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南诏不平,臣愿往之(求全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南诏不平,臣愿往之(求全订)   李隆基诛灭太平公主等势力后,深感皇权不固,于是下令征兵二十万于骊山讲武。   “玄宗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资治通鉴》   十月上旬。   圣驾从长安前往骊山。   众多皇亲贵族和文武大臣陪侍在皇帝身旁。   “陛下准备加封臣为中书侍郎,臣实感惶恐,现在臣寸功未立,徒居高位,是祸非福。”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白贵在御驾旁,说道。   在朝廷中枢,升官就是这么容易。五品的中书舍人往上升,就是三品的中书侍郎,相当于副中书令。这可是一下子跃居到了大唐的中枢,若是再加个平章事,别人就可以称呼他一声白相了。   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从龙之功。   亦是十分凑巧。   李旦禅位之后,三品以上的官职任命还在他这太上皇手上。李隆基为了抓权,自然要提拔自己的势力,不可能放过白贵,而白贵恰好就在中枢,所以连升数次,到了五品的中书舍人。   挺合规定的。   毕竟中枢中,中书舍人算是皇帝的秘书,不参与政事。   大佬的司机和秘书,都不容小觑,官品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但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后,将大权独揽,白贵这个从龙功臣的功劳又不能忽视,从中书舍人提拔,中书省中……,下一个就是中书侍郎。   “美和你既然有才华于胸,朕就不会吝啬提拔。”   “不过你说的确实有理,将你提拔为中书侍郎……有拔苗助长之虞,不若将你改为太常少卿如何、集贤院学士如何?”   李隆基笑了笑,和颜悦色道。   他虽然比较属意白贵的才华,但接下来再任命中书侍郎就有些不应该了,此刻白贵能领会他的意思,辞请之后,他再任命别的官职,作为过度,等一定年头后,资历差不多时,再拔擢为中书侍郎,甚至加平章事,都是不违朝廷规制,亦算合理。   唐代,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上,掌管礼乐,是清贵官职。   “太常寺少卿虽好,但臣并不属意此官职。”   “陛下,臣虽是文职,但曾也是武科状元,按例是可以到各道折冲府任职历练,现在臣文官做够了,想要做做武官的事情,还请陛下成全……”   “臣曾听闻吐薄国和南诏国互相勾结,扰乱我大唐边疆。”   “这是臣写的针对吐蕃国和南诏国十议策,还请陛下一览……”   白贵摇了摇头,从袖中掏出一份奏折,呈了上去。   南诏国和吐薄国两国勾结,在此时不算是什么稀罕事。毕竟两国都要承受来自大唐的边境压力,两弱联合共抗一强,是哪个时候都不会变的道理。   “你不说,朕都忘了你是武科状元。”   “你说想要做做武官的事情……,嗯,看来你是属意剑南道,(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