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唐郡府衙,收到命令的安顺即刻开始行动。 他以送雪狼皮之名敲响了汪帆的房门。 当年他刚入宫受训后没多久,便在一次中秋家宴的晚上,不小心冲撞了安王。 本该是死罪,但安王大度放过了他,还跟汪帆要他在身边伺候。 彼时太子尚未继位,汪帆在宫中也不过是个太监总领,这种顺水人情直接送了。 之后有安顺在中间跑腿,安王与汪帆逐渐多了交集。 再加上沈少归这人颇会经营,这次安王能回建州也有汪帆从中周旋。 汪帆与安顺同为太监,多少能互相理解。 是以,见来人是安顺,汪帆便让人进了屋。 几句奉承话过后,汪帆阴阳怪气道:“安王说好派三万人……若你们早到几天,皇上未必出事。韩厉这督军是怎么干的。” 他明着说安王,但话中有话地将责任引到韩厉身上。 安顺心知肚明。 这次皇上被俘,大军受困,汪帆责任最大。 偏偏韩厉不知为何出现在营地,虽然汪帆因此从那困境中脱身,但同时也给他带来潜在危险。 一旦回朝,韩厉少不得会压他一头。 若是皇上再有什么三长两短…… 安顺心想,也难怪汪帆有意无意地想方设法往韩厉身上加罪状。 他自责道:“来之前,王爷听说云州雨大,路不好走,所以将三万人分了几路。不想,只有卑职这路人马先到了,士兵全被堵在城外,正想办法往西门去。” 汪帆听罢,心有戚戚。要不是因为这路,他们怎么会绕道,又怎么会碰上西戎军。 怪来怪去,只能说天意如此。 但他嘴上肯定不能这样说。 他哼道:“也不知韩厉是如何传的话,他自己倒先来了。必是怕我在皇上面前抢了功去。” 安顺察言观色,略一思索,出言安慰道:“既然韩大人已经到了营地,必会想办法施救。皇上真龙转世,一定能逢凶化吉。大人千万别急坏了身子,皇上还等着大军呢。” 炎武司最擅潜伏刺杀与营救,安顺的话看上去是安慰,实则暗戳戳地挑拨。 若皇上被韩厉救出来,那汪帆真的没有好果子吃了。 汪帆脸又拉下来,想到韩厉对自己的态度,阴阳怪气道:“韩大人忠心天地可表,这些年,咱家一点也没发现韩大人的错处。这人清心寡欲的,倒比我们这些个太监还像太监。” 从汪帆壮大阉党那一刻起,他就把左司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明里暗里想给韩厉挑出些错处,但始终没找到。 至于收受贿赂这种事,只能用来落井下石,却不能把人扳倒。 这也是韩厉的高明之处,他始终游走在犯点错却又不犯大错的那条线上,既能让皇上安心,又不会惹祸(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