,一般普通人都是不敢动歪心思了。   为了防止被慕名而来的粉丝打扰,张青峰最后不得不搬出了赵老先生家里,然后流落到了柳家。   “杨三郎,你那样是不对的,你唱的时候表情要这样……”   柳家,张青峰跟随的一群大小孩子每天都在学戏曲。   宋朝,大部分戏曲都是跟历史朝代有关,有句话叫做: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周列国。   张青峰接触宋朝的戏曲后,发现宋朝的戏曲和后世的戏曲虽然有一脉相承的影子,但是大部分都不一样。   后世的戏曲,服装,乐器,以及演唱风格都要比宋朝的戏曲丰富的多。   和戏剧不同的是,戏曲从头到尾都是唱,各种服装打扮的人物一出场就是唱,没有一句说的。   戏曲的配乐,也大多数都是锣,鼓,二胡等这几件乐器,有时候还加入琵琶,笛子等等。   “柳姨,我最近脑海中老是出现一段旋律,我把它们整理出来编了一个曲子,我用胡琴演奏出来,你听听这段旋律怎么样。”   这天,张青峰抱着一把二胡朝大娘子说道。   这把二胡,是他在临安城一家商铺花了十几贯钱买的一把据说是“镇店之宝”的二胡,音色非常不错。   买回来后,张青峰自己又亲自加工了一下,让它接近后世的二胡音色。   “你拉来我听听。”听到张青峰的话,大娘子点点头说道。   “好勒。”   张青峰说了一声,然后就坐好抱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