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温从睡梦中醒来,坐起身,发现自己躺在坐榻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看看窗外,依旧是黄昏,又看看座钟,只过了大概十来分钟,而旁边,后宫的“季度会”依旧在进行。 看看还在发言的尉迟明月,宇文温觉得有些佩服:好能说啊! 肚子咕咕作响,宇文温觉得饿了,便示意宦官近前:“晚膳都准备好了么?” “回陛下,都准备好了。” “今晚主食是什么?” “呃...主食有米饭和面食,陛下是...” 宇文温想了想,吩咐:“米饭。” “是。” 宦官告退,宇文温搓了搓脸,继续等会议结束。 他的女人们,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有人习惯吃面食,有人习惯吃米饭,这是不同饮食习惯带来的生活差异,即便住在一起,除非有巨大的外力扭转,否则很难改。 饮食是这样,政治上也是这样。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末三国鼎立,归于司马晋,但统一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是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 天下四分五裂,数百年的纷争以及南北对峙,已经让人们对于一个统一王朝不是很适应。 这就是当下的事实。 年纪大点(六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西魏、东魏对峙,侯景乱梁,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多少记得周齐对峙、周国灭齐。 所以,很多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国力强盛的萧梁,是怎么被带着八百残兵南逃的侯景掀翻,末路的梁帝萧衍,悲哀感慨:“天下自我得知,自我失之。” 人们还记得萧梁宗室是如何自相残杀,记得萧梁大将陈霸先袭杀尚书令王僧辩,把持朝政,然后取而代之建立陈国。 还记得齐国的皇位纷争,记得周国的晋王连废二帝,记得天元皇帝暴毙,外戚夺权,差点就取而代之。 记得陈霸先唯一的儿子陈昌在回国途中“不幸落水身亡”,记得宣帝陈顼是如何夺了侄子的位置。 这一切,大家都记得,记得清清楚楚。 数百年的纷争、南北对峙,一朝统一,但许多人并不认为这是必然,不认为从此天下一统,又是一个延续数百年的王朝。 这些人,可能是关东高齐故地豪强、世家、旧人,可能是江南大族、陈国遗民,或者是关中郁郁不得志的文官武将,大家都知道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都在冷眼旁观。 他们在旁观,看年轻有为的天子(宇文温),是否如梁帝萧衍那样年老昏庸,“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或者太子继位后,是否会如天元帝那样短命。 或者,当宇文温去世后诸子是否内讧,正如萧梁宗室相互残杀那般。 真要是那样,机会就来了。 没道理齐神武、周太祖、陈武帝能做到的事,我做不到。 宇文温想到这里,揉了揉太阳穴,继续深思。 大分裂之后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