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杂志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皖北的发行比平时晚了十天,小说月报的稿费和样书倒是先寄过来了。 三万字,千字给了8块,二百四十块稿费。 这可能是给新人最大的诚意了。 八月,两部小说同时发表,但是收获杂志到皖北已经是月末。这两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报纸上有人口诛笔伐,有人大声说好。 一部好的作品肯定是打动人心,让人有共鸣。 这两部却都不是正能量的作品,却都以独特的魅力打动了人。 李小琳特意给他来了封信,含糊得让他扛住压力,虽然已经有所预见,但是张卫东没想到风暴来得如此强烈。 找不到作者,两本杂志的读者就把读者信寄给收获杂志和小说月报杂志,希望他们转交作者。 两份杂志立刻把几麻袋来信一股脑寄给张卫东,张卫东原本以为只是几封而已,和姗姗一起去取,没想到邮局给了他们四麻袋。 姗姗吃惊得问:;都是我们的吗? ;不是你们的还是谁的。 这么多信靠他们俩肯定是不能拿回去,只好叫了辆三轮车运回家。 到家以后发现关月玲正陪着三位公务人员聊天,见他进来立刻如释重负说:;咚咚,这几位都是文化馆的同志,来找你的。 她是家庭妇女,跟这几个人聊天有些吃力。 这几人见张卫东居然是个小孩都呆了一呆。 领头的那位伸出手说:;你好,你就是一地鸡毛的作者张卫东吗?我是咱县文化馆馆长,我姓燕,燕茂才,他们是我的同事,盛文斌、左云。 ;你好你好,燕馆长,今天你们过来是? ;你的《一地鸡毛》出版以后,文化局的同事告诉我,我才知道作者居然是咱皖北人,虽然是同乡,我还是觉得这部小说难登大雅之堂。毕竟只是一部影响不大的短篇小说,我建议你以后不要写了,停止对社会的危害,这样的文化毒瘤迟早会出问题的。 他趾高气昂得直接断了别人的写作路,还一副你得谢谢我的神态。 张卫东诚恳得说:;燕馆长您说得太对了,我以后确实不准备写了,这一部短篇就头疼死了,看来我不是吃这行饭的人。 一地鸡毛先发行,讨论毁誉参半,这位燕馆长开口就打官腔,张卫东原本就没想跟他们打交道,自然是先送走拉倒。 ;好好,你这个小朋友不错,听得进去人劝。燕馆准备走了,看到他们的麻袋,指着问:;这是? ;讨论一地鸡毛的读者来信。 燕馆长前面才说作品影响不大,不让别人写了,转眼就被打脸,难免尴尬得:;啊,真不少。 ;也没多少。 他们这边说着,门外有人敲门,姗姗去开门,见是邮递员,他的嗓门很大,高声说:;你们才走,又来了一批信件,我就顺便给你们送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