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转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天中午】   常用止血药物分类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三、凝血酶   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五、其他   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   垂体后叶素   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   用法:5-10U加入GS40mliv,再用10-20U加入GS500mlivgtt维持72小时。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mg。   去甲肾上腺素   应用:局部止血。   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用法:16mg溶于200ml冰冻NS,50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ml滴入胃管内,若30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   生长抑素   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   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   用法:   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μg,继以250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h。   2、胰、胆、肠瘘:250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   3、急性胰腺炎:250μg/h,连续72-120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   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   用法:5-10mgbid/tidim;严重出血10-20mgq2-4him。   酚磺乙胺   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3、其他原因出血。   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   用法:ivgtt,每日4-8g,分2次。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环酸   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2、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药理: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产生止血作用。止血作用强于氨基乙酸6-10倍。   用法:po:一次1g-,一日2-4次;   ivgtt:一次-,一日-2g。   氨甲(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