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项少龙入局 白贵说到这里,顿了顿声,就没有再往下说了下去。 一是在王宫宴席上,人多眼杂,万一将他的上策泄了秘,那么这上策可不见得好使。二则是待价而沽。 轻易能得到的东西,人往往不会珍惜。 人性如此。 “赵立,你快说,到底是何法?” 赵王有些急切。 在他看来,只要解决掉了魏国的威胁,以燕国的孱弱之兵,焉能抵挡赵国的虎狼之师,再者赵国有信平君廉颇作为主帅,而燕国又无名将在世,大败燕国,只是时间问题。 故此,白贵的策略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起来。 “还请我王呈上帛、笔。” 白贵躬身,言道。 赵王听得这话,立刻就明白了白贵之意,他目露赞许之色。难怪能有此见地,仅是这一份镇定自若的心性,就胜过在场的不少人了。 他即可命人取来帛书和笔。 “为赵立腾开一张案几。” 赵王又道。 宦官遵循赵王旨意,腾开一张空桌,将帛和笔墨置于桌上,然后四散而退,距离案几离有十几步。这个距离,难以看到帛纸内容。 白贵看一切准备就绪,点头入座。 他先整饬了仪容,挽着宽袖,然后提笔写字,一个个赵篆就落在了洁白的帛纸上。有着赵立前世身的记忆,他掌握赵篆不是难事。 少倾,白贵吹干帛纸上的墨迹,然后合上帛纸,交于内宦,让其转递给赵王。 事实上,他提出来的计策,也非什么绝妙之计。 但正如范雎的远交近攻之计,听起来一般般。但这是阳谋。以秦国之兵威,六国龃龉,达到了无往不利的效果。 他的计策也很简单。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信陵君就与魏王多了分歧,隐隐不合。只不过信陵君在魏国,乃至六国的威望太高,哪怕是魏王也不敢擅自招惹。但……信陵君魏无忌老了。 信陵君老了,魏王在等待一个机会……。 一个铲除信陵君,报仇的机会。 利用信陵君和魏王的不合,使魏国生出内乱,以此暂消赵国边疆之困。这便是白贵提出的计策。 当然,这只是大略。如何做,才是关键。 信陵君和魏王的不合,世人都看在了眼里,但如何让年老的信陵君与魏王闹掰,这可是一件难事。 “赵立之言,深得寡人之心。” 赵王看完帛纸上的计策,神色欣喜不已,“有此计策,赵国可安矣。赵立,赵国之君子也。” “巨鹿候,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 “寡人万万没有想到,巨鹿候你是国之柱石,赵立也不遑多让。” 他大声赞道。 “多谢大王嘉奖。” 巨鹿候赵穆嘴角挂上笑容,拱了拱手道。 计策献完之后,赵王赵丹也是个能沉住气的,继续让宫女跳舞,再次进行庆功晚宴,丝毫不提及白贵所言的计策到底为何。 小会言大事(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