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虎毒不食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燕还是高估了白起的下限。   不错,   作为战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名将,白起给外界的感觉就是——稳健。   百战百胜,能不稳健吗?   实际上,   白起并非古板之人,有时候他也不介意皮一下,将“稳健”作为一种伪装,用以迷惑对手,继而实施他的冒险行动。   只要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手段什么的并不重要。   比如这次。   白起料到项燕是个求稳之人,选择攻击目标时,故意选择了镇守南郡的楚国大将景阳,而非项燕镇守的宛郡。   项燕前脚刚率部离开宛郡地界,驻扎在武关的黑水军第四军团,在年轻骁将李信指挥下,就直扑宛城而去。   目标,正是滞留在那的五万项渠大军。   …………   行军途中得到消息,项燕下意识的反应是:“武关真的有驻军?”   有点懵......   他之前断定白起在武关摆空城计呢,故而才只留五万大军殿后。   那成想会是这种局面。   现在是楚国两路大军都遇险,都需要增援,没柰何,项燕只能再分出五万大军,着其立即往回赶,前去救项渠。   项燕自己仍旧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勉强还能应付过来。   只能说,   项燕还是有些低估了人心的险恶,白起的杀招还没出呢。   …………   10月10日。   五万楚军奉命回援宛城,因为走的着急,选择从南阳郡穿过。   不想,   大军才刚进入南阳郡,就遭到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袭击。   几近全军覆没。   伏击他们的不是别个,正是之前也潜伏在武关的南越军第八军团,悄悄跟在黑水军第四军团后面出了关。   神鬼不觉,一下就让楚军栽了个大跟头。   击溃五万楚军之后,南越军第八军团在军团长雄阔指挥下,一分为二,五万北上,配合黑水军第四军团,完成对项渠部的围剿。   一半留在南阳郡,负责阻击可能到来的项燕大军。   项燕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白起不仅在武关驻扎了军队,而且还是整整两个军团,彻底迷惑了项燕。   也因此改变了整个战局。   此一战,白起通过有意识地拉扯、调动楚军,寻得空当,在局面形成以多打少的态势,继而形成整体上的兵力优势。   看似简单,却不知道背后经过了多少计算、筹谋。   …………   某地,中军大帐。   五万楚军遇袭时,项燕已经率部进入南郡地界。   不大的南郡前后集结了楚越两国合计六十万大军,几乎每座城池附近都有军队驻扎,以保障粮草供应。   原本项燕都在谋划,怎么跟景阳配合,将越军击退。   哪成想,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后方竟就传来这样的噩耗,将项燕震的是头晕眼黑,好悬没当场晕死过去。   项燕好歹也是楚国一代名将,久经沙场磨砺。   按理说,   心理素质不该这么差。   一则这里面牵扯到长子项渠的安危,正所谓关心则乱,情绪未免就有些波动,难以做到心如止水。   更加重要的是,   项燕心里很清楚,刚刚结束的大战看上去只是一场局部伏击战,楚军虽有战损,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实际却是,   那一战,已经决定了此次楚越大战的走向。   楚国已经输了!!!   如果想的再远一点,此一战,甚至会影响楚越两国的国运走向。   想想都不寒而栗。   “白起……”   项燕对此人是既赞赏,又痛恨,他真的没想到,一向以稳健著称的武安君白起,竟然会使用这么冒险的战术。   但凡项燕向武关发起一波试探性进攻,这战术就失效了。   正应了那句话,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大帅,南越军第八军团不是在关中西部驻扎吗?”副将跟着抱不平,“关中边陲可不太平,最近匈奴还闹得这么凶,越国难道就不怕边境出事?”   “不知道。”   这也是项燕比较疑惑的一点。   大战刚刚开启时,项燕就已经将越国武关守军这个变数考虑在内,这支军队真要出关,大不了再派五万大军回援就是。   他也正是这么干的。   谁能想到,白起竟然这么冒险,将关西驻军也调来参战了。   这却是楚国情报落伍了。   最近两年,在荀彧、廉颇、白起三人主持下,借助越国强大的物资供给能力,已经在关中平原重新组建了地方屯军以及边军。   