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机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匡关进房门,一本正色,拱手作揖而拜,   “苏武之名,略有耳闻,令郎,人中龙凤也,假以时日,必将贵不可言,且震惊整个大汉。”   苏建眉头凝起,   “吾儿之名,竟然传至齐地?究是何人所为?为何吾不知吾儿有如此之才?”   被这么一吹捧,这位未来的列侯权贵之一,开始了强烈的自我怀疑。   儿子如今才十岁。   虽然不淘气吧,但貌似也没有司匡说得这么好。   难道自己看走眼了?   或是夫人与家仆,一直在向自己隐瞒儿子的优秀?   “哈哈,苏公,令郎天资聪颖,消息传于此,自然是天下人识人之士所为,毋疑!”   “也许吧!”   苏建咧开嘴,憨憨笑了。   有人夸赞亲儿子,他自然很高兴。   于是,赶紧拍了拍屁股后面的床榻,   “请坐下说话吧。”   “好。”   在邀约下,司匡走到榻旁,脱鞋坐了上去。   不一会儿,   冯驹令人准备的饭食也被送了过来:猪肉、狗肉、肉糜……粟米应有尽有。   如今稷下学里不缺钱,招待尊贵的客人,不会吝啬。   司匡亲自拆开酒坛,为之斟酒。   同时,又把一双用竹子削出来的筷子递给苏建。   观其夹了一筷子之后,司匡才动手,把主要目标放在那满满一铜锅的猪肉上。   为了搜集猪肉阉割技术,稷下学里可是耗费了不少功夫。   不仅花费了几个月,还动用了几十位流民,还耗费数金。   幸好,自商开始的猪肉阉割,只是没有普及天下而已,并没失传。   最终,稷下学里之民在三河之地的商之故地找到了这种秘传技术。   在对数只小猪崽进行去势试验后,学里的厨子最终也掌握了这一门价值不菲的技术。   至于苏建是否会嫌弃猪肉,司匡完全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先不说这个年代肉的珍贵性。   西汉可是养猪业的繁荣时期,对猪肉产生鄙夷态度的,是唐之后,宋朝的那群书呆子。   掌握《资治通鉴》的同时,司匡也了解了部分宋代风俗。   为何苏轼这小子能研制出东坡肉?   还不是因为南方距离草原遥远,羊肉价格昂贵,猪肉这玩意儿便宜。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钱。   司匡吃了口肉。   端起酒樽,对苏建敬了个酒,笑哈哈的,   “苏公远道而来,辛苦至极,若有什么需求,尽管提出来,吾立刻着人去办。”   “不用麻烦了,吾率军而来时,已经带好了相应的物资。”苏建举杯示意,一饮而尽,笑着拒绝,“匡人只需要安排人管饭就行了。”   他用筷子夹了一块狗肉,在嘴里咀嚼一会儿,忽然想起来什么。   也不擦嘴角的油渍,任由嘴边打滑。   声音豪迈,   “哦!对了!匡人别忘了去临淄中尉署支取物资,我这三百人归长安统一管理,国库每月都会支出十五金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