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企图预判某人的预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匡从淮南翁主府中退出来,抬头看着耀眼的太阳,拽拽衣摆,疲惫感席卷而来,长呼一口气。   和刘安对峙,太过耗费心神。   恭候多时的冯驹牵着马主动靠近,拱手拜道:   “家主现在回府吗?”   “不回,直接去垒门!”   司匡接过缰绳,淡淡地说道:   “张汤被人刺杀,刺客绝对和陈阿娇惑乱后宫有关。负责这件事的人,除了张公外,就剩下本官,说不准刺客正在半路等候,现在回去,相当于自投罗网,还容易连累家人。”   二十一世纪,海地总统在家里都能被人弄死。   鬼知道这个企图杀死张汤的刺客,会不会变态到冲进侯府行凶?   司匡纵身上马,在原地打了个转,北望,   “垒门外驻扎了七百甲士,谨慎期间,先与之汇合吧。”   司匡稍作停顿,   向东北方向凝望,分析道:   “丞相责令我带人从洛城门出,逮捕刺客。然能够以一敌十,冲破廷尉卫队者,又岂是简单的角色?长安附近,有这种身手的人可不多。他不会坐以待毙,还在那里徘徊。”   “要是我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不管是否完成,为了保住性命,绝对会在五天之内,逃离关中,向北,或者向南逃。”   “我大汉齐民编户政策,除了吴越之地、巴蜀之地外,几乎囊括整个关内外地区。因此,刺客除非有人人包庇,否则,只会向三个地方逃跑:匈奴、南越、蜀郡。”   “匈奴附近,因为严格控制食盐外贸的缘故,纠察尤其严格。他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且墨家游侠,做事讲究一个‘义’字。逃离大汉,背祖弃宗,不符合其信念。”   “因此,他只可能南下!”   司匡分析到这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骑着马,沿着青石板向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了驻守在戚里入口的李息处。   李息将一个企图用家中长辈身份闯出去纨绔子弟喝退。   屏蔽左右亲兵,笑着走过来。   微微拱手道:   “稷下侯怎么出来了?不是要和淮南王邀战吗?对了,刚才冲进去的那个廷尉卫队士卒,传达的是什么命令?”   司匡拱手回礼,“这件事说来话长了,匡还有事,不方便多做解释。敢问将军,从此地至淮南,应走哪条路!”司匡的眼睛瞄着这位在马邑之围担任轻车将军的中年人,火烧眉毛似的问道。   “稷下侯这是打算去淮南了嘛?”   李息哈哈笑着,打了个嗝儿,   “淮南位于大汉东南,原本去那里,一路向东,出函谷,顺着驰道一直到东郡,再由此南下最为便捷。然而,濮阳那里黄河决口,东郡以南之驰道,大多被水淹没,交通不便,最近几年很少有人从那里走。”   “如果稷下侯比较急的话,本将建议东南走武关。出武关,至南阳,再至汝南,便可至淮南九江。”   司匡(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