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冯驹送税金过了两天,未央宫中再次诏开了朝会。 殿内,鱼油巨烛“呼呼呼”的燃烧,将昏暗的承明殿照亮。 文武百官各坐其位,等待陛上,面色阴沉刘彻的安排。 一道冷声划过。 “大农令何在?” 郑当时不敢怠慢,急忙起身,一路小跑,跑到中央。 拱手,作揖而拜, “陛下,臣在。” “螟虫之灾调查的怎么样了?” “启奏陛下,全国各地计吏统计之数据,已于三日前送于大农署。经过两天时间,臣已经统计完毕。” 刘彻声音一如既往地冰冷,在殿内回荡。 “结果如何?” “大汉全境,虫卵数目异常之郡县,多达八成。” “呵!八成!” 刘彻笑了,笑得很冷。 他环视下方,诘问,“哪位爱卿可以告诉朕,如果虫灾爆发了,我大汉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下方文武百官都低着头,无一人应话。 郑当时立刻伏在地上,声线颤抖,回答道:“若是爆发,粮食几乎绝产,粮食价格将会提升数倍,以至于,饿死之百姓,最少数万户。” 刘彻闭上眼睛,右手不断地拍打右侧的小扶手。 “啪!啪!啪!啪……” 低沉的声音,回荡着。 没有人知晓这个喜怒无常的皇帝,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良久, 陛上才响起一道声音。 “应对之法,做好了吗?” “已经准备妥当。”郑当时低头回答,“但因涉及内容较为复杂,仅请大农署之力,恐无法完全实施。” 刘彻睁开眼睛,锋利如刀的目光,恶狠狠地捅在下方百官身上。 在场所有人都有一种窒息感。 “需要哪些官署支持?” “廷尉署、中尉署、太常署、少府。” “合我大汉九卿五人之力,汝有多大的把握?” 郑当时抬头,瞪着充满血丝双眸,答曰:“九成!” “好!” 刘彻猛的拍了一下面前的案几。 突然站起来, 高声, “张欧!石建!王臧!何神!” 四道低沉声音依次响起, “卑臣在。” “治理虫灾之时,尔等,需尽力配合大农署!不得有误!” “遵命!” 刘彻目光偏移,放在文官位置上。 “丞相呢?怎么没来?” 右内史番系起身拱手, “陛下,丞相前几日受了风寒,重病不起,无法前来。” “太医令,一会儿去帮丞相看一看。” “诺!” 吩咐了一圈,刘彻重新坐了下来。 目光重新放在大殿中央有些孤苦无助的郑当时身上。 “大农令,汝打算何时治理虫灾?朕需要一个准确的消息!” “七月!” “荒唐!” 刘彻气的,眼珠子差点崩出来,急了,咆哮! 耍自己玩呢? 郑当时磕了一个头。 “陛下恕罪,此乃匡人之策也!其言,虫灾八月而至,七月,乃最佳时机。吾侪至于养精蓄锐,七月之(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