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唰!” 书房内目光齐望,坐在角落的虞初吓得打了个寒颤,耸耸肩,略有些不自在。 “咳咳咳。” 他咳嗽几声,压低声音,道: “私以为,与匈奴谈判之时,我大汉谈判官僚之态度,应随匈奴人的态度变化之。” “若匈奴人识相,笑脸相迎、雅量待之又何妨?若匈奴人不识相,以直报怨,怨不得我!” 虞初顿了顿,缓了口气,接着道: “在此情况下,想要做到儒雅与强硬的转换,愚以为,只需准备一物!” 司匡猛地咽了口唾沫,仿佛猜到了什么。 “……” 百家诸生仿佛想到了什么,身体冷不丁发颤,皆打着不同程度的哆嗦。 当然,除了一人 --孔武:“???” 虞初咧嘴,露出一个看似天真的微笑,反问:“稷下侯应该明白下官说的东西了吧?” “懂了!本官待会就差人安排。”司匡做了一个众人看不懂的OK手势。 笔落,帛书上多了一个字--“酒”。 谈判当日,把孔武的水换成酒! 只要伊稚斜不配合,就让孔武多喝“水”。 喝足了方便“以理服人”! 不是大国雅量嘛,让匈奴人好好开开眼! 孔武依旧不明所以,拽拽一旁的吾丘寿王,压低声音,“哎,虞初要准备的东西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吾丘寿王偷偷翻了个白眼,侧过身子,看起一本正经的道:“美食。据说匈奴人贪吃,倘若不配合,把准备好的佳肴撤掉就好了,令之精神崩溃!” “哦~原来是这样。”孔武点点头。 “好了!”司匡表情严肃的和青砖似的,拍拍案几,把这个话题翻过去,抻着脖子,问道:“还有哪位有高明见解?” “我!” 沉默多时的良岳开口了。 见兵家准备发话,其他人识相地闭上嘴,竖起耳朵倾听。 谈判亦是战争,兵家的建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良兄请讲!” 良岳默然,起身,捧读, “蒙稷下侯慷慨,吾这几个月一直在稷下研究《孙子兵法》,对孙子精锐,也算是有所见解。”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在座诸君只是商讨应该如何进行谈判,反而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谈判应选何地?” “未央宫内,皇室集居之处,匈奴可见我朝皇室人丁繁盛;霸城门外,大军出征之处,赳赳雄师,震慑旷野;渭水河边,河流清澈,心境平淡,心平气和……” “是故,位置不同,我朝优势不同,匈奴面临压力也不同。” “说得好!” 司匡拍手鼓掌,微笑赞叹, “不愧是兵家之士!一语道破吾侪面临之困难。地形(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