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白发老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匡沉默了。   刘安说得不错,龙城之战看似赢了,其实输得很彻底。   他和卫青只不过是侥幸取得胜利罢了,且抓回来的俘虏也不过是普通的匈奴人,并非真正的匈奴精锐。   这一战,真正的战场还是李广、公孙贺、公孙敖这三路军。   除了一无所获公孙贺之外,剩下两路,体现的是汉匈士卒之间绝对的实力差距。   主动出击竟然导致一路全军覆没,一路剩余不过三千人……而匈奴那里,损失并不严重。   为何伊稚斜谈判的时候底气十足?   只因他们并未战败,反而占据优势。   若不是忌惮左贤王部数万匈奴平民的安危,想必军臣单于早就挥师入汉了吧?   公羊学派他们,走的确实太急了。   践行大复仇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不懂兵法、不懂战术。   儒家只想着出兵。   至于能不能赢……完完全全扔给那群只会防守、不懂进攻的将领。   “虓虎,如此一观,儒家入世,对我大汉可有用?”刘安咳嗽两声,提高声调,诘问。   “有!”   司匡咬牙吼道:   “大王曾在《淮南鸿烈》中说到: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   “学儒家入世,则天下百姓知仁义礼乐者,争相效忠于朝廷,本经皆明,大汉可存万年。”   “虓虎竟知我《淮南鸿烈》之文?”   刘安诧异的站了起来,   “不错,仁义礼乐者,利于大汉,然而,天下百姓四千万,具备此能者,寥寥无几。入世,弊大于利耳!”   “为何不培育之?”司匡反问。   “如何培育?百姓需劳作,岂能放弃本业,抄写竹简,昼夜诵读?若是如此,一年后,无粮可食!”   “若匡有传教于天下之法,大王如何取舍入世、出世?”   “传教天下?哈哈哈,虓虎竟然有孔丘之志,可惜,寡人认为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刘安摇了摇头,挥挥手,示意旁边侍奉的遂昌准备饭菜。   这场辩论,几乎结束了。   只要公羊不改变一味想着战争的观念,司匡就赢不了。   这便是空想入世的劣根性。   “恕匡斗胆,希望在此和大王做一个约定!”   “虓虎,坐下歇歇吧,本王累了。”刘安笑眯眯地摆摆手,“约定之事,汝直言便可,孤听着呢。”   “鄙人在胶西种地时,曾有幸梦一白发老翁,其自称羑里伯,传授二法,愿助我大汉。”   韩安国嘴角抽搐,“……”   怎么又是白发翁?   这么多白发翁怎么就单独找你?   司匡没察觉,拱手低头道:   “一法名曰造纸术,一法名曰印刷术。二者结合,三名工匠,一日可成书籍五十余册,可传三代之籍于天下之人。”   “造纸术?”刘安眉头紧锁,“寡人记得,(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