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谈资 马颉赶忙道,“王爷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保障秋收工作。” “还有一个就是粮食储备,做好粮食库存清查,查一个办一个,绝不姑息,” 林逸板着脸道,“今年冬天,安康城要是再出现粮食短缺问题,那就是笑话了。” 马颉为难道,“王爷有所不知,这都城的粮仓是户部和都察院管着的,臣人微言轻,恐怕.” 他这個安康城府尹确实是位高权重,但是怎么样也管不到户部和都察院啊! 再说每年运抵都城的税粮就有八百万担,完全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不是他一个安康府尹该碰的! 林逸点头道,“你想什么呢? 户部管着的是漕运粮仓,本王说的拒马河的粮仓,那不是你管着的?” “王爷,” 马颉继续解释道,“京营粮草不济,按照内阁的意思,安康府已经把拒马河的粮仓移交给了京营,如今各粮食供应商运过来的粮食,都是存储在那里的。” “原来如此。” 林逸努力思索了一番,好像曾经看过这个折子,只是没有记忆罢了。 秋高气爽,太阳正好,林逸出了府衙后,不愿意回家躲着,径直去了郊外。 举目望出,无一处闲田。 他昨晚看到的火光分明都是从这里冒出来的,怎么此刻田地里没有一处焦痕? 正值午饭时间,许多孩子都端着饭碗往田间地头送饭。 林逸笑着道,“今天这些孩子都不用上学吗?” 谭飞道,“王爷,农忙时节,孩子也算个劳动力,虽然做不得重活,可洗衣服做饭,照顾更小的弟弟妹妹,还是做的来的,由着大人们使唤。 如今这村里的学堂没学生了,老师们也就干脆放假,等着秋收以后再上课。” “这不是胡闹嘛,” 林逸哭笑不得,“不过,也没什么办法,就随便他们吧。” 这种事情要是都管,是真的闲的慌了。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殊问题,要是不顾实际搞一刀切,不但落不得好,还会弄得民怨沸腾。 许多家庭都是四个孩子,五个孩子起步,有的尚在襁褓,有的在蹒跚学步,如果没有在上学的哥哥姐姐照顾,那只能由大人管着。 但是秋收是何等的重要,是一家人能否安全度过冬天的关键。 如果抢收不及时,对他们来说就是灾难,是不可承受之重。 一个中年汉子正端着陶罐,训斥忘记带了筷子的儿子,见儿子眼泪汪汪这才作罢,从田埂边上寻了根树枝充作筷子,低头奋力的往嘴巴里塞红薯杂粮。 见儿子孩子继续哽咽,就把舍不得吃,扒拉在边沿小鱼干夹给儿子,“吃了赶紧滚蛋。” 孩子把小鱼干捂进嘴巴后,又被他老子瞪了一眼,忙不迭的跑了。 林逸看的好笑。 然后又忍不住笑出了声。 他今日穿着一身藏青色丝绸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