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9章 未来的种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29章未来的种子   业务嘛,尤其是这种国家业务,总是会有很多灰色支出。   鲸湾远洋运输公司当初为了拿下这个业务,也是付出了不少成本。   结果尼亚萨兰军工只发了一次货,整个订单就被取消,鲸湾远洋运输公司的所有前期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现在有人愿意接手这批货物,鲸湾远洋运输公司肯定要把前期投入的成本收回来。   即便如此,和十几万费用相比,这批已经成为“外贸尾单”的武器弹药,西科尔斯基依然占了大便宜。   唯一吃亏的是法国政府。   也正是在布鲁斯特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西科尔斯基才意识到,十几万兰特也不是个小数目。   兰特和黄金的比例,依然维持在一比一左右。   万兰特,大概相当于165公斤黄金。   这么一看其实也不多,吨嘛,有些大力士一个人就能背走。   布鲁斯特只是质疑,了解到实际情况之后,很痛快的开出支票。   西科尔斯基不知道的是,这笔钱也不是罗德斯基金会买单,而是南部非洲那些慷慨的波兰裔移民买单。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南部非洲自然也有很多波兰裔移民,总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五万人左右,但是南部非洲人的经济实力都很强,十几万轻轻松松。   欧战爆发后,罗德斯基金会和菲丽丝名下的基金会,都针对欧洲援助开启相应项目。   相对来说,罗德斯基金会的援助倾向于军事方面。   菲丽丝名下的基金会更倾向于民生。   有了罗德斯基金会的帮助,波兰高地旅终于解决了武器装备问题。   新的问题又来了。   布鲁斯特前天说的话,就像一根刺一样,直接刺在西科尔斯基心里。   大多数波兰高地旅的士兵,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军事训练,他们即便有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到了战场上依然无法摆脱被屠杀的命运。   西科尔斯基想让波兰高地旅接受完整军事训练之后,再派上战场。   可是英法联军面临如此紧迫的局面,内维尔又怎么可能给波兰高地旅太多时间呢。   “我们如果离开英国就好了,这样我们就不用再受到英国政府的钳制。”格拉尔斯基对英国政府的痛恨不加掩饰,当初西科尔斯基是为了长远考虑,所以才把流亡政府设在伦敦,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并不明智。   这也不能怪西科尔斯基。   欧洲爆发前,谁能想到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会如此的胆小如鼠呢。   也没有人想到号称“三天灭德国”的波兰,会败得这么快。   毕竟英国和法国已经统治了全世界数百年。   西科尔斯基认为,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应该是有底线的。   现在看来,英国政府的底线就是,法国人不要打过英吉利海峡。   而法国人的底线是,德国只要不攻击法国,那么随便德国人怎么折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