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告诉你的?” “不是。”霍修摇头,“她们留下了一份信笺,然后不久之后都死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递了过去。 信也是有年头了的信,甚至因为翻阅过多,破损的比陆太后手上的卷宗更厉害。陆太后接在手上看过,神色愈加阴沉:“没有落款,这信是怎么到你手上的?” “他给了父亲,然后父亲给了我。” “你父亲?”陆太后道,“这么说你父亲也一直在怀疑我,但他也从未跟我们说过。” 霍修抿唇默语。 皇帝道:“有人炮制阴谋的迹象很明显了。只是姑父素日英明,为何竟未看出破绽?” 老威远侯能得长公主钟情,一定不会是寻常人。如果事有不合情处,他一定不至于被蒙混过去。 “所以只能是没有破绽。”陆太后说道,“这信上笔迹一定是出自长公主身边亲信。” “没错。”霍修看过来,“我比对过,的确是母亲身边侍女的笔迹。但她现在已经不在人世。” 人死了,却留下这么一封足够误导人的信件。 陆太后把信折起来:“你现在还打算认定我是凶手吗?” 霍修抿着双唇,缓缓偏过了头。 夜色深沉,犹如沉甸甸的石碑。 认定了十来年的仇人,哪有那么容易立马释怀?但是不能忽略的疑点又在渐渐瓦解这份怀疑。 如果凶手当真不是陆太后,那又会是谁呢? 这个疑问好像席卷了殿中每个人的头脑,大家都陷入沉吟。 轻步走进来的高述看了一眼众人,停在皇帝面前:“庆元侯世子差人进来请奏皇上,继续严加把控各个城门。郡主能被无声无息地带走,凶手一定熟知侯府内部情况。便请侯爷也尽快前往大理寺协助找人,或许您这边会有什么线索。” 殿中四人目光齐刷刷地投过来,赵素率先问道:“我哥哥还没回去吗?” “世子眼下正在庆云侯府。” 赵素不知赵隅何故又回了霍家,按理说此时他应该回了家才对。 皇帝说道:“儿子先回乾清宫,回头再派人护送阿愚回去。” “你去吧。” 陆太后点头目送,等她走了才把目光转向赵素:“皇上是什么时候发现青濂不对劲的?” 赵素想了一下:“他说是上次程姑娘发现龙三之后。不过,我觉得可能还更早一些。” 皇帝不是冒失之人,从起疑到有行动,一定不会是一瞬间。也许就像他自己说的,不是他不曾起疑,而是他不愿意起疑。 陆太后坐下来:“他的恨意实属我意料之外,我差不多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要接玉姐儿去广西,又为什么直到现在都不肯成议婚,看来他自己也知道这是条不归路。” 赵素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依太后对威远侯的了解,他接下来将会如何选择?” “了解?”陆太后苦笑,“找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