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听闻,瞪大了眼睛,看着刘焉。 “君郎兄,你所言,是谓何功?” 刘焉目光一动,其中闪过一丝狡黠,凑近了刘表,道:“劝进。” 刘表双眼陡然瞪大,不可思议的看着刘焉。 简单的两字,其蕴含的信息,不可谓不大,劝进之意,便是要刘擎更进一步,而刘擎本就是诸侯王,如今又代太皇太后摄政,再进一步,那就只有这个位置了。 虽是汉室宗亲,可如今天子并不不当行为,谈不上罢黜,而刘擎历来打着勤王平叛的旗号,刘表一直想刘擎是做一人之下的定位,今日听刘虞提到斩蛇赤霄剑和传国玉玺,才觉得有些怪异,若真是这两样东西在手,别说什么天命所归了,就算是刘协自己,恐怕都要乖乖让位了。 刘焉接着道:“伯安之言,令我不安,我料定玉玺定在君正手中,只是他未做好充分准备,于是宣称未找到,伯安今日,也是有些急了些。” “还需要什么准备?” “你没听到风声?”刘焉反问。 “荆州内务已让我焦头烂额,哪来的心情听什么风声。”刘表诉苦道。 “陛下,北宫尚未翻新完成,目下,正缺人手,故而陛下需先在此殿上朝。” “因为,大王准本回来了。”田丰淡淡道。 田丰看在眼里,面无表情。 今日,刘擎又是新的情绪,这种情绪是期待,是希冀。 劝进之事,历来都是大功,他们不光要大功,还要首功。 但偏偏因为刘擎,他阻止了刘虞被公孙瓒所害,亲手扶持了原本举步维艰的刘备,又助刘繇一举夺得扬州,如今,又以近乎超凡的武力,威慑刘表、刘焉就范,让大家的手,贴在了一起! “诸位,凡我宗亲,勠力同心,共扶社稷!”刘擎道。 刘协从龙椅上一跃而下,在中常侍的招手中,走向偏殿。 文臣武将,列队以迎,刘擎带着一众宗亲,正在台下等候。 刘擎拾级而上,一步接着一步,这江山台,他已经走过数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觉。 思绪翻飞之间,刘焉刘表一众已至眼前。 刘擎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先回冀州。” 樊城之约,在一片战鼓号鸣之中,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圆满完成! —— 后续之事,如期而为,一众人,也各自回去,刘擎也打算离开此地了。 贾诩拱手:“多谢主公美意,主公需要诩去何处,诩便去何处。” 其次,便是自主权的削减,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接下来的新政开道的,到时候全国一盘棋,诏命到了州了,可不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一套,当然,州牧肯定有协商的权力。 “来,请!”刘擎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田丰没头没脑的回答,令荀攸苦笑不得,连忙纠正道:“并非东西南北风之风,乃是风言风言之风!” 刘协松了口(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