南越军第八军团早在一年前就完成了它的使命,之所以一直不调动,仍旧驻扎在关西,一是没合适的地方用得上,二则也是为了迷惑外人。   没想到,   还真就给白起用上了,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杀手锏。   “大帅,那现在该怎么办?”副将问。   他们现在是真的进退两难。   北上救援吧,又要面对越军阻截,未必就能赶上趟;   不去救吧,   那可是项燕长子,项氏一族下一代的希望。   项燕目光幽深,沉默了很久,方才说道:“联系景阳,一同撤出南郡吧。”   “撤,撤退?”   副将怀疑他是不是听错了。   “是的,撤退,立刻,马上!”   项燕下这个决定明显很痛苦,因为那等于放弃了儿子项渠,但是作为燕国大将,他守土有责,必须要这么做。   项渠那是明显救不了,再有迟疑,等到越国二十万大军收拾了项渠,调转枪头,就该集中力量来南郡较量了。   那时,   三十万楚军对阵五十万越军,又士气低落,那还怎么打?   楚国上下拢共就七十万大军,损失十万精兵已经是伤筋动骨,如果伤亡继续扩大,那就要动摇楚国之国本了。   项燕不敢去冒这个险。   “那,少帅那边该怎么办?”副将小心翼翼问。   项燕面无表情,“项渠也是楚国之将,为国战死,不丢人。”   副将默然,顿了一下,又道:“大帅,就这么撤军,王上那又该怎么交待?”事情发展的太快,他们已经来不及请示王庭。   “王上如果怪罪,老夫一人承担。”   这点担当项燕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将在外,君命还有所不受呢。   副将再无话可说。   …………   项燕在楚国军中还是很有威信的,哪怕景阳严格说还是前辈。   认真研判形势之后,景阳非常赞同项燕的判断,两路大军互相配合着,摆脱越国大军的纠缠之后,顺势撤出南郡。   项渠部则成了弃子,被越国大军一口吞下。   项渠本人也英武战死......   突然起来的楚越大战,以这样一种方式,突然结束。   很是让人措手不及。   …………   武关要塞。   放下刚刚收到的军报,白起心中有些遗憾。   他本来还准备借着这一战,彻底将楚国打残废呢,没想到项燕竟如此果决,一旦发现形势不对,立即率部撤退。   连儿子都能舍下。   楚军这一撤,白起就不好下令追击了。   一则出了南阳郡,越国大军不熟悉楚国环境,也没提前做好战争规划,贸然追击,很可能中了敌军圈套。   项燕、景阳可都不是什么软柿子。   二则此番出击,为了不让魏国有理由介入,白起一开始打的就是闪电战,准备速战速决。   就算楚国向魏国求援,那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如果由大围剿改为大追击,那势必就将演变成一场持久战,等到那时,魏国就真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虽然决定不追究,但到手的肉白起是不会放弃的,在请示兵部尚书廉颇指挥,以兵部的名义,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着黄忠率领黑水军第一军团,押送楚国战俘返回咸阳,虽然不多,加在一起,也有四五万人。   这要放在楚地,那就是一堆定时炸弹。   着李信率领黑水军第四军团,返回武关驻守。   黑水军第五军团仍旧驻扎在南阳郡,出征的黑水军第二军团则进驻南郡,南越军第八军团进驻宛郡。   等于是说,   此一战,白起不仅指挥大军歼灭了楚国十万精兵,还一举攻占楚国两郡之地,又从楚国身上咬下一口肉。   够楚国疼很长一段时间了。   …………   寿春,王宫。   等到项燕、景阳二将率部撤出南郡,楚王负刍才收到前线的详细战报,看罢,脸色阴沉的要滴出水来。   这才叫祸从天降呢。   “王上,对项燕、景阳二将,该作何处置?”春申君黄歇问。   虽然项燕处置果断,为楚国挽回了不少损失,避免楚国陷入更难堪的境地,算是立了一功,但到底是损兵折将,还丢了两郡之地。   这罪,   认真追究起来,都够砍头的了。   “你说,该怎么处置?”楚王目光阴沉。   楚国虽然地大物博,从头到尾,也算是战国一强国,可就一点,楚国没几位能拿得出手的名将。   别说名将背出的秦国,就是跟赵国、齐国比都差点意思。   项燕、景阳两人,尤其是老将项燕,那已经是楚国最后的牌面了,处置了项燕,楚军交给谁去统领?   项氏、景氏都是楚国四大贵胄之一,也不是想处置就处置的。   关键项燕还死了一个长子。   “……”   春申君也被问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君臣二人无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