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在宁则的催促之下。 带着困倦赵恒悲催的早起,在众多宫女的服侍下,穿戴好官服,坐在马车中,天还未明,便进入了皇宫。 德阳殿外。 “殿下,您且在这殿外候着!等待传召。” 宁则低声说道,说完便退走,唯独留下赵恒站立在大殿之外。 赵恒在北齐王朝,可都是每天睡到自然醒,何曾需要如此还未天明就起来上朝。 不,应该是等待传召才能上朝。 虽然心中有些烦躁,但还是安静站立。 在大殿之外,赵恒深吸了几口气,微微运转紫霞神功,平心静气后。 目光扫了一眼周围,除了一排侍卫和恭敬在一旁的太监之外,倒也没什么人。 赵恒于是便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这大殿之内。 而就在刚才由于运转紫霞神功的原因,却也是能够听清大殿之内的情况。 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获取一些信息。 于是便竖起耳朵,安静听着。 大殿中。 赵阳端坐在其上。 下方五位皇子站立在下方,分开站立。 “陛下,此次臣有幸接待前几日来我大晋王朝的西凉国皇族子弟,屡屡被他们感谢。 后来细细询问之下,才明了。 原来是明王亲征乌孙,并送上我大晋王朝的茶叶丝绸等帮助西凉国的百姓摆脱困境,走向安定。 同时,给西域长史府和其百姓,带来了久违和平与幸福! 明王不愧是我等,重臣之表率啊。” 大鸿胪卿李海,不禁站了出来,对着赵阳报告道。 明王,六皇子赵御听到此话。 似乎早有准备,接着站了出来,对其微微一礼。 “大鸿胪卿过誉了。 要说臣之表率,自然应该非楚王莫属。 此事,当时要不是楚王哥哥的指点,带领众臣,这才击退乌孙。” 楚王赵越,乃当今赵阳长子。 而听到此话的赵越,面色不变,稳如泰山的站立在一旁,并未言语解释什么。 而此时,朝堂之上,更是一阵赞叹声。 “楚王乃是陛下的长子,朝堂之上下,更是深得民心,难得啊!” “楚王虽然年少,但是其中功劳。这些年,堪比尧舜,乃我大晋王朝之福分。” “楚王,国之栋梁啊!” “......” 其中几位官员更甚,直接朝着楚王,也就是大皇子赵越行礼。 赵越见此,脸上露出一抹谦逊之色,随即一一还礼。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都是些夸赞之意。 而皇座之上的赵阳,冷眼旁观这一切。 突然出声。 “赵恒呢?今日不是应该也进殿上朝了么?” 随着赵阳的话语落下,周围官员们的夸赞声小了很多。 “回禀陛下! 因为九皇子年少之时,就远赴北齐王朝参与两国交流,身上并无传召。 所以......殿下,此时正在德阳殿外等候陛下。” 而身边的一位小太监,战(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