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奇宁手上拿着票开道,等找到座位,发现上面已经坐了个中年人,他对了对号说:;同志,这是我们的座位。那人才不情愿地站起来。 招呼张良川来坐,自己站着。两人也不用客气,准备一路轮换着坐,经过一路的拼杀坐上自己的座位,张卫东忽然感觉还挺有成就感的。 列车缓缓开动时,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火车动了,车上就开始松动起来,人们开始整理行李。 车上大部分的乘客都是二十多岁的知青,回建邺和上海的,听着他们的经历,张卫东很唏嘘,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上山下乡遭了多少罪。 现在已经坐上火车了,还觉得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回去。 运气好的买到了座位票,运气不好的买站票,还有很多买不到票的,买了张站台票就上来了,上车挤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张良川爱喝茶,拿起杯子要喝水也被儿子拦住不让,他们的座位在中间,上厕所简直在翻山越岭,跟二万五千里长征似得。 这时候的火车估计是烧煤锅炉提供动力,时速很慢,也有可能是车上的人太多了,火车像个迟暮的老人,不堪重负,不时还能闻到没烧完的煤烟的味道。 这个时代是现代和原始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有先进的蒸汽机,更多的是原始的农耕,城乡悬殊巨大。 因为身上带着三万多块钱,都缝在张良川和沈奇宁两人的棉袄夹层里,没办法,大团结最大面值是十块,三万块就是三十扎,都放一个人身上不现实。 张良川一路紧张得想上厕所。这个习惯好像他们姐弟几人都有,一紧张就要上厕所原来根子在这里。 张良川两人都很瘦,外面不大能看得出来,上车后没多会就憋不住想上厕所,张卫东示意沈奇宁跟着一起去,但沈奇宁看看一个孩子在这不太放心,张卫东保证说:;没事,我不动。 亲爹都想不到这些。 两人才艰难跋涉去上厕所,焦急地看着他们到了厕所门口一直等着,足足有半小时才有人出来,见两人回来了,张卫东才放下心来,见张良川回来还要喝水,立刻阻止他,再上一次厕所,可真够折腾的。 车开了四个小时还在皖省,张卫东太累了,听广播说餐车对旅客开放,就招呼沈奇宁过去。身后有人说:;你们去吧,回来座位还是你们的。 回头看,是两个男知青,张卫东点头以后,男知青叫了两个女孩过来。 餐车上没什么人,车厢里居然还在播放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不是整列火车都能听到,餐车是用录音机放得,还挺讲究。 见列车员居然在用称杆给盒饭称重,张卫东还是第一次看见了后世的白色塑料盒饭,一条鱼一个大鸡腿,只要二块五,米饭的分量也给的足足的,不缺斤少两,是每个行业的准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