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闯没想到郑玄会突然询问这个问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郑玄轻声道:“若吕布不可依,孟彦和他结盟,实则弊大于利,只怕是曹操不会轻易放过你。” “其实,就算我不与吕布结盟,曹操也未必会放过我。” 刘闯苦笑一声,看着郑玄说道。 从他身世被证明,确认了大汉皇叔之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闯已经上了保皇党的贼船,和曹操站在了对立面。所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迟早会和曹操反目。这一点刘闯清楚,郑玄想来也很清楚。而且刘闯可以相信,最迟在官渡之战爆发前,曹操一定会着手对付他。 青州这地方的位置太敏感,曹操怎可能拱手让人? 除非,刘闯愿意混吃等死,交了兵权,做一个富家翁。 可即便是这样,就真的能有好下场吗? 更不要说刘闯也有野心! 前世,他的野心为世俗律法所约束,而今他可不愿意再窝窝囊囊的过一辈子。 郑玄点点头,“如此说来,想必孟彦已经有了后着?” “后桌倒是还没有,不过有些想法。” “说来听听?” 刘闯犹豫一下,上前在郑玄耳边轻轻说了一个地名。 郑玄猛然坐起来,看着刘闯道:“你可要想清楚,北海东莱虽然荒僻,但至少还算有些人气。 可你如果到了那边,可就是苦寒之地,人口且不说,单只是粮食,就成问题。” “粮食我已经想好对策。” “哦?” “今年叔治向我推荐蜀黍,我在琅琊县看过,比之其他作物,确是高产许多。 所以我准备将之移植那边……不过时不待我,我必须要尽快找人进行此时,若蜀黍移植成功,则粮食便不成问题。同时,我已使人在北疆寻找抗寒作物,到时候也能够派上用场。” 郑玄陷入沉思,靠在榻上,手指轻轻叩击榻椅扶手。 “若粮食能够解决,其他问题,也就不在话下。” “可惜,我手边没有这等人才,精通耕种。叔治和子明,皆善于管理,却不善研究……我正在为此发愁,该如何是好。如果有个精于耕种的人辅助,我就有更大把握,将蜀黍移植成功。” “精于农事吗?” 郑玄眯着眼,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轻声道:“要说农事,我倒还真想起一个人。” “啊?” “徐邈徐景山。” 这名字听上去,真的是好陌生。 刘闯在北海的时间虽然不长,不过但凡有些名气的,他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可是这个徐邈,真的是非常陌生。莫说他在北海没有听过这个名字,就算是记忆中,也没有多少此人印象。 郑玄拍了拍刘闯的手臂,示意他坐下。 “孟彦莫费心思,这徐景山并非青州人氏。 说来也巧,你既然有心北上,那此人倒是可以给与你不小帮助。他是广阳蓟人,好农事,喜读书(本章未完,请翻页)