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顾月娥和柳氏就去县了。 为了快捷,她们租了一辆驴车,可今早雨下得太大,冲垮了山路,驴车走到一半就走不了了。 没办法,两人只能不行。 到县里的时候已经快晚上了。 “你们县老爷呢?我要见他!”柳氏和顾月娥站在县衙门口。 “去去去,县太爷是你们想见就见的?” “两位小哥,通融一下吧。”顾月娥塞了一些碎银子到两个捕衙手里。 从昨天开始,官银失窃就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的,所以这次出来她并没有拿丈夫的抚恤金,在路上的时候她们将李婆婆的嫁妆当了,换了些银子,到城里打点关系。 两个府衙掂量了一下手里的碎银子,然后放两人进去了。 刚进去两人就听到一阵嬉闹声,跟着声音走,很快就到了内院。 顾月娥大致的看了一下内院,格局清幽,雕梁画栋,就连养在池子里的睡莲也是西域进贡品种,她可不信这是县老爷该有的手笔。 也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民脂民膏。 “老爷,李大军的家属来了。”有人禀报道。 县太爷摘下蒙着眼的方巾,对妻妾挥了挥手,一个侍妾怀里的小姑娘本来想上前说些什么,却堪堪的被他瞪了回去。 看那小姑娘的模样打扮,应该是府里的小姐。 而这样的小姑娘几乎每位侍妾的怀里都有一位。 “大人,我丈夫一向老实本分,怎么会偷官银?那官银是我小叔子战死后的抚恤金,所以那银子才有官府的印迹,请大人明察,还我丈夫清白!”柳氏跪在地上,拉着县太爷的衣角。 “清白?官银丢了是多大的事,搞不好本官的乌纱帽也保不住,恰好这时候你丈夫身上又有官银,本官怎么能放过?” 要是真的查不到偷官银的贼人,李大军就是最好的替罪羊,毕竟,当时官银可是当着多数人的面从他身上搜出来的,还有私塾的圣贤人作证。 柳氏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县令不耐烦,立马让人将她们轰出去。 “慢着,请大人放了我大哥,我保证让大人心想事成。”顾月娥淡淡开口,相比起柳氏的低声下气,声音不疾不徐。 柳氏有些错愕的看了她一眼,“弟妹……” 县令立马罢了手,让周围的人退下,显然,他对顾月娥的话很感兴趣。 “把我大嫂请到大堂,好生招待,我们慢慢谈。” 县令按着她的说法做了,又遣退了院子里的下人,看着坐在对面的顾月娥,“你知道我想要什么?” “一个儿子,我说的对吗?” 进来的时候她就观察了院子里的家眷,全是女子,家中没有男丁,他不缺钱财,不缺娇妻,不缺女儿,唯独缺了一个儿子。 “全县的人都知道我想要个儿子,没什么稀奇的。” “是没什么稀奇的。”在顾小娥的记忆里,这位县令看遍了全(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